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凤凰网原创|游船突然倾覆的原因是什么?救援难度如何?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核心提要

1. 从气象预报的角度来看,此次贵州游船侧翻事故虽由一场突如其来的强对流风暴引发,但事先并非没有征兆,因为贵州附近都是处于强对流潜势区内,且贵州省气象台天气预报已提示风险。

2. 在发展剧烈的强对流云体下方,可能存在强烈的下击暴流,接触地面时会出现更强烈的直线型大风、横风,很容易导致船体侧翻。然而,这种突如其来的强对流风暴突发性强、范围小但强度大,无法实现精准的提前预报。

3. 另外,涉事船只属于常规游览性质,通常运行于相对平稳的水域环境,为平底高重心设计,吃水很浅,抗风能力非常有限。多因素综合最终造成了事故。整体来看,这次事故的原因类似于十年前的东方之星事故。

4. 这次事故凸显极端天气下旅游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再次敲响了水上交通安全的警钟。各旅游景区今后在极端天气下应严格执行“熔断机制”。愿逝者安息,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作者|唐驳虎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2025年5月4日下午4时许,贵州毕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六冲河东风库区突发极端强对流天气,导致两艘载人游船在乌江上游的鸭池河水域发生侧翻。

事发后,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调派8个支队,共84车,248人(其中潜水员83人),16台水下机器人,24艘舟艇赶赴现场进行救援。至当天19时,已有60余人被成功搜救上岸。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根据5日早上排查核实情况,此次事故共造成2艘大船(各载40人、未超载)、2艘小船(各载2人)倾覆,共84人落水。

5日清晨已救出和找到83人,其中医治无效遇难9人。70人在医院救治,无生命危险,4人安全未受伤。 中午12时35分许,最后一名失联人员被救援人员发现并捞起,但已无生命体征。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地理位置:乌江上游的深水库区

发源于毕节市域西部的六冲河与三岔河,作为乌江的南北两源,在此汇合,称鸭池河。这几条河流也是黔西、织金、清镇三地的界河。

鸭池河流至金沙、息烽、播州交界,与偏岩河汇合后,正式称为乌江。乌江全长1037公里,流域主要覆盖贵州中北部,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六冲河与三岔河汇合后,建有东风水坝,这是乌江干流梯级开发的第一级,1995年12月建成投产,装机容量67.5千瓦。

东风大坝坝高162.5米,是亚太地区最高的混凝土双曲率薄拱坝之一。地形为U形河谷,河床狭窄,岸坡陡峻。两岸为75°~85°的峭壁,与喀斯特地貌独有的特色增添了大坝壮阔的魅力。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东风水坝上游2公里,便是著名的贵阳-黔西-大方-毕节高速公路(S82)鸭池河大桥。

主跨达800米,桥面距水面高度超过300米,是世界上最大跨径的钢桁梁斜拉桥,被誉为“世界山区斜拉桥之最”,2016年建成。

下游二梯级的索风营水电站上游8公里处则是成贵高铁鸭池河特大桥,主跨436米,2019年建成。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东风水坝抬升水面130米,水库水面宽度适中,峡江风光壮美,被称为“乌江源百里画廊”,与织金洞等风景相距也不远,适宜从贵阳出发,一并游玩。

从鸭甸河码头乘船前往化屋村,途经鸭池河大桥,游百里乌江画廊,观世界高桥。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同时,这里也是重要的水运通道。 经修建翻坝通航设施后,因乌江沿线梯级电站建设,中断了近20年的乌江水运全线实现大规模复航。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极端天气突袭,雷暴+暴雨+冰雹齐发

从当地亲历者的角度,事发前景区天气晴朗,并无任何异常迹象:“天气非常好,太阳很大,完全没有异常征兆。”

一艘游船按计划进行40分钟的环线游览。然而船只离岸不到10分钟,天气便突发剧变:

“短短五六分钟内,突然电闪雷鸣下起暴雨加冰雹,狂风把能见度降到了灰蒙蒙一片。”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一些游船由于距离岸边较近,船长处置得当成功避险。但仍有两艘长约二三十米的游船未能幸免,在狂风中侧翻倾覆,酿成严重事故。

但从气象预报的角度来看,此次事故虽由一场突如其来的强对流风暴引发,但事先并非没有征兆,因为贵州附近都是处于强对流潜势区内。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事发前的气象大环境

5月3日后,随着暖湿气流加强,南方降雨开始增多。在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推动下,和高空南下交汇的冷空气,形成南方地区对流降雨,总体向东北伸展。

5月4日上午,在南方主要形成一北一南两片雨区,北是四川盆地东部的川渝地区,南是广西东北部、广东北部、湖南南部三省交界的南岭地区,并逐步向东移动。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而夹在两个雨区之间的贵州一带,总体上是多云间晴天气。在经历了前一天的雨水洗刷后,看上去尚适宜游玩。

尤其是贵州西部,受云层影响小,气温达到了24℃以上。但是一股对流天气的胚胎,就潜藏在这片阳光与温暖之中。

上午的强烈光照加热空气和地面,能量持续上升。

▎14:00气温实况

▎14:00气温实况

贵州省气象台当天上午发布的天气预报是这样的:

今天午后到夜间,省东北部地区阵雨转阴天,其余地区多云转阴天有阵雨或雷雨,

南部有中到大雨,黔南和黔东南两州的中南部局地暴雨,部分乡镇大暴雨;

▎风云4B卫星15:30云图

▎风云4B卫星15:30云图

毕节市南部、六盘水市东部、黔西南州东部、安顺市、贵阳市、黔南州和黔东南州局地,在雷雨中伴有冰雹、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

