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申请新增车辆,政府也以会议纪要形式原则同意,等我们花费400万购入车辆后,县交通局却不办手续,理由是‘县里不同意’。我们申请行政复议、向法院起诉,4次都打赢了,但是县交通局就是不办理。我不知道,到底是权大还是法大?”
2025年5月14日,广西百色海云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隆林分公司(下称“海云公司”)总经理岑海云向大象新闻·大象帮记者讲述了两年来围绕新增投资和当地政府的拉锯战。
正规新能源出租车撵走“三马仔”,市场出现运力不足
“我们公司是2020年进入隆林市场的。”岑海云说,彼时的隆林县城,当地人称“三马仔”的载客三轮车和“摩的”泛滥,政府有关部门多次打击,均收效甚微。“期间,政府也引进了3家正规出租车公司,但他们使用的都是燃油车,运营成本较高,很快就经营不下去了。”
“刚好国家出台了新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我们觉得这是个商机,就向隆林县政府提出申请。”2020年5月22日隆林分公司成立,岑海云说,为了打开市场,公司投入了50台新能源出租车,拿出60多万元开展11天公益免费乘车活动。同时,隆林县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载客三轮车、摩的治理力度。“这样双管齐下,很快我们的出租车赢得大家认可,原本满大街的‘三马仔’和‘摩的’就销声匿迹了。”
“但随着载客三轮车和‘摩的’的消失,运力不足的情况发生了,现有的50台出租车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市面上又开始出现黑车载客的现象。”岑海云说,2020年12月22日,海云公司向隆林各族自治县政府申请,新增50台新能源出租车,并承诺提供50个驾驶员就业岗位。
会议纪要同意“新增50台出租车”,办手续时突遭变故
海云公司的申请很快就有了回复,2021年5月7日上午,隆林县工业交通组2021年第2次会议“原则同意海云公司新增50台新能源出租车在隆林县投放经营”,并形成了会议纪要,下发有关部门。
“会议纪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在2021年8月份对我们先期投放的车辆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才同意新增车辆。”岑海云说,对此公司并不担心,“百色市年度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中,我们公司连年取得 AA 等级,其中2021年在全市同类行业中排名第一。”
事实上,在2021年8月的考核中,海云公司也确实顺利通过,此时,公司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先后购买的50台新能源出租车也陆续到货,但在办理手续时,意外却发生了。
2021年11月22日,隆林交通运输局向隆林县人民政府提交《关于审定海云出租汽车公司增加50辆巡游出租车运力投放事项的请示》(隆交报〔2021〕113号)(以下简称《请示》),《请示》明确:“通过我局班子会议审议,也认为新增50台新能源出租车运力可行,同意投放。现我局特将此意见呈报自治县人民政府,恳请及时给予审定。”
岑海云告诉记者,“2021年12月3日,县长黄健生作出‘上会’批示,从此会而不议,将公司的请求事项无限期搁置。”
交通局“不予批准”,从“同意”到“饱和”仅隔4个月
眼看着新购买的50台新能源出租车办不下来手续,岑海云心急如焚,她多次找到隆林县交通局询问进展,一直没有得到答复。
2022年3月29日,隆林县交通局作出《关于隆林海云出租汽车公司要求增加巡游出租车投放经营问题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以目前出租车已经饱和为由,不予批准增加出租车的要求。
“从之前的同意到后来的不予批准,时间才相隔了4个月,现在说市场运力饱和,4个月就会有这么大变化吗?隆林县交通局的这个答复我们无法接受。”岑海云表示。
海云公司提起行政复议,当年6月7日,隆林县政府撤销了《答复》意见,8月14日,隆林县交通局做出了《不于行政许可决定书》(简称《决定书》)。“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的‘予’字 都打错了,打成了‘于’,交通局的行政行为多么不严谨。”岑海云吐槽。
在这份《决定书》中,交通局的说辞变了。其中说到不予许可的原因是:“海云公司取得的行政许可资格尚未足一年,提出增容车辆投入运营的要求不具备法定条件。”
“说我们的要求不具备法定条件,那之前的会议纪要和向隆林县人民政府提交的《请示》又是怎么做出的?这样出尔反尔,政府的公信力何在?”岑海云质疑。
1次行政复议、3次行政诉讼全胜,企业:赢了官司输了市场
海云公司随即向隆林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23年2月15日,法院判决撤销隆林县交通局《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隆林县交通局上诉,被百色中院驳回。
2023年7月12日,隆林县交通局再次做出不予许可决定书,这一次拿出了已于2019年3月1日废止《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作为依据。海云公司再次起诉,同年11月21日,隆林县法院作出判决,隆林县交通局明显适用依据错误,据此作出的行政行为明显不当,依法应予撤销。
“我们1次行政复议,3次提起行政诉讼,4次都打赢了,但是,隆林县交通局就是不给我们的出租车办理手续。我们赢了官司,却输了市场。”岑海云十分无奈。
不仅如此,就在最后一次败诉后,2024年1月12日,隆林县交通局下达了隆交决〔2024〕1号不予许可决定书,这一次的理由是“公司不予提交新增巡游出租车运力投放的行政可审批材料”。
这一次,海云公司没有选择诉讼,“法院判决明显是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只有去上级部门信访,我们一连给百色市市长写了20多封信,反映企业遇到的问题。”岑海云无奈地说。
2024年5月11日,百色市交通局在百色市人民政府网回复,“隆林县交通运输局存在对巡游出租汽车政策解读不到位、混淆车辆经营权配置与出租汽车经营许可概念、对公司的申请回复不及时、办文不规范的情况。该局按照巡游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要求公司提供的材料不准确。”
打太极!交通局称“县里不通过”县里称“这是交通局的事”
“我也很奇怪,隆林县交通局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不给我们办手续,后来我打电话给交通局局长杨明杰和办公室主任黄勇,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岑海云说,随后,她向大象新闻记者提供了当时的电话录音。
在录音中,黄勇说:“本身我们局里站在你们这边的,我们请示也打了,就是县里他们不通过。”杨明杰说:“我一个县委政府行政机构而已,领导都不同意了,我不敢给。”
从去年5月至今,岑海云多次到相关部门询问进展。5月15日上午,记者随同岑海云再次到隆林县交通局询问手续办理情况。“这已经是我不知道第几次来交通局了。”一进门,岑海云就被工作人员拦下,告知局长不在,“办事去了”,岑海云对此似乎已经习以为常,“我每次来都是这样,10次能有9次都见不到人。”
岑海云和以往一样向工作人员打听手续的办理进展,对方回复,这件事要找县政府解决。离开县交通局,岑海云又到隆林县政府询问。在县政府办公室说明来意后,办公室主任任韦玮表示:“这是交通局的事,找政府干什么?”
像之前一样,岑海云被交通局推到了县政府,又被县政府推回了交通局,“他们就是这样,都是打太极的好手,就是不解决问题。”
目前,由于新增的50台新能源出租车手续迟迟无法办理,再加上要费心劳力地打官司,海云公司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原本红火的隆林分公司经营开始出现状况。对此,岑海云叹道,“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原本想着为隆林的经济发展出力,结果却遭到这样的待遇,对隆林的营商环境,我觉得有点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