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我们往往被许多“弯道超车”的所吸引,往往忽略了传统车企的努力。
什么是传统车企的努力?例如位于江苏常熟的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IEM by TOYOTA)早在2010年已经成立。它里面的研发设施和条件,还是目前大部分国内造车新势力所没有的。
在过去的一个财年,丰田汽车全球生产量达到997.17万辆,同比增长9%。其中混动车型逐渐担起“扛把子”重任,达到447万辆同比增长了24.5%。
丰田电动化车型全球销量已经突破3000万辆,在中国超过370万。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增长销量超过18万辆。
而在过去的一年,丰田在中国市场电动化方面开始加速。
例如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落户上海,丰田铂智3X上市并热销,很快bZ Crossover也即将在上海车展亮相。
而这些更中国的研发体系、更中国的产品,更中国的供应链/销售体系,都与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有关。
这座落地中国已经15年,位于江苏常熟占地面积约为2.34平方公里,差不多一个上海国际赛车场大小的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负责研发什么?
十几年前开业前夕,丰田章男会长在睦激情试驾了刚刚落成的测试跑道。而我们这次也在此跑道体验了丰田GR、普拉多等多种车型。
研发中心主要负责各类新能源车型的动力总成系统、电池(纯电、燃料电池、混动)、车辆性能、车身底盘、智能车联网等相关领域的研发设计。负责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可量产的产品,并推进量产进程。
研发方向包括bZ专属系列产品在内的更多节能、新能源产品的开发,加速打造数字化、智能化、AI定制化的丰田智能座舱。
在电动化方面,丰田采取多路径战略,包括BEV(纯电)、REEV(增程)、PHEV(插混)、FCEV(氢能)等多线并行。包括bZ4X、bZ Crossover等车型,是丰田纯电动专属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铂智3X、铂智7等,这些车型由中国工程师主导,契合中国用户习惯开发。还有一个亮点是,丰田在无障碍出行领域推出了多款福祉车,如bZ3福祉车等,以满足不同行动不便人群的出行需求。
未来,丰田在中国研发之路会怎么走?
在回答媒体采访时,丰田中嶋副社长特别提到:“在中国的开发,一定要在中国执行”。
丰田不再是把日本的技术拿到中国,而是让中国的IEM开发技术和产品。目前的技术研发远超当时的规划,尤其是智能化和氢能的应用,可以说中国已经走在了全球的最前端,而且丰田也在中国充分地提升了自己的技术。
丰田小西总经理提到:“一定要让最了解中国的人做中国车型的开发负责人,这是丰田今后必须执行的方针,不能丢失关键的中国元素。”
接下来丰田在中国导入 Regional-Chief Engineer(RCE)体制。RCE就是中国的首席工程师,采用最了解中国的中国人担任研发责任人,以责任人为中心制造汽车。
RCE要对未来产品的开发负最大的责任,而且他们所负责的不光是未来换代的全新车型,现款正在销售的车型也将由他们为客户进行更多的开发。
所以RCE的日常工作不仅仅是要在研发中心内部做一些科研性的工作,例如前往经销店跟现场的销售积极沟通。
谈到电动化,丰田提到如果当初bZ4X叫1.0时代,现在以铂智3X,包括bZ Crossover,包括以后推出的铂智7等应该叫2.0时代,未来希望通过中国本地化研发和最先进技术的运用,能够反哺到全球,这就是bZ的3.0时代。
雷克萨斯在上海建厂,工厂总经理是加藤武郎,也就是丰田全球负责BEV开发的总裁。丰田认为中国市场的客户非常重视BEV,所以要让丰田全球的领导者来到中国市场亲自打磨电动车产品。
最后丰田还提到,要强化与中国企业及现地供应商的合作。进一步强化与FAW、GAC、BYD等 OEM的合作。
丰田要立足全球、推进本地化,最核心的是“让更懂中国消费者的中国丰田人,坐在能够决策拍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