这份天气预报已经提示了风险。即使在没有降雨的贵州西部地区,看不见摸不着的强盛西南暖湿气流,也将在特定地理或动力条件下触发对流活动。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暖区对流,突发性强,难以准确预报

暖湿气流是指温度较高且水汽含量较大的空气团,通常从低纬度地区(如海洋)向高纬度地区流动。

这种气流携带了大量潜热和水汽,是暴雨、雷暴等强对流天气的重要能量来源。

而对于中国南方地区具体而言,最大的基本暖湿气流就是沿着西南季风与大气环流,来自孟加拉湾。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当暖湿气流遇到地形阻挡(如山脉)或者遭遇其他气流系统(如冷空气)时,运动路径可能会发生改变,即“拐弯”。同时,在这些动力作用下,气流的速度会降低,即“减速”。

“辐合”指的则是多个方向上的气流汇聚到一个区域,造成空气在水平方向上堆积,进而被迫抬升,形成上升运动。这些过程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条件。

另外,低空暖湿、高空干冷的条件,更容易导致高空干冷气团下沉、低空暖湿气团上升,并激发强对流云体。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总之,原本来自低纬度地区的暖湿气流在前进过程中,受到地形或其他天气系统的影响,改变了方向并减缓速度,随后与其他气流汇合,造成局部空气堆积和抬升。

这种辐合过程触发了强烈的垂直运动,使得暖区内本就富含水汽的大气进一步不稳定,从而激发对流性降水甚至强对流天气(如雷暴、冰雹、强风等)。

这类暖区对流机制,常见于华南前汛期、长江流域梅雨季以及贵州、广西等地的夏季强对流天气中。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当天上午,除贵州省气象台发布了覆盖全省多地的雷暴、大风或冰雹预警外,中央气象台也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指出贵州大部将出现雷暴天气,其中贵州中部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大风甚至冰雹。

但由于暖湿气流与局地地形、风场变化的相互复杂作用,这类天气往往突发性强、范围小但强度大,只能报出大致范围、概率与可能性,无法实现精准的提前预报。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事发的气象小环境

▎西南地区气象雷达图:5月4日15:30(左)与16:30(右)

▎西南地区气象雷达图:5月4日15:30(左)与16:30(右)

果然,4日下午15点左右,激烈的对流云系在贵州中东北部——赤水河以南的金沙、大方、毕节一带形成,并开始向东南偏南方向移动。

一小时后,对流云系南移80公里,抵达东风水库库区(即上图隶书“贵”字的中心点位置),黔西、清镇、织金三县市交界处。

这就是亲历者的感受——“突发地”出现了局地、短时强雷雨和大风天气。

▎5月4日16:30贵阳气象雷达图

▎5月4日16:30贵阳气象雷达图

雷达回波图显示,事发区域出现了红紫色强回波,表明存在剧烈上升气流与极端降水现象,具备极端性质。

这里恰好被一片雷暴云团精准击中,附近气象站记录到了1小时超过40毫米的短时强降雨、冰雹,以及秒速超过26米的10级阵风。

在发展剧烈的强对流云体下方,可能存在强烈的下击暴流,接触地面时会出现更强烈的直线型大风、横风,很容易导致船体侧翻。

另外从地形看,这里是地处高山深谷间的峡谷型水库,两侧山体高出水面约300-400米,天然形成“狭管效应”,风力极易增强。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游船安全短板暴露,救援难度大

涉事船只属于常规游览性质,通常运行于相对平稳的水域环境,为平底高重心设计,吃水很浅,抗风能力非常有限。

估测这些船只的吨位大约60-100吨,只能抗御5级风。而此次局部风力已达10级,远超安全阈值。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国内内陆航运船只一般设计抗风等级为6级,即便大型海洋轮渡也仅能抵御8级左右风力,

以国内吨位最大的渤海轮渡滚装船为例,4.4万吨级别、体量是内河游船近500倍的海洋大船,抗风力设计标准也不过是八级风。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一位亲历者表示,在事故发生后不久,公安、医务人员已赶到现场,疏散和救援流程较为高效。

尽管救援力量迅速抵达现场,并展开大规模搜救行动,但由于事发地点位于山区水库,部分游客未能及时获救。

事发时水库虽已处于低水位迎汛期,但水深仍超10米,夜间能见度低,加之大雨持续,增加潜水员作业难度。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类似情况并非首次发生。整整10年前的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遭遇飑线伴随下击暴流袭击,瞬时风力达12-13级,导致客轮在短短一分钟内倾覆,造成442人遇难、仅12人生还的重大悲剧。

此次贵州游船事故虽未造成同等规模伤亡,但也再次敲响了水上交通安全的警钟。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气象预报可以提升,防范意识必须提高

虽然强降雨和强对流分布具有随机性、难以精确预报,但是概率预报与短临预报是可以做到的。

只要不是地处对流云系起势的位置,气象雷达回波探测到对流云系生成,判断出移动方向,对移动方向与发展进程发布短临预报,是能够实现的。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不可能要求百吨级的内陆航运船只具备10-12级抗风能力。但是可以提高天气短临预报与联动的水平,落实天气预警响应机制。

此次事故凸显极端天气下旅游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也警示公众须具备基本的风险判断能力和应急自救意识。

各旅游景区今后在极端天气下应严格执行“熔断机制”,强化救生衣穿戴监管,平安是最重要的。愿逝者安息,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唐驳虎:贵州游船侧翻,事发前天气晴朗,为何风雨突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