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报 | 人工智能(AI)领域最新人事变动汇总-2025年5月第1周

阿里通义应用视觉团队负责人薄列峰离职

阿里巴巴通义实验室应用视觉团队负责人薄列峰(职级P10)已于4月30日低调离职。有消息称他已经加入刚刚进行架构调整的某互联网大厂,担任多模态模型部副总经理,向公司副总裁汇报。

薄列峰2007年博士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后来在芝加哥大学丰田研究院和华盛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是ML、CV和机器人。

2013-2017年期间,薄列峰就职于亚马逊西雅图总部,担任首席科学家(Principal Scientist),负责Amazon Go无人零售店的算法研发和落地。Amazon Go利用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和传感器融合技术打造即拿即走的全新购物体验。作为团队的核心创始成员,薄列峰博士领导了多个关键项目的启动、研发和工程落地,并且共同领导了整个项目的第二代算法架构设计和研发。

2017年10月,薄列峰加入京东数科,担任AI实验室首席科学家。2022年9月,薄列峰加入阿里,接替离职的谭平,担任达摩院XR实验室(X Lab)负责人。此后,薄列峰转岗至阿里通义实验室,担任应用视觉团队负责人,成为阿里通义大模型图像和多模态方向的领军人物。

据知情人士透露,薄列峰加入某互联网大厂后,base地点在美国,可能是为了规避竞业影响。

除了薄列峰之外,2月15日,阿里通义实验室语音团队负责人(P10)的鄢志杰也低调离职,加入某互联网大厂,担任AI Lab副主任(据最新消息,因为架构调整,鄢志杰已经离职,在职不到三个月)。

而跟薄列峰差不多同时入职阿里达摩院的的前滴滴副总裁、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贝壳技术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叶杰平,最近以之江实验室副主任的身份出席活动,而之前的身份为阿里云副总裁。阿里云创始人王坚是之江实验室主任。

快手成立可灵Al事业部,研发线换帅

4月30日,快手发布组织架构调整公告,宣布正式成立可灵AI事业部。事业部下设成立可灵AI产品部、运营部和技术部,负责可灵、可图等系列大模型业务。快手高级副总裁盖坤将担任可灵AI事业部负责人,并继续兼任社区科学线负责人。

社区科学线下成立基础大模型与应用部,负责LLM大模型、多模态理解大模型以及应用技术研发。

此次组织架构调整中,快手还宣布公司高级副总裁于冰将辞任研发线负责人一职,转任公司技术顾问。

于冰为快手高级副总裁,2016年加入快手,先后领导音视频技术团队和主站技术团队。转任公司技术顾问前,为快手研发线负责人(含音视频、数据平台、基础技术、研发效能和架构治理等部门)及快手技术委员会主席,负责快手工程技术的治理与长期规划。于冰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多年视频和流媒体行业经验,加入快手前曾在Hulu、Free Wheel等公司领导视频技术和基础架构团队,并曾作为合伙人/CTO参与创建视频技术公司。

快手副总裁陈彬将接任研发线负责人,快手还任命陈彬为经营管理委员会成员,向程一笑汇报。

陈彬自2016年加入快手至今,先后在研发线、社区科学线、海外等多个关键技术岗位任职,有着深厚的技术沉淀和丰富的从业经验,展现出了卓越的业务能力和创新精神。未来,陈彬将作为快手经营管理委员会成员,整体负责研发线,带领研发线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小红书商业技术负责人苍响离职

小红书原商业平台技术负责人苍响(薯名),职级L2,已于本月正式离职,其下属团队现由电商业务负责人接管。

苍响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并继续攻读了麻省理工的计算机硕士。苍响在技术架构与商业化系统搭建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曾经在Google搜索担任自然语言问答系统早期算法工程师,后期加入Snapchat,担任搜索和短视频产品技术负责人与广告商平台技术负责人。苍响是还是dota的早期玩家,平时还喜欢健身。

在小红书担任商业技术负责人期间,苍响主导了多项关键商业化技术革新。作为小红书商业技术负责人,苍响的核心贡献在于主导构建了科学化、可度量的种草评估与优化体系,推动小红书从“玄学种草”向“数据驱动”的营销范式转型。

