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新书,首看深圳。5月24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信出版集团联袂推出的新书《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首发仪式在深圳全国新书首发中心举办。首发仪式上,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杨帆,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苏荣才,中信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炜,深圳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汉隆共同为新书揭幕,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焕新传统文化,探索文化大众化叙事范本
自成立以来,中信出版集团始终秉承“以知识应对时代变迁”的使命,致力于推动高质量内容的传播与交流。面对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中信出版集团精准把握读者心理,积极探索“学术通俗化、理论具象化”的创新表达方式,力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复杂问题,用贴近生活的案例解读专业内容,让厚重的文化变得生动、鲜活。
正如中信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炜在致辞中所言,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与实践,国博才将这项意义重大的出版项目交由中信出版来共同完成。中信出版集团也希望以此新书为起点,共同探索“文物大众化叙事”模式,为行业提供更多可复制的范本。
浓缩国博精华,千年文明飞入寻常百姓家
《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是从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出的众多文物中,遴选115件极具代表性的珍贵文物和350多件相关联文物,由拥有丰富讲解工作经验的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专业人员倾力编写,20余位知名学者严格论证审核,将文物考古与历史研究的前沿成果、主流观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读者,邀读者透过字里行间与文明对话,探寻流淌在血脉中的文明密码。
在图书创作方面,该书充分凝聚了国博与中信出版双方的专业力量,从内容编排到装帧设计,都力求精益求精。同时,内容上也考虑到青少年的阅读体验,特别适合家庭阅读,让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装帧设计上,该书则尝试以更具时代感的方式重构历史气质,通过现代设计手法与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古朴又时尚的美感。
此外,该书还融合了文物三维模型数据、“古代中国”历史长卷、“国宝话文明”视频等多元创新形式,致力于为读者呈现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让观众能够把国博最受瞩目的展览——“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带回家”。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杨帆介绍,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系统展示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灿烂文明的通史陈列。他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大众探索历史文化的钥匙,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赓续中华文脉贡献国博力量。
首发落地深圳,续写文化传承新篇章
深圳,是一座始终走在时代前沿的城市。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深圳始终将阅读视为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
此次新书首发落地深圳全国新书首发中心——这个面向湾区、辐射全国、针对图书全行业系统性新书推选发布平台,不仅为好书走近读者搭建了桥梁,也为优质内容的传播拓展了多元可能。我们希望,以深圳为起点,让珍贵的文物走出展厅,走进书页,也走进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的日常阅读和精神生活之中。
近年来,中信出版集团也积极参与到深圳的全民阅读实践中来,曾有多部作品入选“年度十大好书”“十大童书”。这些荣誉,是读者朋友们对优质内容的认可与鼓励,也激励着中信出版集团继续挖掘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让更多好的作品被读者看见。
未来,中信出版集团也将继续围绕中华文明探源、非遗传承、科技文博等主题,推出系列精品,通过图书、文创、研学、课程、赛事等形式,构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融媒体生态,让传统文化以更多样的方式,走进更多人的日常。
作为深圳创新打造的文化标杆品牌,全国新书首发中心已陆续首发王蒙、刘擎、周国平、梁永安、沈石溪、刘畊宏、仁科等名家新作,成为全国业界与大众读者关注的新书发布平台。接下来,全国新书首发中心还将陆续邀请重磅作者携最新力作做客线下活动与“首发Talk”,市民读者可持续关注“新书首发中心”微信公众号获取资讯、聆听分享。
文/凤凰网深圳 雷可可 实习生 陈雨涵
图/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