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国政府给中国等制造业大国生产的产品加征的高额关税,推高了美国消费者的购物成本,引起了美国人广泛的抗议和反对,但支持美国政府错误做法的人却坚持认为,这将有助于制造业回流美国。
然而,美国一家知名淋浴花洒品牌的老板,在品牌的网店上进行了一项试验后,却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果……
根据这家美国淋浴花洒公司老板的介绍,他之所以选择进行这么一个试验,是因为眼下美国政府对中国加征的超高关税,迫使他们不得不考虑将原本在中国以及越南生产的产品,转移回美国生产,可他们却发现美国的生产成本是中国的近三倍。
因此,他想通过一个试验,去看看美国人是否愿意为昂贵的美国制造买单——而且,这个试验得能反映出美国人的实际意愿,而不能只是口头上的感受。
于是,这家公司便将其花洒产品在中国制造的售价和在美国制造的售价,都标注在了网店的产品下单页面上,供消费者选择。
试验期间有2.5万余名美国消费者浏览了该页面,584人最终付款。面对比中国制造售价贵了近一倍的本土货,这584人里竟没有一人下单支持“美国制造”,都选择了“中国制造”——即便有24名美国消费者曾把美国制造的版本放入“购物车”,却没有一人实际为“美国制造”付钱。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官网还给出了一个细节,即最初他们在得到没有人下单“美国制造”的结果后,一度以为是数据搞错了,又反复进行了多次测试,但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一样的:美国制造,无人买单。
该公司老板因此发帖感叹说,即便他们想把制造业带回美国,美国的消费者也不愿意给美国制造买单了,因为消费者并不愿意承担产品在美国制造时的额外成本。而且,该老板表示,面对这种困境的企业并不只有他们一家。
不过,这位老板并不认为美国消费者不愿意拿钱支持美国的制造业是错误的,因为美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令普通人从交通出行到住房的一系列生活成本都变得更贵了,那么美国制造,也就成了大多数人已经负担不起的“奢侈品”。
“这并不是我们的问题,而是经济出了问题”,这位老板表示。他还认为那些希望重建美国制造业的决策者和专家,应该先搞明白一个现实,即美国若想重建制造业,若想让他这样的小品牌也能够依靠美国制造生存,就需要采取从构建供应链到生产自动化,再到激励消费者等一系列认真的举措。
否则,这位老板说,理想主义是无法为现实买单的——不论是对企业,还是对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