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联动,全链条提升——奥林巴斯助力首期“消化道早癌多学科全链条管理训练营”圆满收官

近日,由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及北京大地医疗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消化道早癌多学科全链条管理训练营”在北京成功举行。全球性医疗科技企业奥林巴斯为本次训练营提供支持,并深度参与课程设计和实践指导,与主办方携手打造高水平、可持续的人才培养课程,有力促进了我国消化道早癌诊疗水平的提升。

本次活动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澍田院长主导,集结消化内镜、病理、麻醉、护理四大核心科室专家,首次实现消化道早癌多学科全链条管理的从理论到实操的闭环式培训,为京津冀蒙9家医院20余名参训医护人员提供系统化、规范化的技术提升平台。

麻醉领域加入 让“全链条”更完整

活动围绕“消化道早癌多学科全链条管理”的几个重要方向,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陈光勇主任、程芮主任、刘缚鲲主任及陈琨护士长分别就病理、消化内镜、麻醉和护理方向为参训人员进行授课,本次培训中首次添加了麻醉相关的理论授课,使“全链条”理念更加充实与完整。

程芮主任首先带来了题为“消化道早癌多学科全链条管理——科普、术前、术中及术后消化内外科管理介绍”的精彩讲座。在发言中,程主任系统阐述了“消化道早癌多学科全链条管理”的理念,并提出通过多渠道、立体化的方式推动该理念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在内镜筛查讲解环节,程主任详细介绍了常规放大内镜的基本观察顺序、操作技巧及其临床意义,强调了规范化操作对早期病变发现与精准诊断的重要性。针对疑似病灶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程主任重点阐述了“常规放大+靶向活检精准诊断”的消化道早癌诊断策略,并系统梳理了围术期的全流程管理要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程芮主任

陈光勇主任的授课内容专注于消化道早癌多学科全链条管理规范中的病理部分。陈主任系统阐述了消化道早癌规范性诊疗的全链条和同质化理念,其中“全链条”强调诊疗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同质化”则侧重于保障诊疗质量的统一和标准化。陈主任特别强调了病理与内镜检查的密切协作在病灶发现、取材和最终诊断中的关键作用,并详细介绍了病理医师的规范化取材流程,涵盖标本的准确定位、全面取材以及样本保存等环节。此外,陈主任指出,制定规范化的病理诊断报告和谱系图对于多学科团队的交流和后续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信息的标准化和可追溯性。针对病理技师的专业操作,陈主任提出了组织包埋、切片和制片等各流程的规范化要求,确保病理标本的制备质量,为诊断的准确性提供坚实基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陈光勇主任

陈琨护士长在消化道早癌全链条诊治的护理环节中强调,全链条理念要求护理团队在患者筛查、诊治到随访各阶段实现无缝衔接,以提升患者安全与诊疗质量。内镜护士必须接受规范化培训,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流程。患者管理应贯穿于术前评估、术中协作及术后健康宣教全过程。检查前,护士需对患者进行饮食、活动等方面的规范性指导,并检查仪器设备及耗材,确保无菌与安全。在EMR/ESD手术中,护士还需负责标本的正确前处置及信息登记,保障病理诊断准确性。术后护理重点在于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观察以及饮食和活动指导。最后,内镜护理质控需持续改进操作规范,建立质量反馈与追踪体系,为消化道早癌诊治提供坚实的护理保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 陈琨护士长

本次培训首次引入了麻醉相关的理论课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全链条”理念。刘缚鲲主任在讲座中指出,自麻醉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大幅促进了外科及微创手术的进步。针对消化道早癌的诊疗,镇静麻醉已成为内镜下治疗等微创操作的常规辅助手段,不仅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也保证了操作的顺利进行。在麻醉管理过程中,麻醉前的访视与评估至关重要,医生需全面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过敏史、药物使用及气道情况,为制定个体化麻醉方案提供依据。麻醉实施阶段应重视呼吸循环的持续监控,及时应对突发状况。术后,患者需接受严密观察,评估其生命体征及意识恢复情况,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刘缚鲲主任

"双轨并进"培训模式 深度还原临床场景

“消化道早癌多学科全链条管理训练营”下午的实操环节采用了“双轨并进”的培训模式,突出多学科协作与全流程管理。其中,内镜医师组在刘揆亮主任的指导下,通过活体动物实验,完成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全流程演练。此过程不仅覆盖了手术操作的各个环节,还与同院护理组联合开展了医护协作练习,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全方位模拟,真实再现了日常临床工作的场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刘揆亮主任

护理组的培训首次引入了病理标本预处理的规范化培训。陈琨护士长和李纯老师通过离体猪胃切片进行模拟演示,现场展示了标本规范化预处理的流程,使护理人员能够直观学习并掌握病理样本准备的标准操作步骤。

病理标本规范化预处理模拟演示

实操培训

颁发认证证书 建立长效培训机制

实操环节结束后,张澍田院长组织参训老师们就全链条理念及本次培训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在活动最后张澍田院长为参训医护人员颁发了培训证书,认可首次活动的成果与开拓意义,期待后续更完善和全方位的活动内容,让消化道早癌多学科全链条管理理念服务于更多医护人员,为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助力。

张澍田院长为参训医护人员颁发培训证书

经过此次培训,学员们普遍反映,通过与多科室医护人员的同台协作,自身对全流程统筹及不同学科间的配合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更深刻的理解。消化科医生表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大大提升了他们对跨学科协作的理解;护理医师则认为,病理前处置的规范化训练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和实用性,便于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首期“消化道早癌多学科全链条管理训练营”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消化道早癌诊治的标准化、规范化,有助于推动我国消化道早癌早诊早治水平持续提升。奥林巴斯作为医疗科技企业代表,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支持专业人才培养和诊疗理念创新,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持续动力,最终惠及广大患者,从根本上助力中国民众实现健康、安心与幸福的生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