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远举
财经专栏作家
多家智库研究员
5月2日—4日,大湾区及广东地区首个超级草莓音乐节,吸引了大约8万名乐迷,齐聚东莞。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音乐节超强的引流效应下,东莞相关行业消费约2.8亿元。
以酒店为例,虎门美思威尔顿酒店的负责人表示,在音乐节期间,酒店的预订数量有了明显的上升,与平时和去年同期五一假期相比,客房的入住率增加了大约七成。
仅仅说这个数据,还没有太大的感觉,数据要对比才能看明白。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那么,有多少人出行呢?5月6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14.65亿人次。也就是说,五一出行的人,平均花费了123元。
全社会跨区出游,这个数据口径可能偏大,不代表出游。那么,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也就是说,出游的人,平均花费574元。
相比之下,8万名乐迷,在东莞花了2.8亿元,人均3500元。比较之下,就不难发现,东莞音乐节的消费拉动能力非常强。
现在都说消费乏力,为什么东莞音乐节有这么强的消费拉动能力呢?
年轻人不是不消费,而是要“悦己消费”
地方发展旅游,资源禀赋非常重要。东莞地处制造业发达的珠三角,大量年轻人在这里工作。所以,东莞的音乐节能吸引到大量的年轻人。另外,珠三角经济发达,东莞周边有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等大城市。这些地方的人,消费能力强,去东莞也便利。这一点是很多其他网红二三线城市无法比拟的。
其次,本届音乐会规模、档次都足够好。本届超级草莓音乐节为北京、东莞,南北双城同期,以多舞台、重内容、重体验为特色,3天时间,3大舞台,每天演出持续8个小时,共54组艺人参演。既有国际知名音乐组合,也有杨千嬅、周柏豪等大湾区实力音乐人,还有周传雄、赵雷等明星,所以,吸引力足够强。
从具体操作来说,东莞各级政府都充分利用了音乐节的红利。
东莞虎门镇结合超级草莓音乐节,在各大商圈开展商贸文旅促消费活动,拉动社会消费同比去年五一假期增加近35%。本土潮玩品牌,美食“东莞烧鹅”,也都成为草莓音乐节现场的消费热点。
东莞市层面,围绕音乐节,搞了“跟着音乐游东莞”“跟着演出游东莞”“跟着书香游东莞”“跟着非遗游东莞”“跟着展览游东莞”“跟着赛事游东莞”“跟着购物游东莞”等一系列活动,共推出180多项精品文旅体活动,充分利用了这个机会,提振本地消费。
除了这些地域性、技术性、个体性的原因,演唱会本身,拉动消费的能力,一直非常强。有媒体报道,以周杰伦演唱会海口站为例,短短4天就吸引了15.46万人次,拉动旅游收入近10个亿。
或许正因为如此,今年五一假期,演唱会、音乐节持续升温。超过30场音乐会在全国举行,覆盖北京、上海、成都以及银川、宝鸡、衢州等地。
大麦网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北上广深及其他主流二线城市,5天要开63场演唱会。包括张学友、王力宏、陶喆、张杰、时代少年团等在内的20多位歌手在全国各地开唱,吸引了数万名歌迷前往北京、杭州、成都、南京、海口等城市。有多位明星连续开唱,王力宏在杭州5月1日到3日连唱三天,张杰在北京从5月2日到4日也连唱三天。
音乐会、演唱会拉动消费的能力,最重要的因素,是音乐节消费,特别是粉丝追星,是一个积蓄、释放的消费模式。这是一个波动非常明显的消费模式。明星并不是天天都开演唱会,难得有一个机会,粉丝参与意愿就高。那么,这就会在短期内释放长期积压的这类消费需求。
人是有计划性的,为了应对这个短期内的高消费,一个年轻人可能在这个长期内,就会缩减消费需求。所以,年轻人愿意在音乐节上花钱,和平常省吃俭用并不矛盾,与年轻人为了参与音乐节、演唱会一掷千金,也不矛盾,某种程度上,它们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但这并不是朝三暮四的故事,并不是数字加减的游戏。演唱会、音乐节,从总体上肯定是增加消费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年轻人成为演唱会消费的主力军,他们舍得花钱的背后,是“悦己消费”的理念。
他们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花钱,而演唱会这种精神文化消费、服务业消费,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有歌迷向记者透露,她五一假期去了两个城市,连续观看了四场演唱会,总共花费超过2万元。“虽然为了追星变成了‘特种兵’,但感觉非常值得。”
何为发展经济?就是要围绕“人”做文章
这种“感觉非常值”就涉及一些更本质的东西:什么是经济发展?
经济学的庞大理论体系中,最基础的,一切理论的根基,是效用。所谓效用,指消费者拥有或消费商品或服务对欲望的满足程度,被称为商品或服务的效用。一种商品或服务效用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由消费者欲望的强度所决定。
整个经济发展,就是更多地满足消费者的效用。某种程度上,效用就是经济发展,效用就是财富。
简单地说,一个人有梨子,但喜欢苹果,另一个有苹果,但喜欢梨子。当他们两个人交换之后,虽然并没有产生其他的物质,但两个人的满足感都更强了。这就是经济发展,这也是财富的创造。简言之,让人更舒服,更满足,就是经济发展。这是经济的第一性原理。
这意味着,提振消费、刺激经济的政策,要把人放在首位,围绕满足人、让人更愉悦、更开心、更爽来做文章。人会为了自己被满足,主动去积蓄,主动地去努力工作,于是,经济发展才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努力工作,增加消费,增加消费得到满足,又促进更努力的工作。
从这个角度,不难发现,投入到基建和直接补贴到人,或用制造产品来满足人和用服务来满足人,在现阶段,后者可能更接近刺激经济的第一性原理,效率也会更高。
音乐节、演唱会对文旅消费的拉动效应强,这是一种社会现象。地方政府要利用这个现象,合理规划,优化服务,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确保演唱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这个经济现象中明白:何为经济,何为经济发展,以及应该如何刺激经济。这才是我们应该从演唱会经济中,领会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编辑|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