他带领团队推出了AIPS人群资产模型,基于科特勒5A理论将用户划分为认知(A)、兴趣(I)、深度兴趣(TI)、购买(P)、分享(S)五类人群,并验证了I+TI人群对生意转化的高效性。同时,他推动三方数据打通(如淘宝、京东的小红星联盟)和一方数据合作,解决站内外行为归因难题,使品牌能通过后链路数据(如进店成本、GMV)量化种草效果。

这一体系不仅让品牌明确“种草为何有效”,更通过动态复投、智能直投等工具实现策略优化,成为小红书商业化从流量收割转向长效经营的关键基石。

有爆料人称,苍响出走是因为“战略方向上的分歧” ,具体分歧尚不得而知。

小红书商业化这两年高管的迭代速度很快,试图通过引入大厂精英加速变现,2024年引入原滴滴、快手高管,推动广告与电商中台融合,然而空降高管与小红书“社区基因”的磨合困难、KPI压力下的短期策略调整,导致水土不服。

今年2月,商业化中台负责人吴颖炳(东丈)在加入小红书一年后离职,业务由之恒暂代。

在此之前,他曾是滴滴策略运营高级总监,负责过滴滴网约车全国市场竞争策略的制定和应对,帮助网约车业务从人工运营进化到纯智能运营阶段。

在媒体公开报道的高管里,苍响是2025年第二位离职的小红书商业化高管。苍响于2023年下半年左右入职,在小红书约不到2年时间。

原字节大力教育CEO陈林离职创业,已获张一鸣投资

字节跳动早期核心员工、前今日头条CEO,大力教育CEO陈林已与数月前离职,将在AI+教育领域创业,目前公司已经成立。还从字节召集了一帮精兵强将,并获得字节创始人张一鸣,字节联合创始人CEO梁汝波投资。

陈林是字节早期核心高管之一,他出生于1983年,跟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同龄,2008年获得北京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

毕业三年内,陈林换了四份工作。2012年3月,陈林带着自己的漂流瓶和天气应用创业团队加入字节后,成为今日头条最早的产品经理之一。他先后担任多款核心产品的产品经理,并成长为今日头条总负责人。2018年11月起,陈林出任今日头条CEO一职。字节跳动内部员工评价,陈林以低调、务实和没有架子著称,业余爱好爬山。

2019年,陈林成为字节跳动创新业务负责人。2020年10月,陈林出任大力教育CEO。

2021年底,张一鸣宣布辞任董事长和CEO,梁汝波担任CEO。2021年11月2日,梁汝波发布全员邮件,宣布组织调整,实行业务线BU化(Business Unit,业务单元),成立六个业务板块:抖音、大力教育、飞书、火山引擎、朝夕光年和Tik Tok,相关业务板块负责人均向梁汝波汇报。其中,陈林继续担任大力教育CEO。

字节跳动旗下六大业务发展并不均衡。抖音和Tik Tok发展迅速,成为字节主要的用户和收入来源;朝夕光年经过裁员和多轮调整,于去年4月份重新启动;飞书在2024年年初进行裁员;火山引擎这边,虽然有字节在推荐算法和视频上的优势和AI大模型的加持,但在阿里、腾讯、华为等竞争对手的围堵下,还在艰难探索。和三年前相比,字节六大业务中有三大业务进行了负责人的调整,其中抖音CEO张楠于去年年初转岗至剪映;朝夕光年负责人严授年初调整至财务线,前HR负责人华巍担任负责人。

随着国家对在线教育行业政策的出台,大力教育从2021年7月份就开始收缩。时至今日,大力教育旗下业务已经消失殆尽,陈林于2024年初转岗至抖音本地生活业务担任首席顾问,向抖音商业化负责人兼生活服务负责人浦燕子汇报。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近年来字节第一位曾经直接向CEO汇报级别的高管离职,此前离职的任利锋、张楠(男)等人,都是CEO-2级别。

图片人工智能(AI)领域人事变动简讯:

