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副AI眼镜,让科技各大巨头“杀疯了”!
小米1999元的AI眼镜一经推出,立刻登上热搜榜不说,卖的火爆程度也是超乎想象:刚开卖时线上线下全线“一镜难求”,在一些二手平台上更是被加了几倍的价格!现在虽然货源不再紧张了,但市场依然对其有着很高的期待——截至7月13日,仅仅是在京东官方自营店,小米AI眼镜销量就已经破了3万!
小米眼镜的异军突起,让那些自恃“家大业大”的传统科技巨头坐不住了:说不定AI眼镜对小米而言,就是下一部手机、下一台汽车呢?
特别是,本就入局赛道的那些巨头,更是怕被小米这条“鲶鱼”抢了风头——在迭代极快的科技领域,“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教训已经屡见不鲜!
Meta重仓
苹果不甘落后
就在7月8日,Meta收购了全球最大眼镜制造商Essilor Luxottica(依视路陆逊梯卡,ELX)接近3%的股份,价值约为30亿欧元(约合250亿元人民币)。
这可能还不是有知情人士表示,Meta正在考虑追加投资,可能逐步将持股比例提升至5%左右,但相关计划尚未得到确认。而此次入股,其实也是水到渠成——智能眼镜赛道,双方早就“携手”了!
具体说来,两家公司曾合作开发过AI驱动的智能眼镜。目前,Meta销售的一款Ray-Ban眼镜,于2021年首次推出,内置摄像头和AI助手。上个月,双方还合作推出了Oakley品牌的智能眼镜。
Meta大举进场,市场当然把目光盯在苹果身上——又大又笨重的Vision Pro,显然不会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苹果的终极追求目标,2024年初上市,当年销量还不到50万台,不及预期的一半就是明证。
苹果连折叠式手机的热点都不肯放过,又怎么会在AI眼镜的时代缺席?
近期,有“苹果专用分析师”之称的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公布了一张苹果Vision产品线的路线图,揭示了苹果在未来三年内对眼镜和头显设备的布局。总结下来一句话,2027年,就是苹果的“眼镜元年”!
苹果对眼镜和头显设备的布局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
根据这张图,苹果主打拍摄、音频以及AI的智能眼镜,计划2027第二季度发布;而“Vision Air”,则以更轻便的设计,搭载iPhone处理器,计划当年第三季度发布。如果按照这个时间表,目前距离“苹果眼镜”还有整整两年,在此期间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如此“慢条斯理”,似乎不像苹果的一贯风格:此前有消息称,苹果公司计划在明年年底推出智能眼镜,将配备摄像头、麦克风和扬声器,允许它们分析外部世界,并通过Siri语音助手接受请求,而这款产品,对标的正是Meta的Ray-Ban,这样看来,郭明錤的预测还是保守了!
苹果也好,Meta也罢,都在往AI眼镜方向投入,足见这一赛道的火热。和简单的AI眼镜比起来,更让人向往的是AR眼镜(Augmented Reality Glasses)!
资料显示,智能眼镜目前主要有VR和AR两大技术方向,VR眼镜戴上后看到的都是虚拟画面,看不到现实世界;而AR眼镜则让用户既可以看到现实世界,同时也可以看到虚拟世界。
所谓的AR眼镜,能直接将图像叠加在用户视野上,用户透过普通镜片就能看到周围环境,彻底摆脱了穿透式摄像头。一部AR眼镜,就是一台微型的手机!
