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凤凰卫视报道,最近红海烽烟再起,两艘商船在红海被胡塞武装击沉,多位船员死伤、失踪,这是去年11月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红海袭击事件。面对这次震惊全球的致命袭击,美国和盟友为什么不出手?中东“抵抗之弧”纷纷偃旗息鼓之际,胡塞武装为什么越打越猛?看起来已走向缓和的中东局势是否再涌起惊涛骇浪?
Part.1
7月8日,胡塞武装发布视频,高调宣称击沉两艘“与以色列有关联”的货船。
这是胡塞武装袭击第一艘货船的画面。视频展示了该船只被袭击的部分现场。摄像机跟随胡塞武装多名蒙面人员手持步枪登上一艘偌大的货船。他们越过满地的碎玻璃,进入船舱内。
随后,视频切换到无人机视角,胡塞武装举起手中的武器,在船上高呼口号“真主至大”。
最终,疑似埋设在船上的炸药爆炸,激起大量水花。
这艘货轮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由希腊公司持有,名为“魔法海洋”号,当时它正载着约1.7万吨硝酸铵驶往土耳其。据称,第一次袭击行动发生于当地时间7月6日中午。当这艘堪比两个足球场长的巨轮,行至也门荷台达港西南约94公里处时,被胡塞武装袭击。
随后,胡塞武装又展示了打击第二艘货船的视频。
“永恒C”号被胡塞武装袭击的时间是7日晚8时许,遇袭点距“魔法海洋”号不足8公里。这艘同样隶属于希腊、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散货船遭遇几乎复刻式的袭击。
中东问题专家 董漫远:
此次行动中,胡塞武装袭击了两艘货船,相较于以往提升了效率。他们首先利用自杀性无人艇对目标货船发起攻击,随后使用战术导弹等武器迫使货船停航,最终实现让货船沉没的目的。这种低成本策略,根据胡塞武装现有的资源和配置来看,有利于他们长期持续地执行此类行动。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它发布声明,意图通过视频向世界证明其在红海地区仍具备威胁能力,并进行公共外交与宣传。
胡塞武装的这次行动为何备受世界关注?
尽管从2023年11月至今年1月间,胡塞武装已经袭击超过100艘商船,但这一次,胡塞武装击沉两艘货轮的行动,凭借其战术协同性与袭击效果引发国际震动。《华尔街日报》更指,此次袭击标志着“伊朗支持的组织对红海航运发动了迄今最暴力的袭击”。
在如何处置船员的问题上,胡塞武装与各方说法不一。胡塞武装特意在视频中公布了“魔法海洋”号发出的求救信号。阿联酋方面称,一艘阿联酋船只响应了“魔法海洋”号的求救信号,协同英国海上贸易组织等国际力量前往救援,船上22人全部获救。
“永恒C”号的船员处置问题则争议更大。希腊海上安保公司发布了救援“永恒C”号的视频。据参与救援的消息人士称,“永恒C”号共有25名船员,有4人遇难,他们救起了6名在水中待了超过24小时的船员,其余船员目前下落不明。美国驻也门使团表示,这些船员被胡塞武装绑架。但胡塞武装却宣称,他们救出数名“永恒C”号的船员,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点。
中东问题专家 董漫远:
胡塞武装自己宣称将他们带到了安全的地方,是人道主义行为。但实际上,为以后与美西方交涉都留了筹码。此举与哈马斯扣押以色列人质策略如出一辙。胡塞武装“控制”这些船员,既确保了谈判主动权,又为后续与船东及西方国家的博弈预留关键筹码。若想促成船员释放,船东恐需付出实质性代价。
Part.2
胡塞武装为何选择袭击这两艘货船?
胡塞武装发言人萨雷亚给出的理由是,“魔法海洋”号所属的公司一周内曾有3艘船进入以色列港口。“永恒C”号和其所属公司,则恢复了与以色列埃拉特港的贸易。胡塞武装方面表示,这两艘船违反了其对以色列实施的“禁运令”,并且无视其反复警告。
中东问题专家 董漫远:
胡塞武装虽未全面攻击过往船只,但所有航经船只均面临被其发难的风险。是否关联以色列由胡塞武装单方面裁定。
胡塞武装为何选择此时在红海再搅局?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胡塞武装公开宣称策应哈马斯,此次行动也是延续该立场。当前加沙局势正处关键节点,适逢以色列总理访美与特朗普商讨加沙解决方案,同时地面战斗已进入最激烈阶段——过去一个月,以军在加沙的士兵阵亡数达两年冲突最高水平。
放眼当下中东,伊朗与以色列12天战火刚熄灭不久。哈马斯在加沙遭遇重创,黎巴嫩真主党被以色列空袭和地面入侵后,于去年秋天被迫停火,与以色列签订了“城下之盟”。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垮台,伊拉克民兵组织对以色列的袭击偃旗息鼓,“抵抗轴心”盟友纷纷折戟之际,反而胡塞武装却越打越疯狂。
中东问题专家 董漫远:
胡塞武装当前搅动红海局势是有政治需要的。现在它想在“抵抗轴心”中鹤立鸡群,其行动虽与过往劫持商船手段无本质差异,但现在行动,更能展现其韧性。有利于它巩固对北也门控制,也能使阿拉伯世界对它刮目相看。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胡塞武装现在它自己的叙事逻辑是“打击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如果该逻辑在也门国内及中东阿拉伯群体中获得认可,将提升其政治合法性;至于它的实际效果那是另外一回事。此外,上周以色列对胡塞港口及能源基地的大规模空袭,也直接促使其采取军事回应。
Part.3
红海货船“魔法海洋”号袭击发生数小时后,当地时间7月7日凌晨,以军发起“黑旗行动”。以方声称动用了约20架战斗机,投掷50多枚弹药,对胡塞武装控制的荷台达港、伊萨角港和萨利夫港以及卡提卜中央发电站发动精准空袭。以色列军方称,这些港口用于转运伊朗武器。
