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对等关税”发起全球贸易战,盟友也未能幸免。特朗普政府原本希望快速与亲密盟友日本达成协议,从而为之后与其他国家的谈判树立样本。然而,日本的强硬让美国愿望落空。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日前发表了一篇题为《特朗普错误地以为日本是一个容易拿捏的对象》的文章,称美国误判了日本。
凤凰网“天下事”编译如下:
特朗普政府有充分理由将日本置于其全球贸易谈判的优先名单之首,希望与一个被认为在美国掌控下的国家达成协议,能为后续更艰难的谈判设定强硬的基调。然而,日本政府中的官僚们凭借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激烈贸易战积累的经验和制度知识,不太可能是容易被搞定的人。
美国总统特朗普最初对日本设定的24%惩罚性关税在东京引发了警报,特别是汽车行业还面临额外的25%关税。特朗普政府尚未明确这两种关税如何运作,以及是否会简单叠加。日本首相石破茂在4月的一次议会听证会上表示,关税威胁“可以称为国家危机,政府正在尽全力与各方合作”以减轻影响。这正是特朗普想要的效果,他当时曾夸口说,超过50个国家都想与他达成协议。
日本官员对24%关税数字的来源感到震惊,这似乎是来自ChatGPT生成的公式,并非如宣称的那样基于对方国家的关税税率,而是基于贸易平衡。一位前高级贸易官员无奈地说:“他们为什么不看看世界贸易组织的网站?他们可以看到日本的平均关税率在2%到4%左右。”这并不是唯一的沟通误区。
双方已在华盛顿举行了两轮谈判,据日本官员称,25%的汽车关税是主要争论点。
美国官员可以指出东京可能在贸易战中寻求和平的几个理由。日本长期以来对美国享有健康的贸易顺差,2024年总计685亿美元。日本出口商还受益于自2020年以来日元25%的急剧贬值。这意味着,尽管他们大声抗议,但仍有足够的空间吸收部分或全部关税成本。至少在这一点上,特朗普声称关税可以作为对外国供应商征税而非美国消费者的方式是有道理的。
最重要的是,日本需要美国提供战略核防御。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华盛顿曾悄悄威胁要求日本每年支付80亿美元,以支付美国在日本大规模军事存在的费用。这将是目前约20亿美元的5倍,目前的费用主要用于基地的文职工作者和其他辅助成本,这些基地驻扎了55,000名美军人员。
日本面临的另一个风险在于汽车行业。日本汽车制造商喜欢说他们是优秀的美国企业公民。他们指出在美国制造业投资超过660亿美元,并且美国生产的汽车中有三分之一是日本品牌。但进口零部件和车辆仍然占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北美销售的很大份额。汽车行业约占日本对美国出口的30%,包括每年150万辆汽车。
日本表示25%的关税是不可接受的,但这个问题对华盛顿(即特朗普)来说也很重要。自1970年代以来,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巨大成功使其成为一个很容易被看见的目标。此外,特朗普团队还可以提及1964年著名的“鸡肉关税”,当时华盛顿对进口小型卡车征收25%的关税。这被认为成就了底特律为数不多的成功领域之一,成功地将全球普遍存在的丰田皮卡基本挡在美国市场之外。
日本确实握有一张王牌。它持有1.126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是世界上最大的美国债务外国持有者。美国国债市场的健康已被证明是特朗普政府的风险。尽管4月2日关税宣布后股市大幅下跌,分析师更担心国债也在被抛售,这与危机时期通常发生的情况相反。债券市场的任何急剧下跌都可能引发连锁效应,导致主要持有者感到需要加入抛售行列,可能导致市场崩盘。
日本官员最初表示不会考虑这样的举动。执政党自民党政策负责人小野寺五典在4月中旬表示:“作为盟友,我们不会故意对美国政府债券采取行动,造成市场混乱显然不是一个好主意。”
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对此表示赞同,但随后似乎改变了主意,表示可能会考虑这种做法,但几天后又回到了最初的观点。如果目的是让对方感到困惑,日本政府显然已经成功了。
在之前的贸易争端中,日本也使用过类似的语言。1997年6月,当日本因在汽车、电视和录像机制造及销售方面过于成功而面临巨大压力时,时任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讲话中突然表示,他希望华盛顿采取正确的政策,“这样我们就不必屈服于卖掉美国国债的诱惑。”日本官员很快“澄清”了这一评论,但这个观点已经表达得足够清楚。
美日谈判实际上可能创造出商业书籍作者梦寐以求的“双赢”局面。两国政府都认为日元25%的贬值幅度过大。日元疲软有助于日本跨国公司,特别是其海外业务的盈利能力。但对消费者而言,这导致了物价飞涨,在经历了30年的稳定或略微下降的物价后,他们对通货膨胀深感不满。4月份核心指数上升至3.4%,远高于日本央行2%的目标,国内经济面临的进口原材料和食品成本上升的风险,将进一步螺旋上升。
一个唾手可得的胜利将是增加大米进口,大米是日本的传统主食,占据神圣地位。过去一年,由于近期收成不佳和战后一代农民大规模退休,日本大米零售价格飙升了90%。
日本对国内大米生产极为保护,进口大米理论上需缴纳200%至788%的最高关税,这一数字被特朗普团队抓住。实际情况更为复杂,有一定免税配额。降低总体关税可能被视为特朗普政府的一大胜利,也有助于解决日本大米价格暴涨的问题。唯一可能的问题是,最适合进口的大米是来自蓝州加利福尼亚的粳米,但不可能事事如意。
贸易争端中的一个容易转移注意力的话题是美国汽车在日本的销量问题。特朗普并非第一位提出这个问题的美国总统。2014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日本时,曾向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抱怨说,他在街上根本看不到任何美国汽车。“你必须对此采取措施。”安倍的回忆录中引用了他的话说。
安倍试图反驳,指出日本对车辆没有进口关税,但这无济于事。关于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测试方面的合理抱怨是有道理的。特朗普长期以来声称日本要求汽车经受住保龄球坠落测试,人们对他从哪里获悉这个想法感到极大困惑。
美国车在日本街头稀少有许多原因。虽然日本是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年销量440万辆,但其中35%是低功率的小型车和非常小型的卡车,这些车非常适合东京等大城市的狭窄街道。也有一些购买宝马、奔驰和保时捷的买家,但外国制造商总体仅占市场的5%。很难看出底特律能带来什么来取代这些市场份额。此外,市场存在感不仅仅体现为初次销售。日本消费者要求的高水平售后服务,也带来巨大挑战。这促使福特在2016年完全退出日本市场。
最终,几乎肯定会宣布达成协议,因为对双方来说,失败的代价太高。协议很可能会遵循与日本官僚谈判的经典公式:头条新闻看似美国获胜,宣布已经计划的大规模投资,以及最终文本中鲜为人知的细节,确保协议对日本经济或其出口商影响甚微。
事实上,一些日本经济学家已经表示,争端的实际影响比表面看起来要小。千叶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生院教授伊藤惠子在最近的新闻研讨会上表示:“对日本的负面影响将是有限的,因此日本不应过于受美国政策变化的影响。”她表示,在大多数情况下,国内替代需要多年才能实现。伊藤说,更大的问题是全球衰退的风险。“我们更担心的是全球贸易萎缩,这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