IDC《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预计将突破1451.8万台;同年中国出货量预计达到290.7万台。Wellsenn XR则预测,2027年全球AR眼镜出货量将达180万台。前瞻产业研究院保守预估,2030年中国AR眼镜出货量将接近500万台。
这么大的市场蛋糕,分食者想必众多:就像英伟达的芯片再厉害,也要台积电代工,AI眼镜再怎么天花乱坠,最终还是要工厂变成产品。而目前AI眼镜领域的ODM/OEM领域,目前已经拥进了不少企业,其中不乏果链的“小伙伴”们,已经抢在苹果之前入局。今天本文就来简单梳理点一下,“果链三巨头”立讯精密、蓝思科技、歌尔股份的AI眼镜之旅。
ODM/OEM领域的部分AI眼镜玩家
图片来源:沙利文报告
苹果的“小伙伴”
布局AI眼镜
首先是苹果的“资深小伙伴”立讯精密:根据2024年报,2024年立讯精密总营收为2687.95亿元,其中消费电子业务(含AI眼镜、AR/VR设备等)收入2240.94亿元,占比83.37%,是核心收入来源。
消费电子业务包括连接器、线束组件、扬声器等零组件,屏幕模组、miniLED等模组,以及智能终端、声学产品、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系统集成产品。而公司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AI眼镜、AR/VR/XR眼镜、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不过公司并没详细公布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具体营收占比——这也很正常,起步的业务不标占比是惯例!
早在2021年,立讯精密便通过旗下子公司立讯精密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开始积累AR/VR相关技术专利,为后续智能眼镜研发奠定基础。
到了2024年10月,立讯精密与东南大学联合推出了业界首款PVG光波导AR眼镜“云雀”,集成了音乐播放、实时翻译、智能提词、精准导航等功能。而据东南大学官网,这款眼镜成本降低60%,为大规模量产奠定基础。而2024年年报中,立讯精密也首次将AI眼镜列为系统集成类产品。
到了今年5月21日,在全球开发者大会Google I/O上,Google宣布正与中国AR科技公司XREAL深度战略合作,联合发布新一代AR眼镜——Project Aura。此款眼镜集结了Google、XREAL与高通三方技术实力,形成覆盖“平台-硬件-芯片”的黄金铁三角。
据公开报道,此次谷歌与XREAL合作打造AR眼镜,将利好国内产业链,立讯精密、龙旗科技等企业将提供相应支持。国内精密制造业龙头立讯精密也深度参与赋能。同月,立讯精密被同花顺新增为“AI眼镜”概念股。
此前,立讯精密曾携手XREAL,在无锡、昆山等地设立光学工厂。其中,无锡工厂是目前全世界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全自动化产线,将最核心的光学显示模块做到了全自动化,将增加元器件供应量,有效降低产品成本。
立讯精密代工的,不止是谷歌这样的国际巨头。早在2023年11月,其就作为生产厂商,为星纪魅族集团代工其首款AR智能眼镜产品。
据相关资料,这款眼镜采用“双模真无线”连接方式,即不需要使用实体线连接电源、数据设备,是星纪魅族集团在XR领域打造的重磅产品。生产商则标得清清楚楚:立讯精密在昆山的代工厂。
立讯精密之所以大举进入智能眼镜领域,很可能是想摆脱“单一客户依赖症”,开辟“第二战场”——据财经早餐此前文章,此前进军汽车领域,也有着这方面的考量!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立讯精密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2110.2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78.5%。其中,第一大客户(市场普遍默认为是苹果公司)。1901.39亿元,占到70.74%。而第一大客户,也被默认为是苹果公司,可见其和苹果的绑定之深——这为企业带来了订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不可控(历史上欧菲光的前车之鉴就是明证,歌尔股份也曾遭遇苹果砍单),因此立讯精密急需寻找下一个增长点!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立讯精密在AI眼镜领域确实具备一定的优势。一方面,立讯精密的技术和制造优势,可以为AI眼镜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立讯精密已经与多家科技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这有助于其快速拓展市场。
在AI眼镜领域,立讯精密并非孤军奋战。同为果链三巨头的蓝思科技和歌尔股份,也在这一领域有所布局。
先来看蓝思科技:就在今年6月24日,蓝思科技宣布了其与Rokid(灵伴科技)联合开发的AI+AR眼镜Rokid Glasses,在蓝思科技湘潭基地正式下线。
这个Rokid可不是寻常人物,而是大名鼎鼎的“杭州七小龙”之一:就在今年2月的余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灵伴科技创始人祝铭明靠着可以提词的AR眼镜Rokid Glasses吸睛无数。
这款眼镜通过一体化结构布局,将主板、电池等核心组件巧妙嵌入纤薄框架,外观设计接近传统眼镜,兼顾时尚与实用性。目前,其预售量已经达到25万台!
