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护理品板块有机销售额高个位数增长。
作者 | 马尔斯
昨晚(4月24日),宝洁发布了2025财年Q3(2025年1月-3月)财报。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宝洁净销售额为19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43亿元),同比下降2%,有机销售额(不包括外汇、收购和资产剥离的影响)较上年增长1%;净利润为37.9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2亿元),基本保持持平。
另外,财报还显示,本季度报告和核心营业利润率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90个基点,经调整后宝洁每股收益为1.54美元(约合人民币11.22元),高于分析师普遍预计的1.53美元(约合人民币11.15元)。
对于业绩表现,宝洁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n Moeller评价道:“在充满挑战和动荡的消费、地缘政治环境中,我们本季度实现了适度的有机销售额和每股收益增长。我对我们品牌、市场的长期增长保持信心。”
美容部门单季卖了250亿
从宝洁官网来看,目前共设有5大主要部门,分别为美容、理容、健康护理、纺织品和家居护理,以及婴儿、女性及家庭护理部门。其中,美妆领域的类别涵盖护发、皮肤和个人护理,包括SK-II、OLAY、Old Spice、海飞丝、舒肤佳、潘婷等品牌。
分部门来看2025财年Q3业绩表现,可以看到,除健康护理部门的净销售额持平外,其余部门呈现微跌;另外,理容、健康护理部门的净利润呈增长。
在2025财年Q3,宝洁美容部门净销售额为3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4亿元),同比下滑2%;净利润为5.3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亿元),同比下滑8%。
从各板块表现来看,个人护理品板块有机销售额实现了高个位数增长,系创新驱动销量增长的推动,但部分被地域组合的负面影响所抵消。
护发品板块有机销售额则保持不变,在大中华区的销量下降抵消了拉丁美洲和北美价格上涨以及有利的高端产品组合。
但护肤品板块有机销售额下降了低个位数,系销量下降和不利的地域组合,部分被主要在大中华区的价格上涨所抵消。可见,宝洁在大中华区的发展仍然面临一定挑战。
再将宝洁2025财年Q3美容业务业绩情况与同期横向对比来看,在近五财年Q3的表现中,美容业务的净销售额存在一定的波动;同期净利润则自2023财年Q3呈下滑态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宝洁近年来正在积极调整以应对美容部门在内所面临的挑战,在上个季度(2025财年Q2,即2024年10-12月),宝洁就有在财报中提到,SK-II恢复增长,护肤品板块的下滑部分被SK-II品牌销售额的增加所抵消(详见)。
时至2025财年Q3,虽宝洁未在财报中披露品牌端具体表现,但结合SK-II等品牌在华情况来看,美容部门的境况或有望改善。
继去年双11,SK-II在天猫双十一美妆类目TOP榜,重回TOP8后,在今年38大促天猫的美妆品牌成交榜中,SK-II的排名亦有所上升,由TOP18升至TOP15。可见,SK-II在中国市场呈现一定的回暖。
△图源:天猫大美妆 左为2025年;右为2024年
再从其他部门表现来看,2025财年Q3理容部门净销售额同样下滑2%,至15.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0亿元),但有机增长3%;净利润则同比增长6%,至3.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亿元);健康护理部门净销售额表现相较此前持平,净利润同比增长8%。
可见,作为全球日化行业的巨头,宝洁近年来在美妆增长上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这并非宝洁个例,如今在经济下行大背景,叠加关税等多方因素影响,美妆市场的发展似乎进入了低增长时代。
宝洁中国复苏仍需时日
在中国市场,化妆品行业的高增长时代也已结束。国家统计局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化妆品类零售额未跑赢大盘(4.6%),为3.2%,且是连续两年Q1未跑赢大盘。
在2024财年财报电话会议中,宝洁首席财务官Andre Schulten谈及中国市场相关情况时表示:“中国市场此前两位数的高增长时代已经结束,宝洁不再奢望重回两位数增长;中国应该像其他成熟市场被一样对待。”
尽管宝洁在2025财年Q3中未单独披露中国市场的具体数据,但从其组织架构调整、品牌表现及高管表态中,仍可窥见其对中国市场保持期待。
从组织架构调整来看,今年3月,宝洁日本官网发布了新的人事变动,变动职位涉及宝洁日本公司社长、宝洁亚太、中东和非洲以及企业市场美容部门的高级副总裁。两项变动于本月初生效。(详见)
两起日本及亚太地区核心业务负责人的任命,也透露出宝洁对日本市场策略调整的重要信号以及对亚太地区美容市场的重视。
正如宝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许敏在2024年11月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所言:“消费者在哪里,宝洁就应该在哪里。中国是全球的最大消费市场之一,服务好中国消费者是不需要讨论的战略问题。”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之一,更是创新策源地。过去,宝洁将欧美优质产品引入中国;如今,专为中国消费者研发的新品,正反向输出至全球市场。同时,宝洁中国的电商数字化与智能绿色供应链,引领着宝洁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也正输出经验给其他市场。”
在此次财报中,表示,“我们正在对近期前景进行适当调整,以反映潜在的市场状况。”
据智通财经报道显示,早在特朗普政府首轮关税实施前,宝洁就已重组供应链,实现在销售国本土生产更多产品。目前其在美国销售的产品中90%为本土制造,仅10%依赖进口,这有效降低了最新关税的影响。
但Jon Moeller也坦言:“关税本质上具有通胀效应。仍需一定的时间研判经济走势,我们的职责是在政策背景下实现业务最优化,目前而言,复苏仍需时日。”
与此同时,宝洁在此次财报中也披露了2025财年指引,预计2025财年的总销售额将与上一年大致持平,有机销售额将比上一年增长约2%。
同时,其还更新了2025财年摊薄后每股净收益增长指引,在6%至8%之间,而2024财年摊薄后每股收益为6.02美元(约合人民币43.9元)。宝洁现在预计,2025财年核心每股收益增长将在6.72美元至6.82美元(约合人民币49至49.7元)之间,与2024财年核心每股收益6.59美元(约合人民币48元)相比,相当于2%至4%的增长。
但要注意的是,叠加经济下行、关税上调等多重因素,即便作为快消巨头,宝洁的发展也面临挑战。
于宝洁而言,增长是眼下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也是所有企业永恒追求的命题,在行业进入低增长的存量经济时代,我们期待着能早日看到美妆企业们的复苏盛况。
视觉设计:乐乐、筱情
微信排版:高高
责任编辑:Lu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