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特朗普“搁浅”了,他需要降低中国方向的“战鼓隆隆”

特朗普这是先眨眼了吗?他周二对记者表示,他将“大幅下调”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高关税,但也不会降至零。美国财长贝森特周二也说,美国与中国的关税对峙“不可持续”。

CNN评论道:特朗普的这番言论“似乎标志着美国在数周的强硬姿态和针锋相对的报复措施之后做出了(对华)言辞上的让步”。

那么他仅仅准备言辞让步吗?

香港《南华早报》援引香港大学金融学讲座教授陈志武的话,认为这些言论是“典型的特朗普风格” “没什么不寻常的”。但他同时认为这也是特朗普向中国发出信号的方式,他觉得特朗普很着急,他和他的团队承受着压力,但中国却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耐烦的迹象。

《南华早报》还援引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的分析,认为由于市场暴跌、美国国债收益率仍然高企,以及投资者明显对美元失去信心,“(特朗普)需要尽快达成协议。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需要做出任何重大让步。”

还有人问,这是否算特朗普“先眨眼”了,还是这只是他的“缓兵之计”?老胡个人认为,做这样的定性,价值并不高。但毫无疑问,特朗普目前承受了巨大压力,它们包括:

第一, 他原以为高关税加上实施对华“孤立”的威胁,能够吓住中国,中国会以退让的姿态主动向美求和。但是几轮中美激烈交手后,特朗普团队现在确认了中方不会后退的决心,也看到中国打持久战的态度是认真的,中方根本没有与他们急于媾和的意思。经过评估,他们已相信了中国有能力把自己的立场坚持得很久,远超美方的承受力,所以他们出现对华方向的沮丧,知道对峙下去就是中美之间的消耗战,那根本不在他们的计划之中。

第二是,美方很难吓住包括盟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胁迫它们帮美国孤立中国。原本特朗普团队希望把“猛打中国”作为震慑其他国家的工具,其他国家为了避免遭遇类似中国的“厄运”而迅速降服,并被美国收编,共同对付中国。没想到的是,其他国家没吃这一套,而且中国强硬反制美国,对其他国家起到了鼓舞作用,也被那些国家当做筹码与华盛顿周旋,这些明显覆盖了特朗普团队想要利用中国例子吓唬他国的作用。中美激烈对抗下去,对美的工具作用迅速降至零,对它的打击效应则急剧攀升。

第三, 特朗普团队的野心太泛,战线太宽,但是总体上说,他在每一个方向都不顺利,遭到抵制,经济领域的不祥征兆尤其集中。准确说,他“搁浅”了。他需要降低中国方向的“战鼓隆隆”,调整用力,寻找摆脱困境的契机。

特朗普团队很可能还会有新动作,“变”是他们的常态。但是无论如何,这一次的言辞退让加剧了世界对特朗普团队转向衰竭的印象,世人更相信白宫比谁都希望加快达成贸易协议了。接下来各国会在对美谈判中更加自信,更敢拒绝美方霸凌,更勇于坚持自己的利益,从而客观上形成对美国贸易战的共同瓦解。

中国外交部周三针对特朗普的新说法做回应,所做表态的内容主要是重申,但在当下的关头却有了强烈的意涵,是对中方定力更隆重的标出。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中方早就指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脱钩断链”只会孤立自己。他进一步明确说:我们不愿打,也不怕打。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他强调:一边说要同中方达成协议,一边不断搞极限施压,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也是行不通的。

中方不仅这样说,这些语言一直得到行动的验证。我觉得,这就是中国特有的战略定力。老胡个人想说,如果美方真有与中国谈判的诚意,那就先宣布也将中国纳入暂缓征收 “对等关税”90天的名单吧,然后再像特朗普说的那样:看看将会发生什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