蓝思科技所做的,是为其提供前后盖、镜片等外观结构件。据官网,蓝思科技依托轻量化材料工艺,将产品重量控制在49克,接近普通眼镜佩戴体验,攻克行业“减重、续航、显示”三角难题。
据公开资料,今年2月,蓝思科技官微宣布与Rokid达成深度战略合作,通过整机组装与全产业链整合,为2025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爆发式增长提供核心支撑。近日,双方又表示,双方将以Rokid Glasses为起点,持续探索AR在医疗、教育、文旅等垂直领域的深度应用,共同推动AI眼镜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爆发”。
这一规划并非空穴来风。据天风证券总结,蓝思科技在光波导和光学引擎领域深耕多年,已配合国际大客户完成多代智能眼镜核心组件研发,并在光波导材料、微纳结构加工等关键技术路线上取得突破。其自主研发的纳米微晶玻璃技术可提升镜片抗摔性与透光率,为AI眼镜提供轻量化、高画质显示方案。
果链三巨头的最后一家,歌尔股份,更是早就布局了智能眼镜赛道,在多个方向发力!
歌尔股份早在2012年便坚定布局XR智能眼镜业务,通过参股与收购、设立产业基金、建设研发基地等全面布局,成立歌尔光学科技子公司,并与各大研究院所及院校紧密合作。
歌尔股份智能硬件业务板块中的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智能可穿戴等细分产品线业务均进展顺利,实现营收571.99亿元,毛利率提升至9.17%,同比增长1.90%,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不过,公司同样没有公布智能眼镜细分的具体营收。
根据公司2024年报,目前公司正在进行“AI智能眼镜光学器件及模组研发项目”,旨在针对AI智能眼镜产品需求,研制将传统眼镜镜片与光波导、微显示技术等相融合的高性能、一体化、轻量化产品解决方案,并实现在终端AI智能眼镜产品中的应用。那么项目进展到了什么程度呢?据公开资料,在光学领域,歌尔已经突破SIP技术、光栅波导片高精度叠合、自由曲面超精密加工等关键技术,可以将100多个零部件集成至指甲盖大小的模组,能够大幅减轻AI眼镜的重量。
据中银证券整理,2024年9月,公司控股子公司歌尔光学在第25届光博会上,发布业内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LCoS全彩显示AR光机和MicroLED单绿色树脂衍射光波导AR显示模组,有望助力AR眼镜实现真正轻量化。
2025年初,歌尔光学发布表面浮雕刻蚀光栅工艺的全新AR全彩光波导显示模组StarG-E1,对比同类技术方案分别提升约50%和100%。
据方正证券整理,公司深度绑定索尼、Meta、亚马逊、谷歌、小米等全球领先科技大厂,为国内外各大品牌独家代工AI+XR眼镜产品,还与高通合作开发基于骁龙XR1/XR2平台的全新参考设计平台,与WaveOptics签订协议独家生产供应光波导元件,为后续导入其他科技巨头奠定基础。下面这张图表,总结了目前歌尔股份在智能眼镜方面的研发进展:
歌尔股份智能眼镜研发进展
图片来源:方正证券
尾声
和苹果的深度绑定,铸就了“果链三巨头”的一路辉煌。而在智能眼镜这片刚刚启航的新蓝海上,无论是技术发展,还是市场前景,依旧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那么“果链三巨头”究竟能否再这场全新的竞赛中拔得头筹,抑或是出现更多的“四金花”“五姐妹”呢?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