随着春天的脚步轻盈走来,艺术市场也迎来了一场场令人瞩目的盛宴——2025艺术春拍。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全球各大拍卖行纷纷亮出底牌,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艺术珍品,涵盖书画、古董珍玩、当代艺术等多个领域,让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们大饱眼福。
艺术市场热度持续攀升,苏富比、佳士得、富艺斯等国际拍卖行已陆陆续续开启拍卖专场,释放出极具吸引力的市场信号,而我们也可以从中窥见更多维的发展趋势。
01 古代书画:精品稀缺性凸显
书画板块素来是艺术拍卖的核心焦点,2025春拍更是不遗余力地汇聚了众多名家力作。香港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部在4月10日共推出两个专场,总成交额达328,165,630港元,成交率达85%,为苏富比古代书画拍卖历来成交额第二高。现场,元代重要书家饶介《草书韩愈柳宗元文》荣获最高成交拍品,竞投历时逾95分钟,经电话及现场竞投人轮番出价,逾200多口叫价,终以2.501亿港元成交,一举问鼎2025年最贵艺术品,远超拍前估价逾20倍。此作同时成为苏富比历来最高价之中国书法作品。
图片来源:苏富比微信公众号
《草书韩愈柳宗元文》展现了饶介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造诣,以草书形式书写了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和柳宗元的《梓人传》。其草书线条如蛟龙出海,笔势连绵不绝,展现出元代书法独特的韵味与风骨,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此卷流传有绪,根据鉴藏印和著录文献记载,曾为明代著名收藏家项元汴所藏,清初归于收藏名家安岐,后入清宫,成为乾隆皇帝的珍藏。乾隆皇帝对此卷极为珍视,不仅亲自题写了引首「神传醇洁」,还将其收入《石渠宝笈续编》和《三希堂法帖》。之后,此卷藏入恭亲王府,在20世纪初期又辗转流入民间,远渡东洋,成为日本收藏家石川舜台的珍藏。
饶介《草书韩愈柳宗元文》藏经纸本手卷图片来源:苏富比微信公众号
饶介,元末明初著名文人、书法家。饶介书法以草书见长,风格飘逸畅朗、清丽流放,深受怀素、张旭的影响,同时吸收了康里巎巎的劲健笔法,并上溯晋代“二王”的典雅风韵,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书法不仅展现了深厚的传统功底,还体现了创新精神,对明初书坛影响深远,是晋唐书法复兴的重要推动者。此次天价成交不仅创造了饶介作品的拍卖纪录,也再次印证了其在市场上的“硬通货”地位。
为什么这件作品能拍出2.5亿港元的天价呢?苏富比亚洲区中国古代书画部主管左昕阳表示,“元代作品尤为珍稀,饶介的《草书韩愈柳宗元文》更是市场上难得一见的瑰宝。此卷流传有序,曾得乾隆皇帝题写引首,秘藏一百余年。此番重现拍场,引来精彩竞投战,并终令其成为苏富比历来最高价之中国书法作品,实至名归,足证重要鉴藏家所递藏的作品备受追捧。”
他继续说道,“这些拍卖结果肯定了市场的活力,以稀有性、高质量和无可挑剔的出处而著称的杰作继续吸引着人们的浓厚兴趣。在本季拍卖中,我们还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藏家被对文化遗产的崇敬之情所吸引。这与去年苏富比各拍卖中心的趋势一致,尤其是在香港,32%的竞拍者年龄在40岁及以下,是所有地区中增长率最高的。本季的中国古代绘画拍卖进一步凸显了这一趋势,年轻买家的数量比上季增加了一倍多。”
