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维修过瓦片就脱落?文保工作也应是“千年工程”

据近日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5月19日,安徽凤阳鼓楼突发屋顶瓦片大面积脱落坍塌,持续数分钟,相关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当日晚,凤阳县文旅局通报称,凤阳县鼓楼楼宇(1995年重建)顶部一侧瓦片部分脱落,无人员伤亡,相关情况正在调查中。5月20日上午,该县文旅局再次通报鼓楼楼宇瓦片脱落详情,称鼓楼去年刚完成维修,当地已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核实。

公开报道显示,安徽凤阳鼓楼的楼宇部分并非文物,是复建而成,但楼宇下面砖石结构的城台部分,则属于省级重点保护文物。鼓楼楼宇部分在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刚进行过封闭维修,内容包括“更换损毁檐板、屋椽,更换脱落瓦片”,总花费达300多万元。

维修后一年,为何屋顶的瓦片就大面积脱落坍塌?从视频看,现场还有不少游客,脱落坍塌的瓦片可能威胁到游客的人身安全。据当地天气预报,当天并没有刮大风,可见瓦片脱落坍塌与当时的天气情况无关。

尽管瓦片脱落坍塌发生在凤阳鼓楼的复建部分,却并不意味着对文物本身没有伤害。文物保护固然需要修旧如旧,但近些年来“毁容式修复”“拆真建假”等问题屡遭诟病。眼下复建的楼宇屋顶瓦片大面积脱落坍塌,其实也不同程度对文物古建造成了破坏。耗资不菲的维修工程刚完成一年,瓦片便大面积脱落——这与工程质量是否有关?维修过程和验收等环节是否规范?修缮资金的使用是否科学合理?相关监管责任是否落实到位?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彻查,将这些问号逐一拉直。

文物保护经不住“破坏式修复”,更容不得“短命工程”的折腾。凤阳鼓楼脱落的瓦片“砸出”了当下文物保护的漏洞和困境,敲响了文物保护的警钟。对于暴露出的问题,要能一查到底,更要问责追责。文物古建等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历经千百年传承至今,殊为不易,可谓“千年工程”。相应地,文物的保护工作应该也必须成为“千年工程”,这是对祖先负责,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后人负责。文物保护工作只有进一步筑牢专业与责任的防线,那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地被守护与传承,在岁月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戴先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