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最能给人情绪价值的男人,大学生一刷他视频就笑到停不下

“世界上照片最多暨最出片的顶流天团”,最近终于在全网见证下有了无争议的归属——

在高校毕业典礼上卖力拨穗、火力全开的各校校长们。

他们眼里有活、心里装着学生,获得“与迪士尼内胆适配度100%”的美誉,承包了近期网络上一半的热度、喜提热搜大点名。

校长们像演唱会延伸台上总被前排观众吸引注意的歌手,毕业生们像漫展上排队集邮的报名粉丝。

比肌肉、抛彩带、拉横幅、碰杯喝酒,校长业务纵贯36行,宠学生宠到没边。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 孙其信 @人民网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 孙其信 @人民网

毕业生们对校长发出成吨需求,不仅要让校长拨自己的穗,还要拨手里的Labubu、Chiikawa、Jellycat、大鼠、线条小狗、真·猫咪......

毕业典礼=被做局的校长甜蜜历劫=网络热梗具象化=全网跟着笑嘻嘻,最凝练优美且有说服力解释力的公式就此礼成出炉。

清华大学副校长拨穗,全球限量版最高学历Labubu出炉 @潮新闻

清华大学副校长拨穗,全球限量版最高学历Labubu出炉 @潮新闻

这被形容为一款很有互动张力的互联网梗大秀(毕业典礼版)——

流水的主角、铁打的配角,最终让在台上祭出了全部体力、活力、脑力、精力的学界大咖们彻底出了圈。

他们不仅给学生拨穗,还在给围观网友“赛博拨穗”,“就像是短暂地被拂去了眼前的烦恼,有种清爽明朗感”。

中国农业大学孙其信校长被大家称为农场主,网友齐呼“全网欢聚在这里,道一声农场主辛苦了!”@星球巡游兔

中国农业大学孙其信校长被大家称为农场主,网友齐呼“全网欢聚在这里,道一声农场主辛苦了!”@星球巡游兔

其中最权威最全网刷屏的一位,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孙其信校长。

年逾六旬正是勇闯学生镜头和“爱豆营业界”的好时节,用钢铁一般的身躯和意志告诉年轻人,谁才是这最缺活人味互联网的主人。

本硕博嫡不嫡的不重要,一视同仁亲自拨穗,第一天十一小时,第二天十三小时,加班加点庆贺每一个人到深夜。

农大孙其信校长

农大孙其信校长

表面是NPC,实则大有乾坤,得在让学生畅快地出风头的同时镇住场子。

对孙校和他的一众兄弟院校同僚来说,这活还跟日常科研劳作不一样,对表情管理、仪容仪表、体态站姿等都有着高要求。

即使有武功高强的学生在面前“假摔”,之后展开一套行云流水的功夫,也得绷住。

西安体育学院

西安体育学院

而在办公桌边汲汲于论文的某个表述时,可以皱眉嘬腮揪头上的毛;

在上万人亲眼见证、还现场直播、之后会切片发酵的毕业大典上,谨-言-慎-行 这四个大字时刻刻录在呼吸中,大半夜网友点进直播间,63岁老校长还在兢兢业业拨穗送别毕业生。

农大孙其信校长,顶流中的顶流

农大孙其信校长,顶流中的顶流

并且还不能太严肃正经、太“老式教授”,看网友们的一水形容词就知道一众校长的人格魅力有多爆棚了:

和蔼可亲、目光如炬、儒雅、质朴、一颗年轻的心......

根本就列不完,所有的“校长直拍片段”都成了各大学的野生《招生简章》。

同样无法使用穷举法是同学们的合影招数,大前辈们奉陪到底,来者不拒有求必应,毕业典礼就是大型饭撒现场。

让校长拿海报、按泡泡机,跟院士扯横幅、和教授组对联、拿ladygaga抽象扇子......

农大孙其信校长,最近互联网上最出片的人

农大孙其信校长,最近互联网上最出片的人

有时候这些引用数上万的大牛们,还得让自己充当出片道具的重要组分,比如被学生抱起来、配合着变换各种花样比心、夹在情侣中间比划手势舞。

最好用的道具师和出片保证人原来是学界高人,任何东西一塞到学科巨擘手里,都变得有理论依据和有研究表明起来。

农大孙其信校长

农大孙其信校长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来河北》必然是要来凑热闹的,尤其是北京的高校,分外应景。