中国嘉德香港2025春拍的中国书画专场同样星光熠熠。古代书画部分,山本悌二郎藏黄道周楷书《孝经》册,以其端庄严谨的笔法、古朴典雅的风格,吸引了众多藏家的目光。楷书笔画规整,结构匀称,尽显黄道周深厚的书法功底,也体现了明代书法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近现代书画部分,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溥心畬、傅抱石、潘天寿等一众近代大师的经意佳构纷纷登场。吴昌硕的大写意花卉,笔墨雄浑,色彩浓郁;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山水,意境空灵,气势磅礴;齐白石的花鸟鱼虫,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情趣;溥心畬的山水画作,意境高远,格调清新;傅抱石的《嘉陵秋色》,为其“两万三千里长征式”写生采风期间所作,画中嘉陵江在薄雾中苍茫秀润,近景山峦连绵,树木葱郁,是画家描绘河山新貌的典范之作;潘天寿的指墨画,独树一帜,以独特的表现手法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与壮阔。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时代的见证,传承着千年的书画风雅。
重要学者家族收藏明祝允明(1460-1526)草书《古诗十九首》水墨纸本,手卷33 x 1193.5 cm,1492年作,图片来源:佳士得微信公众号
宋元珍本、明清宫廷旧藏等名家古画,因独特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稀缺性,受机构资本与家族办公室青睐,常突破亿元门槛,成为价格标杆,每次亮相都能引发激烈竞拍。与之对比,普通明清古画由于存世数量较多,流通性逐渐降低,藏家选购时更看重学术价值与品相,若品相欠佳、学术价值不高,价格可能小幅回调,这也促使市场进一步优化,更加关注藏品内在品质。
书法至明,欲在古人韵、法、意以外,寻求突破不易。明初政治严肃,至十五世纪中期后风气缓和,文学、思想、诗文、书画乃渐有自元而蜕变为有明一代之风格。清初承明风,至清中期欲有图变,遂用力碑学,书风为之一变。佳士得香港中国古代书画拍卖将于4月30日进行,春拍书法佳作云集,自明祝允明草书《古诗十九首》至清光绪皇帝御笔等,皆具时代风格及个人特色。
02 珠宝:彩色宝石需求坚挺,彩钻持续受追捧
在过去的一年,尽管经济环境面临挑战,三大彩色宝石市场需求仍然坚挺,与此同时,彩钻亦持续受到市场追捧。
不久前,富艺斯拍卖行“珍贵珠宝:香港”专场的开幕,以近5,000万港元的总成交额收官,较上年同期增长55%,成交拍品的总成交额为拍前估价的128%。本次拍卖共呈现109件拍品,项目成交率高达77%,拍品的整体配置和品质都可圈可点,尤其是老牌产地的彩宝和色彩缤纷的彩钻,表现更是不凡,让市场与藏家再次看到了其升值的潜力。
拍卖官BenoîtRepellin拍出拍品591,10.00克拉D/IF Type IIa(极优比例)钻石戒指,图片来源:富艺斯亚洲微信公众号
本届拍卖会“珍贵珠宝:香港”专场中,共诞生11件百万级高货,均被哥伦比亚祖母绿、缅甸蓝宝石和钻石三大品类所包揽,再次印证了市场对钻石和顶级彩宝的强劲需求。尤其是钻石品类,表现更是十分突出,凭借着超高的品质,成功夺得成交价TOP榜前3名。
富艺斯珠宝部门资深专家林颖怡此前在展望2025年珠宝市场的表现和趋势时表示,“收藏家们仍然热衷于购藏高品质的宝石,既是为了个人兴趣,也是另一种长期投资。红宝石、祖母绿和蓝宝石被誉为三大宝石之王,在不同地区市场依旧备受青睐,需求旺盛且价格坚挺。值得一提的是,高品质且净度极高的红宝石在市场上仍然稀有难求。至于近年被受追捧的尖晶石更是稀有难求,色泽与红宝石相似也只可以在出产红宝石的矿区找到,顶级尖晶石价格也一直逼近红宝石。另外帕拉伊巴也一直受到关注,无论产地是巴西或莫桑比克也于拍卖市场屡创佳绩,其独有的电蓝色更显个性,令人赏心悦目。与此同时,自2020年粉红钻停产以来,彩钻的市场表现也不错。”
富艺斯珠宝部门专家暨拍卖主管张兰菁认为,尽管整体经济环境充满挑战,但高品质且稀有的宝石依然对藏家们充满吸引力。在做出购买决策时,收藏家们变得更加谨慎,往往倾向于选择传统经典宝石,如红宝石、祖母绿和蓝宝石。“除了珠宝本身所具备的内在价值外,收藏家们还可以寻找与个人经历或审美偏好相契合的独特珠宝,从而为自己的收藏增添更多个性化色彩,而这正是珠宝收藏的有趣之处。”
图片来源:苏富比微信公众号
红宝石因其奢华和稀有而受到珍视,常被称为“宝石之王”,象征着热情、权力和爱。这抹红色曾装饰过欧洲皇室珠宝的尊贵,也吸引过伊莉莎白·泰勒和华利斯·辛普森等名流的青睐,它的魅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发光。苏富比香港高级珠宝春季拍卖于4月18日中环苏富比艺廊开启预展,并将于4月25日举槌。此次,苏富比将呈现缅甸红宝石项链及耳环,以及蓝宝石和祖母绿等彩色宝石拍品。
