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宝马车主被指虐猫遭网暴,“网络判官”可休矣

昨日,网传海口一宝马车主拖行虐猫,引发广泛关注。上游新闻记者率先向当地警方证实,虐猫传闻不实,该事件系意外。随后,当地警方也发布了案情通报,图文并茂地确认这是一起意外,未发现车主存在故意伤害猫的行为。但据媒体报道,事发后车主遭遇严重网暴,网传其所工作的餐厅也暂时关闭了评论,哪怕媒体和警方均已辟谣,有人依然在网络上对当事人“穷追猛打”。(上游新闻《海口一宝马车当街拖行虐猫?警方:没发现虐猫行为,系意外挂到车上》)

回顾事件来龙去脉,也许不复杂,但其所引发的网络暴力、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却值得反思。宝马车后的绳子拖拽小猫的画面,的确很容易让人先入为主地产生预判,然而眼见未必为实,清晰的证据链才能还原真相。据警方通报公布的视频,猫跑到车下没有人为干预,其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才从车底摔落并被拖拽,过程一清二楚,结果纯属意外。

事件刚发酵时,有网友乱带节奏,带偏舆情,误导大众,充当起“网络判官”的角色。当媒体介入,警方通报,还原了真相后,依然有网友在网络上进行攻击,甚至根据当事人车牌号,不断深挖其个人信息、开盒挂人。

事前,“有理没理先下手为强”;事后,“选择性失明”,甚至“借此泄私愤”。“网络判官”张口就来,非但没有主持正义,反而把水越搅越浑,干扰了广大网友对事实的准确判断,不断消磨人们的耐心和信任感,也对当事人造成了严重伤害。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不能仅凭一段话、一张图、一段视频,就随意捏造事实、引导“开盒”,网暴他人。网络发表言论可以,但要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界限,如果以讹传讹,侵犯他人隐私,甚至网暴他人,必然会受到法律严惩。

不是谁的嗓门大谁就有理。作为网友,面对错综复杂的舆论环境,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界限,不轻下结论,不凭空审判。缓一缓点击发送的手指,警惕被外界片面的言论和自己主观的臆想所蒙蔽。因为,你看到的不一定是全貌,很可能是“盲人摸象”。理智的做法,应该是“让子弹多飞一会儿”。

作为平台,及时对谣言进行清理,提升技术措施、重视人工审查,加强对违法信息的技术监测、响应、处理。对类似网暴行为,司法机关也要持续打击,依托“净网”专项行动对“网络暴力”“开盒挂人”等行为重拳出击,以儆效尤。

公平正义不会缺席,相比扰乱视听的“网络判官”,我们更需要理智的网友、守土有责的平台,持续发力的司法机关。对出现的问题,该打击的打击,该规范的规范,该立法的立法,推动各项举措形成合力,才能让冲动的“网络判官”心有畏忌,让网络环境变得更加清净。

特约评论员 焦杨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