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西方孤立,红场阅兵背后博弈看点多

据凤凰卫视报道,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在即,演练如火如荼,各国政要谁来谁往也进入最终安排。俄乌战争打了三年多,这次红场阅兵摆出什么阵仗、展现何种姿态,对于俄乌战局的走向会有怎样的预示?

Part.1

当地时间5月9日,俄罗斯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这场阅兵仪式备受全球关注。俄乌冲突进入第四个年头,与此前不同,在前线战场方面,俄军多线推进,乌军节节败退;在政治上,特朗普上台后抛弃乌克兰与欧洲,希望与普京直接谈判对话。外界普遍猜测,对俄罗斯来说,种种利好消息为这次阅兵赋予了更多的政治与军事含义。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当前俄乌战场态势对俄较为有利。特朗普执政后,美俄关系缓和,美欧、美乌间亦现裂痕。这一局面为俄罗斯外交提供了突破西方孤立与制裁的契机,可视为其外交破局的重要节点。与此同时,普京借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之机,既强化了俄罗斯社会的凝聚力与民众信心,也进一步巩固了其个人政治威望。

鉴于这次阅兵的重要性,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普京决定,在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期间在特别军事行动区域采取停火措施,即从当地时间5月8日0时至5月11日0时,暂停一切军事行动。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72小时停火,一是为了暂停战斗缓解军民持续作战压力,同时为后续行动预留舆论缓冲带;二是确保庆典期间军事静默,避免西方借冲突升级干扰外交布局;第三是通过停火证明和平意愿,迫使美国选择施压乌方重启谈判或默认对抗。

本次阅兵,根据俄方透露,将有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要参与,2022年,冲突的第一年,俄罗斯并没有邀请外国领导人参加阅兵,之后的2023年和2024年,由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严峻的制裁与边缘化,参与阅兵式的国家基本都以独联体国家为主。有分析认为,俄罗斯希望借助这次重大的纪念活动得到更多的国际认同,以抵冲俄乌冲突以来的不利影响。

军事专家 王云飞:

多国代表出席直接打破西方的“俄罗斯孤立论”,还可以通过国际社会背书增强俄方在俄乌冲突中的谈判地位。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中俄关系对两国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2015年二战胜利70周年到2025年80周年纪念,双方始终以维护二战历史成果为纽带,保持战略协作定力。过去十年间,中俄在经贸合作、战略协作及政治互信等领域形成全方位互动格局,战略互信水平持续提升。

Part.2

在本次俄罗斯阅兵邀请的领导人名单中,有两位来自欧洲的领导人颇受外界关注,他们是塞尔维亚的总统武契奇和斯洛伐克总理菲佐,此前他们都承诺会参加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

两个欧洲国家参与俄罗斯的阅兵仪式引发了西方挺乌国家的愤怒,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甚至发声如果武契奇真的前往俄罗斯,将不会被允许加入欧盟。蹊跷的是,5月2日,正在美国访问的武契奇,突发胸痛,随即打道回府,与此同时,菲佐也传出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武契奇和菲佐能否出现在红场阅兵式观礼台,答案或许要留到5月9日揭晓。

与俄罗斯在军事、能源等领域有着深度合作的印度,将派出国防部副部长塞斯出席。

总理莫迪以印巴冲突局势骤紧为由推掉了邀请,这被外界视为莫迪政府在俄乌冲突中的不断摇摆。一方面,新德里高度依赖俄制武器与能源供给;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美国的阴影下小心翼翼斡旋,派出国防部高层出席,既不得罪克里姆林宫,又向西方表明“保持距离”的态度。伊朗受到与美国谈判的影响,最高领导人和总统均不会出席,可能会派出驻俄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16日,美《新闻周刊》曾爆出一则新闻,称有克里姆林宫“内部人士”透露,俄罗斯总统普京期待一位来自美国的“特殊嘉宾”会出席今年的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当时,外界普遍猜测这个所谓的“美国客人”可能就是特朗普。在第一届任期时,特朗普就表达过出席2020年胜利日阅兵的意愿,他自称收到了普京的“邀请函”。但是由于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通俄门”调查,以及亲信劝阻等因素,特朗普最终没能亲自前往莫斯科,改由他的国安顾问罗伯特·奥布莱恩代替出席。而就目前美俄关系与全球局势来看,特朗普显然不会出席本次庆典。

Part.3

2025年不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加上多国领导人的参与,这次红场阅兵的规模会怎样是外界最为关注的。

军事专家 王云飞:

