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首届夏衍电影编剧周荣誉颁授仪式在杭州钱江新城璀璨启幕。这场汇聚全国电影编剧力量的盛会,以“剧力破茧 本为成蝶”为主题,不仅揭晓49部年度优秀电影剧本,更促成7部作品现场签约落地,标志着中国电影文学最高荣誉“夏衍杯”在夏衍故乡完成全新升级,为浙江影视产业注入强劲创作动能。
夏衍精神回归故里 电影文学奖项开启新征程
作为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开拓者夏衍的故乡,杭州严家路50号的夏衍旧居见证了这位文化巨匠的创作初心。从《狂流》《春蚕》到《上海屋檐下》,夏衍以饱含家国情怀的笔触开创中国电影新路线,而始于2006年的“夏衍杯”(前身为1996年夏衍电影文学奖),作为国内唯一电影剧本政府奖,始终践行“为时代立传”的创作理念。继2018、2019、2023年后,该奖项第四次回归杭州,首次举办“夏衍电影编剧周”,中宣部电影局、浙江省委宣传部、杭州市委宣传部三方签署五年合作协议,正式将杭州打造为中国电影文学创作高地。
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江平感慨:“在夏公家乡举办活动,对所有编剧而言是成长路上的完美逗号,将激励他们不断前行。”杭州夏衍小学童声合唱的原创歌曲《赤子之光》,以清澈童声呼应着夏衍“为时代立传”的创作观,也为整场仪式奠定了传承与创新的基调。
双赛道评选激发创作活力 49部作品勾勒时代图谱
本届“夏衍杯”首次设立“主单元+院校单元”双赛道,共征集1492部剧本,同比增长21.2%,现实题材占比显著提升。最终49部作品脱颖而出,涵盖“生长之力”“破界之光”“时代之碑”三大维度,既有《第二十条》《三大队》等聚焦社会肌理的现实力作,也不乏《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等兼具史诗格局与类型突破的佳作。
张艺谋作为《第二十条》编剧代表连线时强调:“两年零七个月的剧本打磨,只为呈现社会真实肌理。”该作品与《长安三万里》同获“夏衍年度荣誉原创电影剧本”,而张冀凭借《三大队》斩获“年度荣誉改编剧本”,他在现场分享创作感悟:“夏衍先生对小人物的刻画、对时代背景的融合,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写上海’的创作。”
值得关注的是,院校单元首次面向高校学生开放,清华大学教授尹鸿指出:“青年编剧培养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夏衍杯通过改稿会等活动,让创作土壤从成熟编剧延伸至校园,这是对夏衍‘贴近人民’创作精神的当代实践。”蔡骏的《西冷之夜》、陈佳琪的《浮油生物》等兼具地域特色与类型创新的剧本,分别在主单元与院校单元中崭露头角。
7部剧本现场签约落地 产业闭环助力佳作孵化
颁授仪式现场,浙江华策、横店影业等7家影视机构与《明枪暗战》《鸟神呢喃》等7部剧本签订意向协议,覆盖悬疑、现实、历史等多元题材。工厂大门影业签约的《浮油生物》聚焦马来西亚无国籍华人生存状态,制片人黄旭峰评价:“剧本工整度极高,稍加打磨即可进入制作阶段,年轻创作者带来的新鲜故事正填补市场类型空白。”
随着第二十届“夏衍杯”征集活动同步启动,这场在夏衍故乡举办的盛会已超越评选本身。正如主持人所言:“大幕落下时,正是新篇开启处。”从《狂流》劈开左翼电影先河,到今日49部剧本扎根时代土壤,夏衍精神正通过“主单元评选+院校人才孵化+产业签约落地”的全链条模式,持续滋养中国电影原创力量。5月22日,电影剧本推介会还将在杭州推动更多优秀作品转化,让“剧力破茧”的创作理想,终将在银幕绽放成光。(素材图片来源:瞄电影平台)
签发:李军
(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