卡地亚| 6.32克拉 浓彩粉红色钻石 配 6.03克拉 梨形 D色 内部无瑕 Type IIa 钻石 耳环一对,图片来源:苏富比微信公众号
同期,苏富比在此次春拍,将为藏家带来卡地亚「Écho」系列耳环,这是一对镶嵌6.32克拉浓彩粉红色钻石与6.03克拉全美钻石耳环。粉红钻的瑰丽色彩并非源自于杂质(如黄钻的氮元素或蓝钻的硼元素),而是极端地质压力造成的「晶格扭曲」。这种原子层级的结构异变,使光线折射产生梦幻的粉红色调。史上首批粉红钻于17世纪发现于印度戈尔康达矿场,后来由澳洲阿盖尔矿接力开采,该矿在2020年闭矿前,曾供应全球90%的粉红钻。超过1克拉且达「浓彩」(Fancy Intense)等级的粉红钻仅占开采总量的0.01%,堪称自然界的最后馈赠。
哥伦比亚祖母绿及钻石手链,图片来源:佳士得微信公众号
而佳士得香港则将于5月27日在香港TheHenderson举行备受瞩目的“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春季现场拍卖。本次拍卖汇聚逾100件珍罕非凡的珠宝,领衔拍品包含显赫私人珍藏的“The Regent Kashmir”——一枚重达35.09克拉喀什米尔皇家蓝蓝宝石戒指,以及“The Regal Ruby”—— 一枚重达13.22克拉缅甸无烧红宝石,有望成为近十年来佳士得香港成交价最高的缅甸红宝石。拍卖亦搜罗来自全球顶尖珠宝品牌的典藏之作,包括宝格丽 (Bulgari)、卡地亚 (Cartier)、海瑞·温斯顿 (Harry Winston) 及梵克雅宝 (Van Cleef & Arpels) 等,瞩目拍品涵盖一枚4.08克拉艳彩紫粉红色IF钻石及钻石戒指,以及3.48克拉深彩蓝色IF钻石及钻石戒指等。
03 钟表:古董表热销,复杂功能腕表受关注
在钟表方面,今季苏富比「珍贵名表I」的重点是五枚壮观瑰丽的宫廷御赏座钟,原为清宫所制,这些钟表珍品原为日本根津博物馆的收藏之一,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华丽气派与精湛工艺,每一件都是欧洲与中国艺术和谐共融的见证。“这五件精妙的清代座钟,铭刻着十八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黄金时代。这些传教士与欧洲钟表匠呈献的礼物,既展现了当时机械工艺的巅峰造诣,又见证了中国皇室对异域奇珍的痴迷。”苏富比钟表部主席庄瀚森(Sam Hines)分享说,“我们将揭秘欧洲自鸣钟如何成为进出紫禁城的通行证,且征服深宫内的帝王。”
(左)百达翡丽 型号2499独一无二之粉红金万年历计时腕表,备月相显示,于1971年制,由Trucchi 发行被认为是百达翡丽历史上最具收藏价值的经典手表,(右)百达翡丽 型号96独一无二且别具重要历史价值的黄金全日历腕表备月相显示及宝玑式时标,1937年制于1940 年售予 Tiffany & Co.百达翡丽首枚复杂腕表之一,图片来源:苏富比微信公众号
同时,藏家还可以探索百达翡丽的百年制表工艺。创立于1839年的百达翡丽,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重要制表商之一。无论是经典古董表还是现代型号,都深受到显赫藏家竞相追求。百年来,百达翡丽是精湛制表技艺和先进机械设计的始发者和追求者。从怀表到腕表时代,无论是19世纪集万年历装置和三问报时表于一身的传世怀表,还是千禧年前推出的首枚年历腕表,都体现了其"对制表工艺不懈追求"的精神。有见及此,苏富比将在4月24日「珍贵名表I」呈献1971年制百达翡丽型号2499粉红金万年历时计腕表,及1937年制百达翡丽96黄金全日历腕表,此两款腕表皆品相出众,在百达翡丽的辉煌历史中也别具价值。
相对于各大传统制表品牌,独立制表师所诠释的往往是更为纯粹极致的制表概念,而国际钟表藏家也愈来愈将目光投向才华横溢的独立制表师在其个人工坊所生产的时计。佳士得香港名表部本年度将展出一系列魅力非凡的钟表杰作,包括初次亮相、来自单一藏家的“时光印记:卓越腕表珍藏”。“本场拍卖更推出70多件无底价拍品,乃新旧藏家购藏独立制表杰作难能可贵之良机。
(左)高珀富斯TOURBILLON24SECONDSCONTEMPORAIN限量生产33枚,(右)MB&FLEGACYMACHINEFLYINGT,图片来源:佳士得微信公众号
