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这两天有没有被穿红色骑手服送外卖的强哥照片刷屏,反正我身边不少朋友都抢到了京东外卖的大额优惠券,拼好饭吃得更香了。
最近,京东宣布以“0佣金+全职骑手五险一金”的组合拳突袭美团腹地,美团则紧急加码千亿补贴应战——这场看似围绕外卖订单的争夺,背后可能裹挟着一场万亿资本的“科技基建”暗战。
要知道,美团凭借745万骑手构建30分钟配送网络,京东依托达达130万运力+“9分钟达”紧追不舍,表面上看是物流效率决定生死线,实则是双方算法与供应链的“军备竞赛”。
前者闪电仓以AI算法优化3万网点拣货路径,后者秒送则是通过区块链溯源技术拓展“即时零售”——这背后是AI大模型、物联网、无人配送等前沿技术的密集落地。
所以我身边的朋友可能都陷入到一个误区,那就是看到京东美团激战,便急于押注单一个股。但其实双方争夺的即时零售是典型“木桶效应”赛道,胜负取决于多重科技变量的协同,可能通过指数ETF分散式掘金才是更优解。
一、支撑这场竞赛的“隐形军火商”
大科技的事还得通过大科技来解决。如果你询问DS本次京东、美团在即时零售的竞争上牵扯到哪些技术协同,DS应该会这样回答你:
1.算力基石(半导体/云计算):达达每秒处理百万订单需中芯国际7nm芯片+腾讯云弹性算力支撑;
2.算法护城河(AI大模型):美团调度745万骑手的路径优化依赖DeepSeek-R1模型,京东的“幽灵餐厅识别”则需阿里通义千问赋能;
3.生态协同(流量×供应链):腾讯社交数据反哺京东用户画像,小米IoT设备为即时配送提供末端触达网络。
所以有没有一个指数能够同时覆盖这些港股科技龙头呢?有,那就是港股科技指数——港股唯一一个全覆盖“中国科技十雄”的指数。
二、即时零售催化港股科技“戴维斯双击”
资料显示,港股科技指数50只成分股贯穿AI算力(中芯国际)、应用(腾讯)、终端(小米)、新能源(小鹏)四大科技主线,实现AI全产业链覆盖,能够避免单一技术路线风险。根据iFinD,当前指数PE仅20.93,较A股同类折价超20%,南向资金单月净流入超千亿港元已经印证抄底共识。
ETF方面,跟踪指数的场内热门T+0品种$港股科技50ETF(SZ159750)$年内涨幅已达15%,从2025年初至昨日日均成交额高达1.87亿,备受资金关注。
该ETF以一揽子持仓穿透技术周期波动,既能分享科技巨头商战的β收益,又能捕获AI算力、半导体等α机遇。从日K来看,目前港股科技50ETF(159750)已经回调至10日均线,对于感兴趣的朋友或许是个不错的低位介入机会。
当美团与京东在街头巷尾争夺每一单外卖时,那些提供“铲子”(底层技术)的科技巨头其实才是真正的赢家。所以在这场争夺赛中,其赌京东美团谁胜谁负,不如借道ETF收割整个科技生态的红利——因为在指数基金这里,没有零和博弈,只有时代浪潮下的共赢。
作者:三好金融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