4月29日,腾讯技术工程事业群(TEG)架构调整,新成立的多个部门负责人向腾讯公司副总裁蒋杰汇报,蒋杰不再担任数据平台负责人。具体调整如下:1、成立大语言模型部,负责探索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理解,语音前沿方向,同时构建AI搜索和AI PaaS能力。2、成立多模态模型部,负责探索图像、视频、3D和数字人等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的前沿方向探索。确保模型技术领先和持续创新。3、数据平台部职责调整为负责大模型数据全流程建设与管理、评测体系建设,牵引大模型效果持续优化;同时负责大模型各链路运营、质量、研效体系建设。4、机器学习平台部职责调整为负责司内统一的机器学习和大数据融合平台建设,为AI模型训练推理、大数据业务提供全面高效的PaaS平台底座,围绕数据和算力,构建超大规模的数据计算、AI模型训练以及推理部署的全栈式服务能力。除了架构调整之外,相应部门人员也进行整合。腾讯TEG原机器学习平台部、数据平台部、Al Lab、安全平台部、信息安全部相关人员对应调整至以上新成立部门。

4月27日,蚂蚁集团旗下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 CEO杨冰发布全员信:为全力保障 AI战略的高效落地,CTO杨传辉担任AI战略一号位,全面统筹AI战略制定和技术产品落地。成立AI平台与应用部,由杨传辉Acting,ODC、OAS两个团队合并到AI平台与应用部,蔡飞志、王赫加入该团队,全力推进“DATAxAI”平台的搭建与应用开发,该团队将核心打造RAG、AI平台、知识库等能力。在原有OceanBase底层引擎团队里,新成立AI引擎组由席华锋负责,单海康、黄人煌加入该团队,聚焦打造AI推理引擎,席华锋继续向韩富晟汇报,原席华锋负责的系统组也直接向韩富晟汇报。接下来蚂蚁集团将开放全部AI场景给OceanBase,助力OceanBase打造AI时代的数据底座。

快手商业化大快消行业负责人康乐,兼任快手电商美妆跨境行业负责人,继续向王剑伟汇报。康乐201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广告系,之后在阿里文娱担任负责区域销售。2018年加入腾讯社交广告,曾担任腾讯广告美妆日化行业负责人,负责腾讯消费品中心美妆、日化行业的解决方案研究、运营管理和战略制定。2021年7月加入快手,先后负责电商美妆个护行业、服饰行业以及商家发展中心。康乐在2024年就已经担任快手磁力引擎副总裁。去年年底的时候,快手商业化大变阵,其中成立大快消业务中心,由康乐带队,主要负责快消、汽车后市场、美妆、IT销电等行业客户,此次意味着康乐的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

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MEG)市场部人事调整:潘胜已经接任市场负责人。3月底,百度云渠道生态总经理陈之若离职,原移动生态事业群MEG市场部总经理尹英利接任该职位。潘胜是兼具传统4A广告基因与互联网实战经验的市场管理者。200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机电工程系本科,并获广告学双学位。毕业后,潘胜进入奥美广告担任客户执行(AE),深度参与安踏品牌服务,见证该品牌超越李宁成为行业龙头的关键商战。2012年加入李奥贝纳期间,潘胜操盘的整合营销项目曾获多项行业大奖。同年,潘胜转型互联网领域,加入百度大市场部担任市场经理,由此开启与百度移动生态长达十二年的深度绑定。2012年其加入百度时,正值谷歌退出中国市场的第二年,百度搜索以近80%的市占率稳居中文搜索霸主地位。2016年其短暂离职创业,加入抱抱信息技术,五个月后回归百度继续担任市场职位。

极氪营销服管理团队调整: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领克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将分管极氪品牌国内营销服整体工作,直接管理品牌营销中心、用户增长中心、用户交付中心。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林金文将直接管理用户服务中心、用户网络中心、用户数字化、运营与流程,并协助林杰管理极氪品牌国内营销服,向林杰汇报。林杰于1995年加入浙江吉利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1996年10月至2004年7月间分别担任吉利摩托车公司山东销售科科长、摩托车销售大区经理、总经理助理、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兼售后服务部长;2004年09月至2007年09月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团销售有限公司销售大区经理、西南销售总监;2007年10月至2014年9月,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团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服务公司总经理,先后分管过网络和售后服务,2012年以后升任为常务副总经理,负责销售公司的日常管理;2014年10月,林杰接替孙晓东担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金文毕业于北京大学,历经长安福特、北京奔驰、一汽奥迪、广汇汽车的锤炼,30岁时便出任长久汽车CEO兼长久物流董事。2015年,林金文创立乐车邦APP,并担任首席执行官。2022年,林金文加入吉利控股集团旗下高端智能纯电品牌——极氪,出任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在极氪期间,林金文负责销售业务,并推动用户服务中心、用户网络中心、用户数字化、运营与流程的建设,此次调整后将专注于用户服务和数字化运营,协助林杰管理极氪品牌国内营销服工作。

