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本报编者从学术期刊《世界中医药》获悉,由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与百汇园黑莓小镇联合完成的黑莓深加工产品药理学研究论文已通过终审,将于近期正式发表。该研究首次以“黑莓原液”“黑莓冻干粉”两类深加工产品为对象,通过严谨的药效学实验证实其降脂、抗炎作用,为黑莓功能食品开发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研究突破:从“果实”到“产品”的药效追踪
过去十年间,国内外对黑莓的研究多聚焦于鲜果的营养成分分析,但其深加工产品的生物活性机制始终缺乏系统性验证。此次研究中,科研团队创新性地以纯产品黑莓原液、冻干粉为样本,通过动物实验入血分析,首次完整揭示了产品的活性成分代谢路径及作用靶点。
媒体了解到,在本研究中,专家组通过高脂饮食(HFD)造模小鼠,评估了黑莓原液和冻干粉的降脂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黑莓原液还是黑莓冻干粉,都能显著减缓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体重增加,并显现出剂量依赖性。血糖监测结果也显示,黑莓原液和冻干粉能够有效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高血糖,进一步证实了其对糖代谢的调节作用。这些发现提示,黑莓原液和冻干粉具有良好的降脂和改善糖代谢的潜力,可为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专家组表明,原液和冻干粉中的黄酮类、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降血糖和降脂作用,在医学和保健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尤其是在糖尿病、肥胖症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显著的治疗和预防价值。
行业意义:功能性食品研发模式升级
《世界中医药》评审专家在论文评述中指出,该研究首次将中医药“药食同源”理论与现代深加工技术结合,为功能性食品行业提供了“原料-工艺-功效”全链条验证范式。业内分析认为,这一成果或将推动黑莓产业从初级农产品加工向高附加值医学营养品领域转型。
据知情人士透露,百汇园黑莓小镇已基于该研究启动新产品研发,计划推出针对血脂异常、慢性炎症人群的功能性食品。目前,我国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已突破6000亿元,但拥有明确药效数据背书的产品不足5%,此项研究或为行业树立新的技术标杆。
学术价值:中医药现代化国际样本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团队采用了“成分入血分析+多组学技术”的研究方法,被学界认为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典型实践。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相关人士表示:“这项成果证明了传统药食两用资源通过现代技术深挖价值的可行性,对全球植物基功能食品研发具有参考意义。”
随着论文的正式刊发,黑莓深加工产品的医学价值将进入国际视野。业界期待,这一“实验室成果”能尽快打通从科研到产业的转化链路,为市场提供更多经科学验证的健康选择。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