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螺母订单牵出“买卖枪支案” ,两份不同的鉴定报告引争议

记者/石爱华 实习记者/陈书灵 苏罗杰

编辑/宋建华

涉案螺母与32号枪管螺母对比图

涉案螺母与32号枪管螺母对比图

2025年5月15日,一起“涉嫌非法买卖枪支”案在珠海市金湾区法院开庭审理。马建想不到,一个看起来平常的五金订单,会把儿子马晓强送上被告席。

2022年6月24日,广东警方来到马建的金属制品厂将其当场控制,并在仓库内查获一批疑似枪支配件的“铁头子螺母”。同时,在山东出差的马晓强也被珠海市高栏港分局以“涉嫌非法买卖枪支罪”刑事拘留。次日,二人被带往珠海接受调查。

一个月后,马建被取保候审,马晓强被珠海市金湾区检察院批捕。经过公安机关两次补充侦查,马晓强于2023年6月30日被起诉至珠海市金湾区法院,马建则被作出不起诉处理。

起诉书显示,在马建工厂查获的1977个螺母被认定为属于国外AR15系列制式枪管螺母金属零件,其中至少有1746个被认定为枪支散件。马建称,涉案的螺母订单一部分来自早有合作的客户,其余来自线上订单,每个售价10元。在他看来,这款螺母使用的是通用螺纹规格,“用的地方多了,甚至安在水龙头、热水器水管上都可以。”

法庭上,针对“铁头子螺母”是否为枪支散件,控辩双方拿出了两份结论不同的鉴定报告,两份鉴定报告的鉴定人也作为证人出庭,当面向法官阐述了鉴定过程。

此次庭审持续两天,至5月16日晚7点结束,法庭未当场宣判。

涉案螺母与32号枪管螺母

5月15日上午,马建来到珠海市金湾区法院,以证人身份出席此次庭审。

马建今年62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人,做五金生意已有20多年。2016年,当地媒体报道称“南通正在崛起全球最大枪用瞄准镜产业集群”,枪用瞄准镜的全球产量有80%以上来自中国,而中国“枪瞄”产量的60%以上又来自南通,发展至今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集群,从业人数逾万人。马建便是从业者之一。

马建的儿子马晓强1988年出生,大学毕业后,他在镇上帮家里的金属制品厂打理生意。马建称,多年以来他和儿子一直配合当地公安局管理工作,接受监管,每年都参加派出所召开的安全生产专门会议,“具体学习内容就是什么配件能做,什么配件我们没资格做。”

工商信息显示,马建在南通经营的科阳金属制品厂注册于2008年,经营范围包括五金螺丝、光学仪器、金属制品加工、生产、销售。多年来,南通市公安局一直参照2014年发布的《公安部关于枪支主要零部件管理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对辖区内光学仪器、五金零件生产企业进行管理,《批复》罗列了35种枪支主要零部件,要求无枪支制造资质的单位严禁承接枪支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加工业务。

起诉书指控,马晓强在明知自家工厂没有生产、销售枪支散件资质的情况下,为非法牟利,以“上海巴澜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名义在阿里巴巴注册网店。通过微信、网店接受他人订单,定制用于国外AR15系列制式枪支的配件“枪管螺母”。马晓强接到订单后调试机床设备,安排科阳金属制品厂员工生产,并进行出售。

根据马建提供的文件,就在他和儿子被抓前一天的2022年6月23日,当地派出所还召集辖区光学仪器生产企业、五金加工小作坊经营者召开了专门会议,下发了省厅关于AR15类步枪的零部件图谱及说明,警示大家不要生产图谱中的零件。没想到隔天,马建、马晓强被广东警方带走。

广东公安机关认为,在马建工厂内发现的“铁头子螺母”属于图谱中的第32号零部件——“枪管螺母”。面对指控,马建翻出图谱,反复将自家生产的涉案螺母与图谱中列出的70多种零部件进行比对。马建称,“铁头子螺母”与32号枪管螺母两者在大小、形状上均有很大差别,在他看来“可以说没有关系”。