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技术副总裁戴宗宏于近日离职创业。在零一万物期间,戴宗宏负责AI Infra团队,主要解决大批量并行训练时的系统瓶颈,提升训练效率,降低训练成本。据了解,戴宗宏的创业项目,在近期获得了创新工场的投资。戴宗宏是国内少数具有大模型Infra经验的技术人才。加入零一万物之前,他曾任华为云AI CTO及技术创新部长、前阿里达摩院AI Infra总监。由他组建的零一万物AI Infra团队,核心成员来自阿里、华为、微软、商汤等公司。

原蔚来天津区域总经理顾月、原大连区域总经理宫得权因个人原因离职。接替人选方面,乐道天津区域总经理成龙将兼任蔚来天津区域总经理,乐道大连区域总经理李佳将兼任蔚来大连区域总经理。任命蔚来杭州区域公司总经理樊宏银兼任乐道杭州区域公司总经理。任命蔚来温州区域公司总经理严霞敏兼任乐道温州区域公司总经理。原乐道杭州区域公司总经理邓磊、原乐道温州区域公司总经理蔡永久另有任用。上述5人都向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和乐道汽车总裁沈斐双线汇报。

4月27日,吉利控股集团电池业务方面,目前担任极氪科技CEO的安聪慧将兼任电池产业集团董事长,目前担任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CSO)的郑鑫兼任电池产业集团CEO。智能化方面,目前负责极氪智能座舱业务的极氪副总裁姜军,将兼任吉利集团首席座舱科学家负责极氪智能驾驶业务的副总裁陈奇,此前已经被任命为吉利集团首席智驾科学家。也就是说,在吉利集团层面,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都已由来自极氪科技的人负责。

比亚迪新技术研究院完成新一轮整合。软件层面,原有座舱部门2000余人合入天狼团队,合并后李锋主管的天狼团队将负责比亚迪智能化相关的所有自研软件业,研发团队规模超4000人。硬件层面,座舱、智驾域控相关硬件、底软等业务统一归入韩冰团队,后续比亚迪智能化相关硬件业务由此团队负责,整合后团队规模超2500人。

蔚来汽车自动驾驶算法核心负责人樊昊阳已离职。这位主导端到端规划控制(PNC)系统研发的技术高管出走,引发业内对蔚来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延续性的讨论。目前蔚来尚未公布继任者信息。

5月1日消息,称特斯拉电池架构负责人、资深员工Vineet Mehta即将离职。这是继去年4月电池与动力总成负责人Drew Baglino离职后,特斯拉电池团队又一次高层变动。知情人士透露,Mehta已于4月29日向团队成员广泛通报了这一决定,但目前尚不清楚他的离职具体时间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

4月28日,恩智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urt Sievers将于今年年底从公司离职,于2014年加入该公司的现任高管Rafael Sotomayor立即接管总裁一职,并将于10月28日成为下一届首席执行官。恩智浦指出,Sievers自2020年起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离职是“纯粹出于个人考虑,并非与董事会存在任何分歧所致”。

大众汽车(安徽)数字化销售服务有限公司CEO杨放已经加盟零跑汽车,出任副总裁兼CEO助理,直接向朱江明汇报。在上海车展媒体日,大众安徽进行的媒体专访时,已经由新任CEO汤廷万出席。

曝长城汽车千万年薪挖人。近日,长城汽车首席技术官吴会肖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为了吸引顶尖AI人才,长城汽车在薪酬待遇上非常慷慨,年薪现金部分最高可达400万至500万元。如果加上股票折现,总价值甚至能达到千万级别。