中国人民大学的@一瓶HNO3 发表“已完成任务”的宣言,在教授拨穗后他图穷匕见发动梗攻击。

横幅掏出来那一刻,围观网友心里的大石头终于砸下来了,“这活动还能参加吗,这周就去河北下周能拿985学位证吗”。

不愧是硝酸,一出手就是猛 @一瓶HNO3

不愧是硝酸,一出手就是猛 @一瓶HNO3

这句在当今互联网无孔不入到了歹毒程度的口号,被大学生开发出了多场景多功能适配版本。

这么中那么燃,报考来郑大。这么牛那么强,分够了就来闯清华。

更加融合个人特色的道具,是连起来能糊墙那么大的各种荣誉证书。

哗啦一下展开,教授们脸上露出欣慰神情,“如此拿得出手,可以讲出为师的名字”。

河北农业大学 赵建军校长

河北农业大学 赵建军校长

总爱自嘲心肠歹毒的网友也放下屠刀,把淬了毒的键盘切换成明媚模式:

“我上网就是来看这种东西的,0个人不开心,无负面情绪倾泻无制造对立谩骂,告诉我世界上仍有值得奔赴的东西”。

《全员社交悍匪与我们的i人导师》 @东南大学

《全员社交悍匪与我们的i人导师》 @东南大学

史上最金贵NPC天团,巨出片自不用多说,一袭红袍站在身边的含金量,懂的都懂。

已步入“资深牛马”行列的准中年网友们,开始“想当年”起来,忍不住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如此有牛劲、老师们如此地兜得住。

可千万别小看了行走的参考文献们,他们不是被动的承受者、“攒局受害者联盟”,而是主动享受的助兴者。

在学生间颇具声望的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在毕业歌会上一展歌喉,获评“没有技巧全是感情”。

他在几天后的毕业典礼上说,这是对他最大的鼓励,为能在毕业季为同学们提供情绪价值而感到欣慰。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

载歌载舞需要酒来助兴,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毕业生掏杯递酒,校长和书记相当给面地一饮而尽。

“人生时刻要尽兴举杯”具象化了,跟学生们面朝全世界喝几杯。

中国传媒大学 @傲蕾

中国传媒大学 @傲蕾

有时候也会上阵和学生“好兄弟交个手”,只可惜年轻人对下手轻重没概念,把“将你高高扛起”爆改成了抱摔。

于是被网友逮住了造梗机会:农业大学钻研的小麦抗倒伏,但校长“遗传”得不太到位。

那还能怎么办,自己的学生宠着呗。

上过一些学、能识一些字的人们都知道,求学艰难、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尤其是博士生,自嘲读博的尽头是酒蒙子和体育生,正适合在毕业典礼上和老师高手过招。

话又说回来,能站在这儿拨穗的,可不是只有两把刷子。

网友怒赞这群五六七旬老人职业素养惊人,“老偶像连续营业13h居然还能一直嘻嘻” 。

比心标准程度比得上韩国爱豆,表情管理地表最强级别,精神头比上台的毕业生还饱满有劲。

你以为两眼一睁就是做实验、论文一磨就是一两年是闹着玩的,身心扛造的学界榜样们享受每一颗“结出的穗”。

重庆大学毕业生@一等蒋 反映,自家导师认不出化过妆的“穗”

重庆大学毕业生@一等蒋 反映,自家导师认不出化过妆的“穗”

每颗“穗”的招数或者说“幺蛾子”都不同,搞科研的定力、毅力、耐力、心力这不就派上用场了。

面对心思活络、热爱梗文化的同学,教授们也兴致勃勃地接招。

为了不让自家弟子在“我同意XX毕业”大比拼里落下风,老师们沉浸在短视频滤镜的艺术里,一成难为情四成探索欲五成乐在其中,向学生送祝福。

中南大学网友@细细崽崽儿

中南大学网友@细细崽崽儿

这么多年严谨求索的科研训练不是白做的,在接收学生们嗷嗷待哺的整活视频需求时,他们也懂得“保护自己和毕业程序正义性”。

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毕业生@小张 和院长的双边友好互动中,这位眼神中尽是智慧与胆识的学界大拿,给网络金句加上了程度副词,“我现在暂时同意小张毕业”。

语言的艺术、原则的坚守,学吧孩子们,学无止境。

北京大学网友@小张别急 和院长

北京大学网友@小张别急 和院长

所谓熟能生巧、干一行爱一行,搞科研是千锤百炼,比大众想象的要枯燥得多。

在台上与“路过”人生这一高光片段的学生们挨个合影留念、产生互动,也是一样的千锤百炼。

不过还是得强调下,没有提倡既然扛造那就使劲造的意思。

学弟学妹在奔走相告“禁止虐待老人”“今年省着点用”,网友也忙着提前打招呼,“明年还得继续云拨穗呢”。

硅基机器人能上台被拨,但校长只有一个,孤品一枚、不可复制。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

