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吃瓜者”将他人隐私当作娱乐消费品,其实已从“道德卫士”变成法律踩踏者。在道德审判的外衣下,对此事的猎奇传播,是更为严重的越界行为。
近日,网上流传一则公司“指挥调度中心”大屏播放会议室不雅行为的视频。据安徽铁塔微信公众号消息,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调查,在基本查清事实后,连夜召开专门会议,依据公司员工违纪违规处罚办法,鉴于事件对公司造成的恶劣影响,决定对涉事员工立即停职检查。公司还对给社会公众带来的不良影响深表歉意,表示将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和行为规范管理。
员工在公司视频会议室搂抱亲热,即便当时没在开会且没有其他人,也确属不雅。如果是男女朋友关系,尚且主要是场合不对,如果涉及婚外不当关系,更应受到谴责。公司依据员工违纪违规处罚办法对涉事员工作出停职检查决定,是对其行为的处置,也是对职场秩序的维护。而且,公司成立专项工作组、连夜召开会议、停职处理,一系列动作展现了危机公关应对措施,值得肯定。
当职场不雅视频流出,随即引发热议,相关视频被传播,这对当事人的潜在伤害可想而知。当事人固然不该在错误的地点做错误的事情,问题是,当猎奇的目光渐渐散去,人们更需冷峻思考:那些肆意传播他人私密影像的“正义使者”,是否正在制造更大的罪恶?除了涉事员工外,传播这段“男女暧昧”视频的人,是否同样应受谴责?
根据网传视频画面显示,所谓“男女暧昧”画面出现在另一家公司的“指挥调度中心”大屏幕上。看起来,事发地安徽铁塔的视频会议室当时没有召开会议。那么,另一家公司是如何打开这样一段不雅行为视频,并放大了“集体欣赏”?又是谁将“大屏播放不雅行为视频”的视频拍下且传播到了网上?
当下,身边的摄像头可谓无处不在,每个摄像头后面也有人可以调取画面。如果掌握摄像头的人,可以随时调出来放大观看,并随意拍摄传到网上,旁观者还笑得出来吗?到时候被围观哂笑的,说不定就是我们自己。
涉事行为固然不当,涉事者的隐私却仍受法律保护。“男女暧昧”视频被传播到网上,至少涉嫌侵犯他人隐私。公司视频会议室虽是公司内部公共空间,但主要供公司员工使用,并非对公众开放,不具备公共场所人员众多且身份不固定、空间开放等特性,因此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共场所。从这个角度来看,会议室内当时没有其他人且没在召开会议,当事人有合理的隐私期待,他们在该空间内的亲密行为属于私密活动。未经当事人同意,拍摄或传播相关亲热画面,当属构成侵犯隐私。
现实中,类似因拍摄或传播“男女暧昧”画面引发的争议并不鲜见。公众往往聚焦涉事者的不当行为,却容易忽视拍摄传播者的违法性。具体到此次事件,涉事员工已被停职检查,而关于该视频的流传过程也该溯源并有所处理。
当“吃瓜者”将他人隐私当作娱乐消费品,其实已从“道德卫士”变成法律踩踏者。在道德审判的外衣下,对此事的猎奇传播,是更为严重的越界行为。在摄像头无处不在的数字化时代,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随时举起道德放大镜窥视他人,那该有的人性温度也将会丧失。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