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建议调整毕业论文查重设置:不少文科学生苦不堪言

清华教授建议调整毕业论文查重设置:不少文科学生苦不堪言

5月15日,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发文称:学位论文查重制度采取一刀切的处理,导致文科中的不少学科成为重灾区,让相关专业的学生苦不堪言,花很多无谓的精力与时间去处理论文中正常表述的内容,对论文质量的提升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而且,在学校查重之前,需要自己出钱多次购买账号进行查重,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查重变得越来越严苛,是不是也和背后的商业利益有一定关联?

就法学学科来说,无论是法条与司法解释的规定,还是案件事实与裁判理由,都必定导致重合,因为不是文学作品,并无创造性发挥的余地。难道让学生随便改法条的表述与判决文书认定的事实?在法学的论文中,不敢引法条的内容,不敢用判决认定的事实与裁判理由,还有比这更荒谬的吗?

另外,查重中将脚注中引用的文献信息与参考文献部分也标识为重合部分,计入重合率的范围,真地是让人情何以堪。但凡对文科的学术特点稍微有点了解,都不可能这样来计算重合率。

建议学校的论文查重系统要合理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针对性地在技术层面对如何查重的设置做出调整。与此同时,根据文科中各学科的特点,适当提高重合率的比例,并且这个比例应该是参考性的,而不是硬性的标准。以法学的学位论文来说,20%是相对合理的比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