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大学教师拟被注销事业编,诸多疑问待解

日前,山西大同大学发布公告,拟依法与陈志刚等10人解除聘用关系并注销其事业编制。理由是他们未履行任何审批程序长期脱岗旷工。

有报道显示,该校教师工作部工作人员介绍,这10人均为教师,一部分为校方委培的博士,一部分为公开招聘的博士,有人接受委培后未回校任教,有人上班一段时间后离开,且均未履行审批程序。截至目前,相关人员暂未与校方相关部门联系。

显见的疑问是,大同大学这些教师为何会放弃事业编?根据报道,校方委培的博士大概率是另谋高就了。那么,这种情况当事人属不属于违约?委培的费用是谁出的?如果是学校出的钱,当事人要不要退钱、如何退? 而招聘来的人才,上了几天班没有留下来,是承诺的待遇没兑现还是其他问题?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出现,就有必要弄清楚大同大学为何没有留住人才,特别是上了几天班又离开的情况,校方更要反思,老师为何“不辞而别”?10名教师长期不来上班,学校甚至都联系不上,这从侧面暴露了日常管理的混乱和失职。

如果这些教师无故旷工,可以依法处罚。如果另有隐情,则需要校方公布真实原因。对于学校而言,一纸公告无法解决“留不住人才”这个现实问题。 面对公众疑问,大同大学有必要了解情况后给出答案。根据公告,拟解聘的人员可以“自公告发出之日起30日内到本单位办理相关手续或进行陈述、申辩”,希望有人能站出来道出“离开”的原因,当事人的陈述可能更接近真相,也有助于学校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

现代快报/现代+评论员 曹玉兵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