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击溃黄牛,有人却赚翻了

把LABUBU当陪伴的,都赚了;

用LABUBU去理财的,都亏了。

在这场LABUBU大潮中,黄牛在亏,一大批普通人却赚了。

LABUBU自6月20日以后的黄牛价格近乎腰斩,一部分原因是官方加大了供货,另外也和热点逐渐褪去有关。

最近几周,有关泡泡玛特主要股东在高点套现的新闻甚嚣尘上,加剧了一些退潮情绪。

香港艺术家龙家升2015年创作LABUBU时,描绘的是“森林里的恶作剧精灵”,它的爆火离不开泡泡玛特的运营以及盲盒游戏机制。

2017年泡泡玛特买断版权,并将其纳入盲盒体系。

迄今,LABUBU共衍生三代、78个常规款、14个隐藏款、5个联名款,单品定价69—159元。

这样的抢购并不是常态,可类似场景隔一段就会出现,往往与社交网络上的名人分享相关。

01 竟然是出口转内销!

只是,LABUBU的爆红轨迹不走寻常路,先吸引了海外市场关注,然后再传导到国内。

2024年2月,泰国女团成员Lisa在个人IG分享LABUBU可乐瓶合影,点赞数超320万。

4月美国歌星蕾哈娜手持镶钻版本亮相纽约街头。

5月前英格兰男足队长贝克汉姆在访谈节目摆放初代手办。

经过三次全球曝光,LABUBU搜索指数飙升,谷歌趋势显示,过去12个月内,该词汇全球搜索量同比增长426%。

热度背后是一张不断演化的需求网。

几轮席卷全球的热度造就了泡泡玛特2024年收入130亿元,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6倍,海外市场收入增长近5倍。

在国内某二手潮玩交易平台,6月18日之前,原价99元的“前方高能”隐藏款,最高被炒到了4600元以上,普通款的均价也在400—500元。

最惊悚的一幕则发生在6月10日,一只LABUBU在拍卖会上拍出了108万元的惊人价格。

于是乎,“为什么全网都能买到 LABUBU,除了泡泡玛特的官方店?有人知道吗?”6月24日下午,罗永浩在微博上发文感慨。

同时,由于LABUBU系列长期断货,使得这种微妙的平衡被打破:黄牛扫货、哄抬二手价格。

在社交平台上,消费者的抱怨增加,也让泡泡玛特必须正视黄牛和二手市场的乱象。

实际上,在刚刚过去的“618”,泡泡玛特对LABUBU新品已经完成了一轮全渠道大量补货,并以预售形式分批发货。

但产品随即被秒抢一空,首批预计6月28日发出,最晚一批要等到9月下旬。

网友将此次补货潮戏称为“618泡泡玛特事变”,二手市场的热潮有所平息。

02 黄牛价被腰斩之后!

到了6月底,在某二手平台上,隐藏款价格已跌至2000多元,普通款普遍腰斩至120—200元。

而到了7月初,价格更是跌落的让黄牛不再热衷。

面对流量涨退,创始人王宁在泡泡玛特公司内部分享时表示,“从产品层面看,我们的目标不是让Labubu成为一时爆红的流行符号,而是打造一个具备长期生命力的IP。”

据悉,《LABUBU与朋友们》动画剧集也在筹备中,意图丰富该IP的文化内核。

不过,海关大战LABUBU的话题,依然在继续。

据广州海关10日消息,近日该关在广州南沙口岸出口货运渠道查获涉嫌侵权Labubu毛绒玩具一批,共计4.32万个。

此外,二手LABUBU也开始有了一些奇葩的负面话题。

媒体报道,近日,消费者王先生在闲置潮流物品交易平台“95分”app上下单,购买了一只泡泡玛特LABUBU。

到手后发现,该玩偶手臂多出了一条不明“异物”。

王先生向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反映说:此瑕疵影响了玩偶的观赏性,对于玩偶的拥有人来讲,是很难接受的。

他将该情况反馈给“95分”官方客服,表达了“退货退款”的诉求。

客服则以“不在检测范围内”为由拒绝退款。

LABUBU到底还能不能火下去?

价格腰斩,谁最受伤?

对此,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杨智杰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把LABUBU当陪伴的,都赚了;把LABUBU当理财产品的,都亏了。

近年来,许多潮流消费品都出现了“理财化”的现象,比如之前的炒鞋、现在的炒盲盒,人们通过溢价转卖获利。

潮玩在全球的二级市场都存在黄牛炒价的问题,比如迪士尼、精灵宝可梦等,并非中国市场所独有,与品牌方的主观意愿关系不大。

不得不说,过去泡泡玛特可以靠产品稀缺性来吸引消费者,因为适当的稀缺能让品牌形成追捧潮流。

但如果过分稀缺导致过度的溢价,对品牌的长期发展是有害的。

一旦出问题,全球市场就不再相信品牌有持久价值,这在过去有不少例子。

因此这次LABUBU在全球掀起抢购潮,也倒逼公司得加大投放量,降低市场风险。

当然,LABUBU掉价,也引发了泡泡玛特股价的掉价。

不过,尽管股价有所下跌,但这并不影响泡泡玛特的经营状况,只是推动了部分热捧资本的撤离。

虽然其补货尚未完全到位,但对于泡泡玛特要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潮玩企业,也必须要面对当下的问题。

目前泡泡玛特的做法,也表明公司希望做一个长期的产品,而不是简单炒作概念。

03 谁,才能真正赚到钱?

问题回归到起点,为什么LABUBU会这么火?

一定程度上,LABUBU的爆红,与产品形态的变化相关。

过去多数潮玩只是放在家中的摆件,LABUBU被设计成搪胶毛绒挂件,能随身携带,走上了街头。

它成了一种身份标识,人们在表达潮流态度的同时,也制造了更多曝光机会。

此外,LABUBU算是新时代的“芭比”。

早在大火之前,粉丝圈层中,就已经孕育出一批热衷“改娃”的玩家。

他们有男有女,拆解搪胶挂件,自行改造、组装,手制娃衣,甚至带动了娃衣衍生品市场的兴起。

“二创”让粉丝们热衷表达个性,更激发了人们在社交平台上的分享欲。

于是,这一批人,比黄牛更早赚到钱,也更加持久、稳定。

赚钱这档子事,靠炒总归是风险很大,靠创意总归是落袋平安。#LABUBU #泡泡玛特 #黄牛党 #贝克汉姆 #理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