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突破后,一众依赖中国进口的美企长舒一口气。然而,由于中方对稀土的出口管制并未明确解除,美国采购商越来越焦虑。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5月16日报道注意到,稀土管制是中国手中的一张谈判“王牌”,美国在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从中国采购稀土磁铁的美企担心,在中方严控出口审批之际,企业生产线的材料库存面临告罄风险,这将导致供应链中断,进而引发灾难性的财务影响。
报道称,尽管本周贸易局势有所缓和,但作为消费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国防系统关键部件的全球最大生产国,中国仍在持续打击稀土走私并加强供应链监管。
一家自称生产“非敏感商业用途”音响设备的美国公司对《南华早报》表达了担忧。这家公司从中国为其在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工厂采购含有微量受控元素的磁铁。由于当前出口审批至少需要45个工作日,且中方要求提供“产品不含管控元素”的担保书,其海外组装线正面临库存枯竭。
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称,“出口审批的延迟将扰乱我们的生产,并对下游汽车制造商的生产计划产生不利影响,包括可能导致生产停滞”,“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将引发灾难性财务影响,包括收入暴跌和供应链连锁中断”。
稀土矿产 视觉中国
自从中方实施稀土限制以来,这家未具名的美国设备制造商自称已派代表赴华跟进许可审批过程。该公司甚至还请求美国官员提供支持,以便与中方接触,解决产品运输延误的问题。
路透社本周早些时候披露,自上月限制措施生效以来,中国已向至少四家稀土磁铁生产商发放了出口许可证,其中包括大众汽车的供应商。
总部位于北京的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在14日的简报中分析说,市场“误读”了近期许可证的意义,这些批准在中美达成协议前就已通过,因此不反映下调关税引发的政策转变,而且许可仅覆盖企业在欧洲和越南的客户。
这家美国制造商还称,其北京某供应商4月初提交的申请已获单批运输许可。“获批许可是对欧洲出口。至少我们知道(中方)正在受理申请并走流程。”
但熟悉该公司的消息人士称,审批的复杂性和限制性意味着即便获批,过程也可能相当漫长。“挑战在于每张许可证仅针对单批运输,”一位匿名人士表示,“仅过去两周我们就有数十批次。”
这家公司在内部文件中披露,为了保证库存,公司不惜采取了孤注一掷的措施。“我们的一个供应商曾尝试空运,在未获得所需许可证的情况下出口,成功通关”“但后续海运被海关截留送检。因磁铁确实含有‘受控关键矿物’,供应商已停止尝试,检测结果尚待公布。”
5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本周告诉美国媒体,中国同意解除4月2日后发布的出口反制措施,包括对稀土矿物和磁铁的出口管制。中方已宣布修改几项非关税反制措施,但没有修改稀土方面的限制。请问中方是否计划解除或调整稀土出口管制?
对此,林剑表示,“你问到的具体问题,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询问。”
美国《财富》杂志5月12日报道也曾提到,“美国和中国互相暂停关税后,稀土出口现在成为焦点”。
“在这一领域占据的主导地位,或许是中国对美国施加影响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非常驻高级研究员德克斯特·罗伯茨(Dexter Roberts)认为中国不太可能放宽出口管制,“现在他们用稀土(出口管制)惩罚美国,他们不会从自己的经济武器库中丢掉这一部分。”
中国近期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的专项行动似乎也暗示了未来出口管制不会轻易放松。中国商务部发言人12日就相关行动答记者问时表示,自中国对部分战略矿产实施出口管制以来,一些境外实体与境内不法人员相互勾结,企图通过走私等方式规避出口管制措施。为遏制走私等势头,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5月9日聚焦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现场会并作出专项部署,近期还将组织一系列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