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 孙艺宁)7月10日香港报道:为庆祝东江水供港60周年,激扬粤港青年报效祖国的青春力量,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联同广东工业大学(“广工大”)及两校学生倾力演出的原创舞台剧《青春印丰碑》今日(7月10日)于理大赛马会综艺馆举行首演,并获得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及紫荆杂志社的鼎力支持。
《青春印丰碑》舞台剧举行香港首演开幕仪式。图为主礼嘉宾合影。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中联办)副主任刘光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局长宁汉豪、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广工大党委副书记及校长邱学青教授、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蔚蔚、广东省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及一级巡视员张志华、广东省水利厅一级巡视员孟帆、全国政协委员及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吴华江、紫荆杂志社副社长黄晓华,以及水务署署长黄恩诺出席首演仪式并担任主礼嘉宾。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
宁汉豪在致辞时表示,这部舞台剧让东深供水工程这段激荡人心的历史篇章,形象化地呈现于观众眼前,唤醒我们“饮水思源”,让香港市民认识当年国家对香港的关爱和支持,以及在工程背后有无数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用汗水和青春,为香港同胞消灾解困。我希望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能够从中得到启发,传承当年参与工程的学生为国家奉献的担当和使命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
林大辉博士在致辞时表示,东江水与香港的发展、香港的民生,息息相关,没有东江水就没有今天的香港。这是我们每一位香港人都应当铭记于心。理大一直致力培育学生拥有家国情怀,重视他们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期待各界继续携手并肩,引领年轻一代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挥所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广工大党委副书记及校长邱学青教授
邱学青教授在致辞时表示,这部镌刻峥嵘岁月、联通粤港情谊的舞台剧力作,让“东深精神”薪火相传,共同熔铸成粤港澳大湾区生生不息的爱国精神、家国情怀。站在新征程上,广工大将以东江长流之势深化粤港合作,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广工大力量。
《青春印丰碑》舞台剧以东深建设者为原型,重现1960年代内地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并顺利完成任务的感人故事。图为演出剧照。(本刊记者 孙艺宁 摄)
《青春印丰碑》剧本以东深建设者为原型,弘扬“时代楷模”精神为主题,重现1960年代内地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并顺利完成任务的感人故事。全剧以《青春宣言》、《青春交响》、《青春考卷》及《青春逐梦》四个篇章叙事,从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兼广工大昔日校友的视角,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穿梭,呈现年青学子投身祖国建设的豪情壮志。剧中更首次采用粤语对白,以及融入参加“百千万工程”建设的粤港澳大学生身影来呈现东深故事。
图为演出剧照。(本刊记者 孙艺宁 摄)
全剧高潮的第三篇章《青春考卷》重现了1964年抗击风暴和洪水的工程保卫战中,东深建设者如何冒著生命危险,甚至献出生命的壮举,完成关闸泄洪和保障工程安全的任务。理大合唱团近20位教职员、学生及校友联同广工大学生共同演绎主题曲《山河》,以歌声唱出建设者临危不惧、勇于奉献的精神。
图为《粤港同心水脉相连——东深供水工程对港供水60周年纪念展》展出介绍。
同时,《粤港同心水脉相连——东深供水工程对港供水60周年纪念展》亦于理大赛马会综艺馆平台举行,透过展出多帧珍贵历史照片,回顾及阐述工程的缘起、建设历程、时代价值和最新发展,让参观者深刻感受内地与香港血浓于水的真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