当胡塞武装在红海对“与以色列有关”货船发动猛烈攻击时,西方盟友并没能向这些货船提供军事帮助。《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永恒C”号运营商的一名官员表示,当与胡塞武装展开战斗时,他拼命寻求英国海军和一支欧洲海军特遣部队的援助,但对方却告知他“无船可派”。然而此前披露的消息称:英国和欧盟方面表示,它们并未收到这两艘货船的护航要求。
中东问题专家 董漫远:
欧洲的表态颇显虚伪,其实际行动意愿存疑,更多是借道义姿态获取舆论优势。胡塞武装抓扣船只通常选择其近程导弹火力覆盖区,若欧洲船只在此轻举妄动恐遭打击。
以色列媒体事后爆料称,胡塞武装在红海上袭击商船之际,以色列正催促美国对胡塞武装目标发动猛烈空袭。以色列呼吁美国“组建一个多国共同针对胡塞武装行动的联盟”。
回顾美军和胡塞武装在今年春天的战斗,当时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库里拉曾提议对胡塞武装发起一场为期8至10个月的行动,以重创胡塞武装。但在行动首月,美军空袭行动就消耗了价值约10亿美元的武器弹药。而胡塞武装对美的打击则“硕果累累”,胡塞武装称击中“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击落了7架单机价值约3000万美元的MQ-9“死神”无人机,数架美国F-16战机和一架F-35战机也险些被胡塞武装击中。
5月6日,特朗普突然宣布与胡塞武装停火。随后《纽约时报》爆料称,停火原因是美方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并且没有迹象表明行动能很快结束。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核心差异在于胡塞武装依托本土防御态势,而美英需远程打击。美国军舰说他们跟胡塞武装的冲突,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危险的海战。胡塞采取低成本饱和攻击策略,即便命中率不足1%,只要突破一次就能达成战术目标。
今年5月美国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时,胡塞武装表示未来将不再攻击美国船只,但停火协议不包含放过以色列。
此轮以伊12天冲突美国下场空袭伊朗核设施。此时,胡塞武装改口宣布将重新袭击美国在红海的船只。一位美国高级官员表示,只要胡塞武装不向美国船只开火,美国就认为停火仍然有效。
《华尔街日报》称,由于附近海域舰船等军事资源不足,西方近几个月对抗胡塞武装日益复杂的武器库显得力不从心。
那么,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实力究竟如何?胡塞武装借中东战场,通过缴获也门政府军装备及沙特联军美式武器,实现武器的换代升级。
胡塞武装从过去的“拖鞋军”摇身一变成为拥有约7万兵力、千辆装甲坦克、导弹和无人机等多种装备的正规军。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胡塞武装更是在与美以的交火中获取了更多战斗经验。
中东问题专家 董漫远:
也门胡塞武装虽被称为“拖鞋军”,但人很聪明。他们对这个武器装备有兴趣去琢磨它、去研究它。所以这些年来,胡塞武装搞出了各种山寨版的武器,而且胡塞武装是打不服的,号称“滚刀肉”。
Part.4
在哈马斯、真主党领导层几乎全部被定点清除后,以色列放话要斩首胡塞武装首领,但至今仍未取得进展。
2024年12月开始,胡塞武装明显加大了袭扰以色列的频次和烈度,几乎每天都向以色列发动无人机或导弹袭击,并专挑敏感时间、关键地点。今年6月以伊冲突后,胡塞武装越打越猛,从以色列境内扩大到袭击红海商船。
胡塞武装之所以敢主动挑战以色列,是因为其拥有非对称性优势。首先,也门距以色列约2000公里远,“路远”这一优势,这让胡塞武装更容易防守。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打击胡塞武装的成本极高:仅凭空中打击难以彻底压制其力量。胡塞武装并未对以色列构成致命威胁,以色列打击胡塞武装的决心也不足。
再加上也门本就是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胡塞武装控制的山区更是也门的不发达地区,“山高”和“人穷”让空中打击该组织很难找到有价值的目标。
中东问题专家 董漫远:
以色列对胡塞武装的军事打击基本是应付式的回应。在胡塞宣称向以发射导弹后,以方通过有限回应向国内展示强硬姿态。当前美以正侧重解决哈马斯问题,他们认为如果在今年内解决哈马斯问题,胡塞武装也就泄气了,红海局势就会平息下来。
红海航线占全球贸易流量的12%,每年约有1万亿美元的货物经此航线运输。
《劳氏日报》情报部的数据显示,在胡塞武装击沉两艘货船后,红海航行船只数量从7月1日的43艘降至7月9日的32艘和7月10日的35艘。相比之下,2023年10月的日均船只数为79艘。红海商船为躲避胡塞武装的攻击,开始在公共追踪系统中广播船员宗教身份和国籍信息,试图证明与以色列无关联。
胡塞武装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7月10日表示,胡塞武装将继续禁止与以色列有关的船只通过红海、亚丁湾和阿拉伯海。
在哈马斯难以翻身之际,声称支持加沙巴勒斯坦人的胡塞武装,会否在“抵抗轴心”里挑起大梁,成为新的反以先锋?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胡塞武装不可能取代哈马斯成为“抵抗轴心”的主角,它首要的考虑还是国内的政治地位和生存状态,打以色列只是它众多目标中的一个。
中东问题专家 董漫远:
胡塞武装笃定美以没有胆量与他们发动一场地面战争。胡塞武装的生存空间战略回旋空间大,而且游刃有余。
中东局势更加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