独立制作腕表不受设计和生产方面的限制,能确切反映制造商的制表理念。再加上制表师对实用性、数学和设计技能的掌握,成功将独立制作腕表推向了当代收藏的最前沿。此类时计需求量极大,且由于产量极少,大多数作品均需等候数年,有部份制表师甚至已停止接受新订单。此次上拍的系列,其主人热衷于与当代杰出独立制表师交流,致使其收藏变得更加丰富,无疑成为众多藏家梦寐以求的独立制表杰作。本场拍卖瞩目拍品即包括精美的高珀富斯红金Contemporain 24 秒陀飞轮腕表,配有夺目的蓝色表盘。据我们所知,这是该型号首次亮相拍场。而单一收藏呈献的其他超卓独立品牌如Christiaan van der Klaauw、Michel Jordi和MB&F的时计,亦令人眼前一亮。
富艺斯“名表荟萃-日内瓦XXI”拍卖将于5月10至11日在日内瓦Hotel President举行,呈现近200枚卓越珍罕时计,涵盖古董与当代制表杰作。本场拍卖囊括11枚来自全球最受尊崇的独立制表师及品牌所慷慨捐赠之时计。本次拍卖集合了Philippe Dufour、Ludovic Ballouard、Artya、Magana、Carl F. Bucherer、Miki Eleta、Jacob & Co.、Berney、Moritz Grossmann、Bovet和Havid Nagan捐赠的钟表,有望成为近代独立制表史上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图片来源:富艺斯亚洲微信公众号
富艺斯钟表部资深国际专家何子永认为,2025年收藏家们将会更加专注于收藏设计精良且富有创新性的作品。例如,具有独特复杂功能、创新材料或尖端技术的腕表。因此,那些能够满足客户个性化设计需求的独立制表师和大型制表品牌将能够收获一批忠实的追随者。“我给藏家的一条建议是保持专注——不要追逐炒作。相反,要专注于你真正热爱的东西。多参观钟表展和大型拍卖预展,多与那些知识渊博、具有多年收藏经验且与你志同道合的收藏家交流,深入了解你真正喜欢的品牌,从长远来看,这会让你收获更多。”
富艺斯钟表部专家暨拍卖主管及拍卖官黄颖蘅则表示,“2025年将是值得庆祝的一年,许多已停产的经典表款在拍卖会上需求高涨,我们也可以预见各大制表品牌可能会在今年重新推出一些备受赞誉的经典表款。例如,江诗丹顿刚刚为其270周年纪念推出了不锈钢版本的型号222腕表,而今年也是劳力士“GMT-Master”的70周年纪念,以及爱彼的150周年纪念,绝对是今年值得关注的地方。尽管独立制表品牌的等候名单很长,但需求仍在快速增长,收藏家对这些制表师的顶级工艺的需求显而易见。为了迎合这一增长势头,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独立品牌开始考虑推出功能更简单的时计,例如如价格更“经济实惠”的纯计时表款。这将有利于独立品牌的发展,并为钟表爱好者提供一个绝佳的入门选择。”至于她给到藏家的建议是:顶级品质总是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考虑购藏时,品相永远比价值重要。
04 现当代艺术:跨界融合,新兴艺术家崛起
在现当代艺术领域,2025春拍呈现出多元融合、创新突破的态势。中国嘉德香港春拍的“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以“无界之诗”专题为脉络,呈现了赵无极、吴大羽、朱沅芷、丁衍庸、草间弥生、塩田千春、森田子龙等人的重要代表作。赵无极的《大船入港》完成于1952年,元素丰富、构图大开大阖,作品将商船往来的景象纳入画境,用色大胆,展现了其朝向西方远行后回归东方的美学成就;《25.11.71》则以上下划分天地的独特构图,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空灵境界,是赵无极艺术生涯中的重要作品 。这些当代艺术作品,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艺术元素,以创新的形式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时代精神和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活力。
马克・夏加尔,《瓶承春华》,1930年作成交价:34,535,000港元,图片来源:苏富比微信公众号
