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齐倩】据路透社和韩媒inews24报道,当地时间7月11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政策局局长张成吉表示,特朗普政府希望韩国加入美国,共同在造船业等领域遏制中国。
报道称,当天,韩国国会议员举行关于美韩贸易谈判的紧急磋商会。
“美国希望一次性解决贸易、外交、安全问题,”张成吉分析称,韩国政府的外交和安全部门应与贸易部门一起,共同寻找韩美关税谈判的平衡点。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陆续公布对多国设定的新税率,日本和韩国分别被征收25%关税。特朗普还签署行政命令,将所谓“对等关税”的生效日期延长至8月1日,而非原定的7月9日。
据张成吉介绍,美方对韩国提出一系列要求,包括加大对美国制造业投资、购买更多能源及农产品等美国产品。他还提到,特朗普政府希望韩国共同遏制中国造船业。
“美国感受到中国在造船业市场份额增长的危机感,并将韩国视为战略伙伴,”他表示,美国还要求韩国加入遏制中国的“其他领域”措施,作为造船业双边合作的“前提”,但未详细说明。他随后澄清,他的意思是,美国将造船业作为美韩联合遏制中国的潜在领域。
7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相关提问时强调,中方一贯支持各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关系和经贸问题,但是任何协议和谈判都不应当损害第三方的利益。
张成吉(左二)11日在会上发言 韩媒
香港《南华早报》此前援引数据称,中国企业制造了全球80%以上的干货船。据美国政府估计,截至2024年1月,中国拥有的船只占全球商业船队的19%以上,并控制着95%的集装箱运输。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寻求提高造船能力,重振美国造船业,以对抗中国造船业的主导地位。
3月4日,特朗普在国会宣称要“重振美国造船业”,“让这个行业回归美国,这是它应有的归宿”。他计划在白宫设立造船办公室,并提供特殊的税收优惠。2月下旬,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使出一条“毒计”,宣布计划对中国制造船只进港征收最高150万美元的所谓“附加服务费”。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网4月17日发布联邦公报,宣称所有由中国建造并归中方所有的船舶,只要停靠美国港口,都将依照其所载货物的数量被征收费用。
2025年全球船厂年总产量中,中国份额达到53.1% 美媒CNBC制图
美方这一方案在整个航运业以及更广泛的供应链参与者中都掀起轩然大波。据报道,300多个贸易团体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警告政府,称美国无法赢得这场经济战,只会让使用中国船只的美国公司陷入困境。
报道指出,对与中国有关的船只征收港口费可能会给美国船运商带来数十亿美元的额外成本,而船运商将被迫将这些成本转嫁给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特朗普政府不断升级的贸易关税已经引发了消费者对价格上涨的担忧,并使美国出口商容易成为其他国家的报复对象。
另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代表国际远洋航运业的世界航运理事会称,预计全球98%的船只在停靠美国港口时都将被收取费用,因为这项费用既适用于现有的中国制造船只,也适用于未来的船只,以及任何至少订购一艘中国制造船只的承运商。目前,全球90%的船只都需缴纳这项费用。
据韩联社报道,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6日消息,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和海洋水产部4日提交意见书,要求美方将韩国排除在外籍汽车运输船入港费征收对象之外。
自拜登政府开始,美国就致力于联合日韩,在军事、供应链等问题上共同应对所谓“中俄威胁”。2023年和2024年,美日韩连续两次举办戴维营峰会,剑指中国。
据韩国《亚洲日报》去年11月报道,特朗普胜选后,曾与韩国时任总统尹锡悦进行长达12分钟的通话。通话中,特朗普提到:“美国造船行业需要韩国的帮助与合作。”虽没有直接点名中国,但韩国业内当时普遍认为,特朗普此举旨在遏制当前全球造船行业中快速崛起的中国。
不过,特朗普上任后主张美国优先,并在4月份对全世界无差别挥舞关税大棒,其中也包括日韩。
3月份,中国、日本和韩国时隔五年在首尔重启经贸部长会议,三方承诺深化经贸合作。新加坡《南华早报》和彭博社等媒体当时援引分析称,这表明面临美国关税冲击之际,三国加强关系的意愿日益增强,预计三国未来在经贸合作领域还会有更多进展。
当地时间7月3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就职一个月之际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将尽快改善中韩关系。李在明称:“我们将以牢固的韩美同盟为基础,深化韩美日三方协作,并积极推动中韩、俄韩关系的尽快改善,开展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实用外交’,切实守护和平与人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