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数说山东看发展”经济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山东省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2025年第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2346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
一季度山东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好于预期。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山东省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王艳莉从四方面进行了介绍:
精准调节运行。山东健全完善运行监测、政策制定、推进落实工作机制,省领导带队深入16市督导复工复产、工业运行、服务业发展,接续推出政策清单40条、提振消费20条、“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和支持政策,建立“鲁惠通”政策兑现平台,推动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各项政策集成发力、撬动明显,企业和基层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
深化改革创新。山东系统部署10大标志性改革、92项年度重点任务,加快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1+4”政策体系,集中做强18条标志性产业链和66条重点产业链,围绕济青都市圈协同联动谋划128个重点项目,“一企一策”制定融资平台和城投公司改革转型方案,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引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氛围浓厚。
强化战略牵引。山东出台加强与黄河流域省份战略协同的指导意见,推出220个黄河战略重点项目;印发实施乡村全面振兴规划,新启动75个以上乡村振兴省级片区、200个和美乡村建设;加快推进6个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长5%。
加强民生保障。山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占比79.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6%;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9.2万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开工37所,新改造村卫生室4922个,新增家庭养老床位1632张,农村规模化供水率达到95%。此外,山东开展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2.9%和22.9%。
(凤凰网山东 张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