本次80周年红场阅兵呈现三大特点:规模方面,参训人员预计万人规模,未追求数量扩张;装备方面,受俄乌冲突影响,俄军工体系优先保障现有武器生产,新型装备研发进程相对滞后,展陈或以存量装备为主;它主要不是说阅兵规模要比过去大多少,它主要是要营造一种对它更有利的国际环境。

俄罗斯总统普京历次的红场讲话也是观察俄乌冲突走向以及俄罗斯与世界关系的窗口。眼下,普京的处境似乎依旧不太乐观,面对前线激战、无人机频袭莫斯科、西方制裁升级三重绞杀,5月3日,在接受采访时,他甚至抛出了一句街头式的粗口,“我总是想动手,但必须忍住”。那么,在这次阅兵式的讲话中,普京会向世界发出怎样的信号呢?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普京的讲话预计将围绕三条主线展开:首先会强调苏联在二战胜利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次可能系统阐述对当前国际格局的看法,特别是对单极世界秩序的批判立场;最后应该会着重展现俄罗斯在特别军事行动中的战略定力,既是对国内民众的信心提振,也是向西方传递俄罗斯仍将长期参与地缘博弈的明确信号。

Part.4

4月29日、5月3日和7日,俄罗斯举行了三次阅兵彩排。

在社交媒体放出的众多仪仗队彩排花絮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司礼大队的102名军人,在红场的亮相引起了现场的轰动。

本次受到俄方邀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陆海空三军在仪式当天将各成4列,以8乘12的队列走过红场,每分钟116步,每步75公分。这并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第一次踏上红场,在2015年5月9日纪念卫国战争70周年和2020年6月24日纪念卫国战争75周年的阅兵活动上都有他们的飒爽英姿。

朝鲜是否会出现在阅兵方阵中是一大悬念。今年4月28日,普京发表了书面声明,感谢协助俄军收复库尔斯克州的朝鲜军人。此后,俄国防部在官网发布了朝鲜军人与俄军士兵并肩作战的视频,双方配合密切,但在4月29日和5月3日的彩排中,朝鲜军队的身影并未出现,这也为朝鲜方阵会否出现在红场打上了问号。

从阅兵彩排中可以看到,本次俄罗斯地面武装力量装备方队依旧是由印有红旗勋章,苏联时期的T-34中型坦克领衔,这也是历年俄罗斯红场阅兵的固有传统。与前两届阅兵仪式只有一辆T-34的坦克露面的阵容相比,本次彩排可以看到T-72、T - 90M、 T - 14“阿玛塔”等主战坦克等都参与其中。

此外,升级改装过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S-400防空系统等“老面孔”都悉数亮相。在新装备方面,车载“天竺葵”-2无人机发射器成为外界关注的重点,这是俄陆军一种新型移动发射系统,特点是成本相对较低,操作简单,它长约3.5米,翼展2.5米,可携带重量在50公斤至90公斤的弹药,最大时速在180公里左右,作战范围可达2000公里。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普京通过战略武器展示施加强大军事威慑,实质是向西方传递明确信号:俄罗斯在战略博弈中具备底线思维与意志定力,既彰显维护核心利益的决心,也预示对特别军事行动终局目标的坚定追求。

在泽连斯基拒绝停火的背景下,空中方队5月9日会否参阅也是未知数。5月3日,乌克兰军方发布一条视频,一架海上无人艇发射的导弹击落了俄军一架苏-30战机。但是可以看到,5月5日的空中彩排,由驾驶苏-30SM的俄罗斯骑士特技小组和米格-29战斗机的“雨燕”航空飞行队,以及由六架苏-25攻击机组成的空中编队,在红场上空在空中拉出了象征俄罗斯国旗的白、蓝、红三色烟雾。这与2024年的飞行检阅非常相似,但阅兵当天是否会有飞行检阅并不好判断。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如果安全形势可控的话,俄罗斯可能还会继续进行空中阅兵,包括一些表演活动。为了最大限度保证仪式可控的话,有可能会取消相关的空中阅兵。所以目前看有很大的变数。假设有空中阅兵仪式的话,也不会有大批量的5代机展示。

胜利日庆典进入倒计时,俄乌双方的战争却没有停止。1923年5月1日,苏联首次举行阅兵,一百年来,红场举行了近200次阅兵仪式,这座俄语中的“美丽广场”,背后的风云也一直在历史与现实中被不断书写。

一场阅兵世人关注,背后的交手、博弈将使阅兵呈现出怎样的最终状态?俄罗斯重回外交舞台中心的努力,又将收获几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