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金价继续狂飙,COMEX黄金期货早盘突破3477美元/盎司。国内黄金珠宝品牌足金首饰应声上涨,多家价格已超1060元/克。此时,距4月16 日周生生、老庙黄金等品牌足金饰品零售价首次突破千元/克大关刚过去一周。
然而,金价热火朝天,珠宝行业却未同步繁荣,可谓“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
热闹的“金市”,迷茫的珠宝商
4月17日,郑州市管城区某珠宝城内,店员远比顾客多,顾客刚离开一个专柜,迅即被另一个柜台的店员拉走:“我给你说说我们的价。”
“金价越高,我们的生意反而越难做。”一名珠宝行业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消费者更乐于买金条,而不是黄金饰品,加上电商、直播的冲击,实体店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老王在一个珠宝城干了十多年了,曾吃过这个行业的“红利”,拥有好几个柜台。今年,他正打算把自己租的柜台清理得只剩下一个,“不好干啊,这个行业压资金特别大,想把货品种铺满,动辄几百上千万,现在金价上涨要占用的资金更多。而现在,挣的都是毛毛雨,干不好还得亏钱!”
在管城区多家珠宝城,黄金饰品都是对比当日金价的基础上加个手工费。
珠宝城们因为“内卷”,纷纷对手工费进行打折,有新开珠宝城甚至推出“消费抽奖送汽车”的促销活动。
有珠宝商吐槽,“昨天刚卖了,没及时买进。金价又涨了,还得高价继续进货,这到底算挣了还是赔了?”
亿多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总裁李治国表示,这段时间很多老板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从业多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迷茫!”
“黄金的利润一直在降低,批发毛利不足1%,零售毛利不足10%。但是现在整个行业的综合成本都在10%以上。如今,黄金是个流量产品,也成了鸡肋产品。”李治国说,当前行业必须要有一些高毛利的产品才能撑下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唯有真正拥抱创新、回归文化本质的品牌,才能在这场行业大洗牌中存活下来。”
“今年,很多老板会特别难做。”在中原珠宝城董事长马忠的记忆里,2005年时,他就做出了1000多平方米的珠宝展厅,当时北京都没这么大的展厅,在全国排名前列。而如今行业内卷严重,一两千平的展厅非常常见。本土的其他大商超也对客户进行了分流。丹尼斯大卫城的金店从原来的四五家增加到现在的30家。而惠济万达2015年开业的时候,只有3家金店,现在15家了。
郑州为什么成不了“水贝”?马忠认为,除了产业基础与历史积淀导致郑州还没有那么完善的产业生态、上下游以及头部珠宝品牌带动,老凤祥、老庙、周大生、中国黄金等主要珠宝品牌限制每个省在每个省服务中心去拿货的模式,也限制了河南珠宝商把批发做向全国。
激战的“友商”,变化的市场
中原黄金珠宝看河南,河南黄金珠宝看郑州,郑州黄金珠宝看管城。
河南是中部黄金珠宝重要的集散地,而管城又是河南黄金珠宝批发的核心区、“黄金十字商圈”。
在管城区紫荆山路与东大街交会处,中原珠宝城、金多银多珠宝广场、中鼎珠宝城、乾昌珠宝郑州旗舰店等扎堆汇聚。
4月17日,宝汇鑫珠宝交易中心刚刚开业,亿多珠宝交易中心正在招商……
据管城区商务局局长许浩介绍,从2007年第一家黄金珠宝企业落户这里,目前已集聚珠宝品牌200余家,经营面积超10万平方米。
“囤金条”“抢金潮”“金价突破”……从去年到今年,“金价”作为关键词频频登上热搜。很多人见面打招呼成了“你买了吗?”“买吧,贵!不买,可能更贵!”
然而,烈火烹油的狂欢背后,珠宝行业却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大洗牌”。
“很多人会干不下去,不止是个人、品牌,甚至珠宝城,一定会优胜劣汰。”一位从业者表示。
某珠宝品牌郑州区域负责人表示,目前银行、金店的金条投资者供不应求,而传统珠宝品牌却遭遇关店潮,有的珠宝城甚至“空铺率攀升”。
在被问到会买金饰还是买黄金时,95后消费者小李毫不犹豫,“买金饰不如买金条,保值性更强。”
为了应对市场,近年来,周大福、老凤祥等品牌也纷纷推出“古法金”“国潮系列”,但市场的反馈却两极分化。
在十字口的东南角,“老功黄金珠宝城”招牌亮眼,已装修停当,却大门紧锁。原本官宣于去年11月份开业,随后却悄无声息,有知情人士表示“原投资人已撤离”。
“并起”的群雄,同质化的竞争
2024年,郑州珠宝市场迎来新一轮扩张潮:4月17日,位于东大街的宝汇鑫珠宝交易中心正式开业,主打“轻奢+设计师品牌”定位;最早落户的中原珠宝城投入约2000万重金升级改造,打造“一站式珠宝采购中心”;4万㎡超大体量的亿多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在紫荆山路与商城路交汇处启动招商,目标直指“中原最大珠宝交易市场”;金多银多珠宝广场完成大门升级,强化零售体验……
伴随着黄金的热度,短短一年,郑州新增珠宝商业体量超10万㎡ ,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在管城十字商圈,一家珠宝城的金饰按照当日金价,每克再加价十几元来卖,与它紧邻的另一家就按照市场价来卖……
与市场竞争之“热”相对的是,传统婚庆“三金”遇冷。大妈们眼里只有黄金,年轻消费者转向轻奢珠宝,直播电商占据25%的市场份额,部分实体店沦为“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展示窗口。
铭心珠宝集团副总裁谢若表示,尽管新玩家不断涌入,但不少人仍停留在“批发+零售”的传统模式,产品同质化严重。80%的商户仍在销售相似的龙凤镯、福牌等款式。
李治国表示,很多地方,消费者进店后,导购仍主要谈“克重”“工费”来营销,缺乏文化、设计层面的价值传递,“未来的珠宝城,不能只是交易的场所,而应该是文化、体验、服务的综合体。”
“现在的珠宝城,就像十年前的百货商场,千人一面,缺乏核心竞争力。”一位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再加上营销内卷严重、价格战成主流,部分商家甚至推出‘零工费’促销,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此外,信任危机也在蔓延。2024年珠宝行业投诉量增长40%,主要涉及“金包银”“虚假宣传”等问题。
商户李先生告诉记者,珠宝实体店正面临生死考验。一方面是高租金压力,核心商圈店铺租金占营收25%-30%,部分商户“压力山大”;同时,库存积压导致平均周转天数达180天。资金转不起来、资金链紧张,资金成本变高,加上专业销售员流失严重,行业面临“无人可卖”的尴尬。
“你转转看,要挑一个30万以上的男戒、女戒容易不?”中原珠宝城董事长马忠说,虽然管城已经是河南黄金珠宝批发的中心,但同质化还是严重,有品质、有特色、有独特性的产品缺乏,高端头部品牌的引入还是不够。
管城区商务局副局长申飞表示,区里正在打造管城新的特色消费优势。依托紫荆山路—东西大街“黄金”十字架,深化“中原黄金珠宝时尚消费中心”打造。
2024年的金价暴涨,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珠宝行业的短板与机遇。
2025年,郑州能否诞生“全国知名的珠宝城”?
一位珠宝行业专家表示,“未来的赢家,一定是那些能把黄金卖出‘文化溢价’的企业。只有恪守本心、拥抱创新、回归文化本质的品牌,才能在这场转型之战中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