图灵奖得主门生、前谷歌DeepMind科学家Alex Lamb,自曝将加入清华大学。Alex Lamb 2010年至2013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学士学位。2015年至2020年,他在蒙特利尔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期间正是师从图灵奖得主Yoshua Bengio。在此期间,他还于2013年至2015年在亚马逊担任机器学习研究科学家,参与了核心机器学习科学团队,完成了需求预测等项目。2019年,他在东京的Google Brain实习。而2021年6月至今,他在微软担任高级研究员的工作。他将在秋季学期开始时加入清华,负责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和跨学科信息科学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目前,Lamb已经开始接受清华大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申请了。他会优先录取在机器学习和强化学习领域有经验的学生。如果是在NeurIPS、ICML或ICLR这三大顶会上发表过论文的申请者,更会被优先考虑。成立于去年4月的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由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担任院长。特朗普政府削减科研经费、拒掉人才绿卡等操作,正在加速美国科技公司和大学的动荡。

5月8日,OpenAI重磅宣言:39岁的Fidji Simo正式出任OpenAI应用CEO,向奥特曼直接汇报。作为Instacart掌门人,前Facebook十年高管,Fidji Simo以卓越领导力和产品创新闻名硅谷。未来,奥特曼本人将专注研究、算力与安全。1985年10月,Fidji出生于法国南部沿海小镇Sète,成为家中第一个拿到高中文凭的人。从小,她便在学术领域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并且获得了巴黎高等商学院的管理学硕士学位。她还在UCLA安德森商学院完成了最后一年的学习。Fidji的职业生涯始于2007年,当时她在eBay战略团队任职四年,专注于本地商务和分类广告业务。直到2011年,她正式加入Facebook,开启了职业生涯的黄金十年。在此期间,她从广告业务初级管理者,迅速成长为公司最重要的高管之一,担任过视频、游戏、广告的副总裁,最终在2019年成为Facebook应用负责人。2021年8月,Fidji Simo被任命为Instacart首席执行官,成为这家估值超300亿美金杂货配送巨头的首位外部领导者。

低速无人驾驶公司白犀牛近日完成了2亿元B轮融资,由顺丰领投,鑫源汽车与老股东线性资本跟投。白犀牛成立于2019年4月,由前百度自动驾驶团队成员朱磊和夏添共同创立,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全栈式无人配送解决方案,主要的落地场景已经集中收敛到了物流行业,特别是快递网点到驿站这一段路程。今年3月,白犀牛官宣原东风商用车公司总经理黄刚加盟白犀牛,出任总裁一职,全面负责白犀牛无人配送车的大规模量产工作,包括产品规划、新车开发、生产交付、供应链管理和产业合作等。

大型通用无人货运无人机研发制造商微至航空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由梁溪科创产业基金和招商局创投共同领投,老股东金沙江联合资本继续跟投,所筹资金将用于研发总部和总装生产基地的能力加强、试验样机的各项测试,以及团队人员补充,浪潮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微至航空成立于2020年10月,专注于研发和制造兼具“可靠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大型通用无人运输机。创始人兼总经理徐淳曾任某无人机独角兽企业运营副总,有10余年上市公司运管经验,是一个连续创业者,其团队核心骨干成员均拥有10年至20年航空、无人机、汽车、卫星通讯等行业的研发与工程化经验。徐淳介绍,面向支线航空货运市场,公司已推出第一代产品Macro云熊,定位为“低空经济领域的五菱宏光”,Macro云熊成本仅为竞品的1/5,费效比为3.3元/吨公里。

工业声学AI监测技术研发商“谛声科技”宣布完成过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北京市先进制造业基金领投,赛富资本,交银资本,国新国政,金盘资本等机构跟投。本轮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海外市场拓展及产业链资源整合。至此,“谛声科技”累计融资数亿元,历史投资方包括中国移动旗下北京中移数字新经济产业基金、联想创投、祥峰中国等。“谛声科技”成立于2017年,核心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成员,专注于通过非接触式声学监测技术为工业设备提供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服务。公司自研麦克风阵列硬件、AI声纹识别算法及建立自有工业设备声学数据库,业务覆盖电力、轨道交通、能源等领域,客户包括国家电网、中车、港铁等头部企业。

图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