这是一个双向奔赴、双向松绑的契机。

你不必在师长面前战战兢兢,我不必时刻担负传道受业解惑的角色定位,我们都可以做点“不那么循规蹈矩、过分正确”的事情。

有网友发话了,怎么不算一种互宠,“校长、院士把学生们当小孩宠,学生们也把学术界大牛们当小孩对待”。

“有这么好的校长宠着”是今年这波毕业典礼的主流情绪,它跟娇牛马、娇学生有本质区别,因为指向的是对自我成长的渴望。

农大孙其信校长和情侣毕业生@吃掉丙酮

农大孙其信校长和情侣毕业生@吃掉丙酮

眼瞅着屏幕那端的参考文献舞起来了,不少网友感慨这些年逐渐跟自己寒窗苦读的时光和解了。

那时候青涩忸怩,不懂得如何跟同学师长打交道,总是一副害怕拖后腿、被嫌弃的样子。

现在看着大导、名学者们跟学生“打成一片”,恍悟不是自己能力不够、禀赋欠缺,很多时候只是少了一点秩序以内的“肆意”和多踏出一步的尝试。

不扫兴的大教授们,被线上线下的观众们夸着。

毕业多年的学长学们们,也长成了不扫兴的大人,并且告诉学弟学妹们,最重要的是不扫自己的兴。

今年毕业典礼校长、教授整活如此出圈,在搞笑和欢快氛围之外,是被大学生和网友们共同抓住的情感与祝福——

细腻走心的小插曲们、想凝练在一番致辞里的抚慰与经验之谈,还有一种广博的包容和托举。

毕业典礼是仪式性庆典,有程式化的东西、宏大叙事的部分,同时又是一场高度浓缩的《人生前二十多年》。

每个正体验的人、浏览了部分影像内容碎片的人,都会有不同的触动,看到自己视角下那些珍贵的、值得一再品读的东西。

农大毕业生@零屿和校长抛彩带的片段顺着网线和聊天框传播开来,动图明丽又雀跃。

在抛之前,孙校长先问了她是什么专业、要去哪里(深造/就业),听到自己学生的回答后,露出祝福的笑容,说了句“好呀”。

抛完之后问候了一旁学生的姥姥,夸老人家身子骨硬朗。

@零屿

@零屿

今年毕业季爆款视频全网开花,有一点是因为,在对“成功”“优秀”的宣扬之外,流露出许多对所谓“普通学生”和“普通人生路径”的关切与祝福。

很多出圈的致辞都是与年轻人平视的视角,某种程度上承担着年轻一代在公共领域言说者的角色。

深大校长提到Labubu走红,说玩物未必丧志,玩物亦可养心。

人大的幽默校长则被网友称之为“梦到哪句说哪句”,“纵然我有千言万语,但我也不想说太多的话”,

说教味嗅不到一点,只有满满的“博大家伙一乐”,各自珍重就好。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

同时,教授们又比学生们视野更宽广、经验更丰厚,愿意给现场嫡学生、给网路云端嫡网友给予一些有用的提点、留下些受用的东西。

“粉领子文学”称霸互联网的当下,北大哲学系系主任程乐松分享的思路是,平和地专注当下的行动,有意识地拒绝表演别人眼中的自己。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汤拥华教授说道,希望中文系永远都在,可以让你们一直回来。

这句话似乎正好跟这段时间的毕业典礼全网限时大联欢相呼应,着眼于现在,通向的是未来。

程乐松教授讲稿,截于公众号@北大哲学人

程乐松教授讲稿,截于公众号@北大哲学人

毕业的滋味是复杂的,有“MVP结算”的欢欣、没有拿到心仪offer的落寞,也有不舍、不确定性、不得不继续摸着黑往前走。

上台拨穗表面流水线,实则各有心意和埋于心底的寄托。

在那些或百万赞或只为发出来给自己存个档的视频里,每个人配的bgm和文案都是不一样的气氛和讯号。

“你不是在台下充当谁的观众,这里就是自己的主场”。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送校长“束脩之礼”,网友:芹菜炒肉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送校长“束脩之礼”,网友:芹菜炒肉

人生具有滞后性,打工人加完班打开短视频准备放纵一下,连刷到好几个毕业典礼整活视频,内心惊呼“今夕是何年,这给我干哪儿来了”。

然后受本能所支配,转发给朋友,边嘻嘻哈哈边怀念往昔。

毕业典礼以及与毕业相关的事物所创造的那些回忆,会在日后回想起来的时候,提醒自己不要那么顺从地、毫不抵抗地去做面目模糊的NPC。

那样的场合都大闹天宫过,何惧人生之后的大小波折。

“虽然筋疲力尽,依旧随心所欲”。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