针对这笔订单的来源,马建回忆,2022年金属制品厂行情不佳,江苏本地几个做玩具的商家向马晓强订货,做出来几批样品都没能让买家满意,“最开始是嫌我们做得短了,后来又嫌紧,警察来的时候我们才做了一批样品,尺寸刚固定下来,不到2000个。”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止一次向对方询问螺母用途,对方发来了螺母安装在玩具枪上的图片和视频。

马建认为,他们生产的螺母并不是32号“枪管螺母”,即使被公安机关认定属于枪管螺母,该配件也未必属于枪支重要零部件。他向记者出示了当地派出所下发的《枪支主要零件及性能特征明细表》及《AR-15分解图及说明》,文件中均未把“枪管螺母”明确认定为枪支散件,其中《AR-15分解图及说明》指出,“枪管螺母”实物能否确定为枪支散件需经过具体分析。

马建多年参加辖区警方组织的学习并签署告知承诺书

马建多年参加辖区警方组织的学习并签署告知承诺书

与客户涉案的枪支散件无关

案件侦查过程中,马建、马晓强父子被分案处理。2022年10月28日,珠海市公安局高栏港分局以被告人马晓强涉嫌非法制造、买卖枪支罪,向珠海市金湾区检察院移送起诉。2023年3月马晓强被取保候审。

2023年10月18日,经公安机关补充调查,认定马建主观上明知生产的枪管螺母系用于枪支的证据不足,决定对马建不起诉。

之后两年半时间,马建全心投入儿子案件的应诉,前后为儿子更换了11个律师。为了打官司,厂子陷入停摆,引发客户要求赔偿损失,“我们只是一个小工厂,这一折腾,赔了五六百万,后来厂里的设备基本都卖掉了。”

2025年2月20日,该案一审首次开庭,但不到半个小时即宣布休庭。马晓强告诉记者,代理律师在接受其委托后,查阅了警方的审讯录像,当庭主张检方认定的部分关键口供无效,并提请法庭调取本案同案及分案的所有审讯录音录像,法官随后宣布休庭。

据悉,这起案件牵连上下游多起分案。2022年,一名曾与科阳金属制品厂有生意往来的客户被珠海公安机关查获,涉嫌非法出口一批枪支散件。公安机关调取其聊天记录后发现,此人曾向科阳金属制品厂订购一批五金零件。尽管后续查明,这批零件与客户涉案的枪支散件无关,但珠海警方还是对科阳金属制品厂进行了搜查,并在厂内查获了本案关键物证“铁头子螺母”。两年半之中,该案上游多起案件陆续宣判,而马晓强的案子一直没有判决。

根据公开报道,2022年6月24日,广东省公安机关打击枪支散件犯罪,在全国8个省份统一行动,刑拘百余人。

马建称,自己的工厂被查,是因为客户叶某涛的公司涉嫌对外销售枪支散件,因曾向叶某涛提供过螺丝、背带扣环、瞄准镜支架,自己的公司也被牵连。

公开报道显示,公安机关当时在叶某涛公司查获疑似枪支配件3828件,经珠海鉴定中心鉴定,其中3156件为枪支散件。

针对叶某涛一案,珠海鉴定中心鉴定意见书显示,涉案产品中的弹夹卡笋组件、拉机柄、导气管、发射转换器等12种样品为AR15步枪的主要零部件。检验过程中,它们可与AR15相关的部件实现互换,并能够安装于AR15上,因此认定这些样品为枪支散件,共3156个。另有多个检材因无法安装于AR15步枪之上,无法完成互换,因此未被认定为枪支散件。还有一些检材不属于枪支的主要零部件,或属于通用易购件,均未被认定为枪支散件。马建说,自己卖给叶某涛的产品并没有被认定为AR15的枪支散件。

