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冲击波”,波及到了谁?

雷军和小米用1小时28.9万台的订单,创造了中国汽车产业史的奇迹。如果按 25.35 万元起售价估算,其1小时的订单价值超过 700 亿元。什么概念?放在 A 股公司收入 Top 200,跟三一重工、北京银行的收入规模相仿。

而小米YU7这波现象级的“爆单”,更是给“友商们”带来了无差别的冲击波,引发了一场车圈大恐慌。

1、智界R7改价,暂避锋芒

面对小米YU7的爆单,智界先行降价一步。鸿蒙智行针对智界R7推出了限时优惠活动。

自6月27日起,车价现金直降2万元,另外还有针对零重力座椅提供的1万元优惠、1万元的选装基金、以及辅助驾驶的一系列优惠,

综合补贴最高至5.4万元,时间截止到7月31日,根据外界推测,智界此举大概率是受到小米YU7影响。

2、竞品订单被分流,友商纷纷“截胡”小米

在小米YU7爆单之后,与小米YU7处于同一细分领域的竞争对手,比如乐道L60、极氪7X、智己LS6、智界R7、阿维塔07、岚图知音等等,同样受到销量波及。

据极氪杭州奥体中心店的销售表示,6 月 28 日后的首个周末,展厅客流同比下降 52%,原本每天能成交 3-5 台的极氪 7X,两天仅卖出 1 台。"客户进门就问有没有 YU7 的试驾,得知没有后转头就走。"

说好的大家一起围攻光明顶(特斯拉),没想到“列强”竟然是小米YU7。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爆料,智己、蔚来、极氪、智界、阿维塔、鸿蒙智行等品牌均已启动“截胡”策略,如果购买旗下品牌车型,即可报销YU7锁单部分或者全部定金。

小米之所以被“友商”们截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其爆单,导致产能严重不足,让友商们“有机可乘”。

3、特斯拉总裁飞往上海,应对冲击策略

被雷军奉为标杆的特斯拉Model Y,同样也受到了不少的影响。据说,特斯拉中国区总裁朱晓彤已飞往上海,此行的重要议题就是研究 YU7 对 Model Y 的冲击应对策略。

有趣的是,就在今天(7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发布重要更新。其中,Model 3长续航全轮驱动版CLTC续航增至753公里,百公里加速提升至3.8秒,涨价1万元,售价改为28.55万元;

焕新Model 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CLTC续航增至750km,起售价保持31.35万元不变。由此可见,面对YU7爆单,特斯拉价格不降反升,难道,这波涨价“反向操作”就是特斯拉的应对之措吗?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雷军近期发布微博称,Model Y是汽车行业公认的“史诗级神作”,多次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但YU7要继续挑战Model Y。

目前,小米SU7的销量一度超越特斯拉Model 3,大家觉得这一次小米YU7会挑战成功吗?

4、小米SU7遇冷,狠起来自家人都不放过

小米YU7这波无差别冲击,甚至冲击到了自己。

据小米销售表示,现在很多人都在争抢小米YU7试驾,而小米SU7、SU7 Ultra等车型,在多家小米门店内基本是无人问津。

有记者表示,在上海世纪汇广场的小米门店内,SU7、SU7 Ultra分别陈列在YU7的后方和右边,但在店内时仅有两名消费者试乘SU7,SU7 Ultra还有几名围观的消费者。

5、供应链也倍感压力,雷军“痛并快乐”

小米YU7带来的冲击不只是给予可友商们,供应链端也倍感压力。据了解,由于 YU7 标配激光雷达和 800V 平台,其核心供应商如禾赛科技、宁德时代的产能已被小米独占 60% 以上。

一位智界R7 的供应商透露:"原本承诺 7 月交付的激光雷达,现在被告知要延期 3 个月,因为产能全给了小米。"

对于小米来说,这也意味着接下来,其将面临极大的产能供应的压力。小米汽车App更新YU7的交付时间显示,锁单后标准版预计最快55周至58周、Pro版预计最快49周至52周、Max版预计最快34周至37周。

有网友对此评论:“雷军现在的心情应该是 ' 痛并快乐着 '—— 订单越多,交付压力越大。”

电驹小编了解到,YU7主要由小米汽车北京二期工厂生产,筹备的武汉新工厂也有计划生产YU7。

总之,小米YU7这一波“无差别”冲击,真的“杀疯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