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琢韵华光”团队开启第二阶段研学,在吴刚工作室系统学习非遗錾刻理论。吴刚老师以“金属上的绘画”比喻錾刻,详解浮雕、镂雕等核心技法,并强调设计需结合用户气质与时代审美,“作品若没有思想,便只是冰冷的金属”。
图为团队成员聆听吴刚老师讲解剪影
理论学习当日,团队还奔赴“2025江西非遗大集”。在东湖意库主会场,六大展区汇聚四省近200项非遗项目。团队成员穿梭于徽州竹雕的刀痕疏密之间,品读客家擂茶的千年养生智慧,更与苏绣传承人探讨“以针为笔”的构图哲学。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非遗大集活动剪影
在“手作拾遗”互动区,队员们亲手体验陶器拉坯、夏布织造,将錾刻课堂上的“力与美”理论与其他非遗技艺融会贯通。“原来所有传统技艺的精髓,都在于‘人’与‘物’的共鸣。” 团队成员感慨道。
从课堂到市集,团队在非遗的浩瀚星河中采撷智慧,更坚定了“守正创新”的信念。
图为团队成员与吴刚老师合影留念
免责声明:本站刊登/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等于赞同其观点或论证其描述,不负责其真实性或有效性,相关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