该案在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法院的开庭审理持续了两天

该案在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法院的开庭审理持续了两天

两份结果不同的鉴定报告

5月15日开始的庭审中,公诉方当庭出示了马晓强与客户的聊天记录、银行交易记录。公诉方提到,马晓强合作的客户中,有人涉及非法制造、买卖枪支,由于马晓强与这些客户存在交集、交易,属于明知对方涉枪,但仍继续合作。马晓强则称,他与客户确实存在交易,但对客户涉枪情况并不了解,提供的商品都是普通配件,没有违规。

此次庭审中,案件涉及的1746个“铁头子螺母”是否为枪支散件,是控辩双方的争论焦点。

马晓强介绍,律师在辩护中提到,涉案“铁头子螺母”无论从其生产性质上,还是司法鉴定上,都不应当被认定为“枪支散件”,即无法认定被告人马晓强非法制造、买卖枪支,也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公安部《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鉴定工作规定》,枪支散件是指专门用于组成枪支的主要零部件。上述《规定》的技术说明中进一步将枪支的主要零部件界定为对枪支性能具有较大影响的零部件,包括枪管、套筒、枪身以及闭锁、供弹、退壳、击发、发射等主要机构中起主要功能的零部件。

“判断此次涉案螺母是否为枪支主要零部件,要从专用性和主要功能性两个特征来看。”马晓强说,从专用性角度看,多款枪械(含制式枪、仿真游戏枪)在枪身与散热套管连接部位都使用涉案的“铁头子螺母”,根据第三方鉴定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司法鉴定书,认定涉案螺母不是中国制式枪支的零部件,是国外某些枪支的枪身与散热套筒之间起链接和固定作用的辅助配件,不是枪支的主要零部件。

从功能性角度出发,马晓强和律师在法庭上出示了涉案“铁头子螺母”的应用场景。马建认为,涉案的“铁头子螺母”使用的是通用螺纹规格,可以安装在任何同样规格的螺丝上,应该属于普通行业通用螺母,他们在庭审上也演示了该款螺母在普通水管上的应用,“这款螺母同样适配很多水龙头、热水器水管。”

在此案中,公诉方与被告方对涉案螺母的鉴定,均参考了“公通字[2019]30号《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鉴定工作规定》”、“GA/T718-2007《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GA/T1506-2018《法庭科学枪弹痕迹检验术语》”“公治[2014]110号《关于核准枪支主要零部件管理问题的批复》”等官方标准,但鉴定结果却相反。公诉方认为,涉案零件属于枪支散件。

公诉方在庭审中提供了珠海市公安局高栏港分局出示的鉴定内容,其鉴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珠海公安司法鉴定中心进行司法鉴定,另一部分是将部分涉案螺母送至国内某生产仿 AR15类步枪的军工厂做实弹测试。

参与庭审的人员提到,被告和其律师在法庭上对公诉方的鉴定程序与形式提出质疑。马晓强称,从测试视频可以看出,涉案螺母中一款银色螺母,难以安装在AR15上,甚至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螺丝刀去撬,仍未能顺利安装。另一款黑色螺母,其鉴定图片上可以清晰看到它上下两边的接口无法与机匣、枪管完美契合,存在较大缝隙,无法安装到位。基于此,马晓强和律师认为公诉方的鉴定结果不应被认可。

庭审中,公诉方也对马晓强一方的鉴定结果提出质疑。一方面是流程问题,公诉方认为对于正侦办的案件,只能由警方去完成第三方司法鉴定,对马晓强一方出具的鉴定不予认可。另一方面,公诉方认为被告一方的鉴定结果采用了材料分析法,在没有实物的前提下,鉴定结果并不可靠。

此次庭审中,双方鉴定机构的鉴定人都来到现场,阐述了自己鉴定的依据和方法。法官在庭审最后提到,双方出具的鉴定报告结论完全不同,争议较大。记者了解到,法院最终采信哪份报告,庭上暂无结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