不久前,苏富比现当代艺术拍卖刷新多位艺术家亚洲拍卖纪录。在苏富比旗舰艺廊举行的连场晚间拍卖,总成交额297,519,500 港元,成交率达95%。当晚的亚洲地区竞拍激烈,大中华区需求持续强劲,例如在最高价之首五件拍品中,便有三件由中国内地藏家投得。来自东南亚的需求同样活跃,与前几季相比,东南亚藏家的参与程度显著上升。在亚洲各地区藏家积极参与所驱使之下,结果令到每件拍品的平均竞投人数较上一季明显增加。值得关注的是,当晚备受瞩目的领衔拍品,马克· 夏加尔的《瓶承春华》在经过激烈竞投后,终由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及中国区主席华真代表的买家竞得。《瓶承春华》以 3453.5 万港元成交,超越当初的高估价 2,800 万港元,成为本场最高价拍品,更缔造了艺术家的亚洲拍卖纪录。
当晚拍卖也刷新了近年最年轻国际艺廊代理艺术家之一,李黑地的拍卖纪录,其作品《在死的冰上起爱的火灾》以1,397,000 港元成交,超过高估价两倍。另外,季鑫创的作品《拂晓》以 2,540,000 港元刷新拍卖纪录 ,超越最高估价 150 万港元成交。 缔造新亚洲纪录的艺术家还有君特 · 弗格(Günther Förg)和亨利 · 摩尔(Henry Moore),二人的作品《无题》和《侧卧人物模型:支撑》,分别拍出 8,890,000 港元和 20,505,000 港元高成交价。
而佳士得2025年香港及上海春季拍卖预展,汇聚了东西方艺术大师的经典之作,成为艺术爱好者们关注的焦点。草间弥生标志性的大尺幅黄色南瓜雕塑首次亮相亚洲拍场,以其独特的波点艺术和奇幻的造型,吸引了无数目光,展现出艺术家对生命、宇宙的独特思考 。超现实主义大师雷尼·马格利特的代表作《千里眼》,画面中标志性的“叶片树”意象,诠释了艺术家对自然与静止的哲学思考,通过超现实的画面,引发观众对视觉与认知关系的深入探索 。雷诺阿创作于1892年的《海边漫步》,以印象派笔触捕捉法兰西海岸的浪漫景致,该作品曾由巴西实业家阿尔弗雷德·尤尔兹科斯基家族珍藏,后捐赠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馆藏近半世纪,此次上拍为藏家提供了难得的收藏机遇 。
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中,拍卖官AdrienMeyer为巴斯奇亚巨作《星期六的夜晚》落槌, 成交价112,625,000港元,成为春季亚洲市场最高成交价拍品,图片来源:佳士得微信公众号
在此前的香港艺术周期间,尚·米榭·巴斯奇亚巨作《星期六的夜晚》在佳士得于The Henderson举行的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中以港元112,625,000 / 美元14,544,212瞩目成交,作为今春亚洲拍场成交价最高的巨作,印证亚洲藏家对顶尖西方艺术杰作的持续旺盛需求。佳士得亚太区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部晚间拍卖主管徐文君表示:“当如此重量级的作品现身拍场时,亚洲藏家始终展现竞拍热忱。《星期六的夜晚》延续了佳士得在香港拍卖巴斯奇亚作品的辉煌纪录,目前亚洲拍场成交的巴斯奇亚作品前十大高价中,有七幅经由佳士得售出。”除了斐然拍卖成绩之外,佳士得亦透过举办博物馆级知名展览积极培育巴斯奇亚作品的亚洲市场。
关于近年来中国藏家在艺术收藏品味上的变化,佳士得亚太区高级副总裁暨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部门副主管何善衡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中国藏家更多关注的是个人喜好,‘我觉得什么重要,什么美’是主要的收藏标准。但如今,全球艺术市场的开放性越来越强,藏家开始将目光放到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同样的预算,他们会思考,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挑选既符合自己审美,又在国际市场具有认可度的作品。这种思维的转变,使得中国藏家在收藏时更加理性,也更愿意在东西方之间寻找平衡。尽管国际化的视野在不断拓展,亚洲藏家对亚洲乃至中国艺术家的偏爱依然稳固。许多藏家即使在全球范围内收藏艺术,当他们看得更多、接触得更广之后,反而更清楚自己作为华人藏家的收藏脉络在哪里。这不仅是一种文化认同感的体现,也是在全球艺术格局中进一步确认自身收藏方向的过程。”
作者:Forbes China,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