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转型家政14年:成就千名阿姨,半年营收近300万

“我走到哪都说,我是干家政的。”

放下“无冕之王”的光环,脱下名校毕业的文学“长衫”,毅然走上家政行业,这个过程,今年39岁的陈文超只花了一年半的时间。

不矫情,不内耗,不畏家人的不理解,作为曾经的媒体人,58到家济南店负责人陈文超觉得,自己这十多年的“家政路”选对了:“如今回望,离开媒体行业并无遗憾。”虽然在报刊上看到名字曾是追求,但能在家政工作中“安排妥一个订单,解决两家需求”,这份服务价值带来的满足感,于她同样珍贵。

而更让她满足的是,在加盟58到家后,她与门店培训了超千名家政从业人员,将“山东阿姨”培养成区域特色,助力阿姨们职业成长。

家政服务带来“三赢”,家政培训成就人生,二者互相成就,形成循环;有“把事干好”的成熟团队,有58到家的全情托举,双方彼此奔赴,人和地利。短短两年,陈文超带领的门店月业绩已近50万元。

行业上行,政策利好,陈文超更笃信当初转行的决定特别正确:“家政行业挺好的,没什么说不出去。”

从“文学青年”到“家政女王”

中长发直落落扫在后肩,中跟鞋嗒嗒踩在门店地上,薄西装垂坠笔挺,上午9点,陈文超准时走进她在济南58到家门店的办公室,即将与13位团队“爱将”开启一天全新的业绩冲刺。

如果不是与其深谈,很难相信眼前这位干练爽利、走路带风的家政行业高管,是曾经喜欢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理”的211名校文学系毕业生,也曾是视“笔杆子”为“枪杆子”、怀揣一腔新闻理想的报社编辑。

从“喜欢写作、喜欢看文章”的“文学青年”,到操心家长里短的“家政女王”,陈文超用1年半的时间转换赛道,再用14年的春秋冬夏精进。

身为河南姑娘,2007年她从211知名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随着家人来到济南,这座“泉城”充分激发出她如涌文思,让她得以进入报社成为一线编辑。

但一年后,当时22岁的陈文超决然辞职,放下身边人都认为光鲜体面的媒体人身份:“如果心意都不在当前工作了,我会考虑探索人生更多可能性,即使未来方向不是那么清晰,也没有关系。” 家人不理解,前路还未知,但陈文超说:“有想法就要去闯一闯。”

在朋友介绍下,陈文超进入家政行业,本想突破自我,试着和客户打交道,从前期的交易派单业务做起,但干着干着“倒是喜欢上了”。

而2022年5月入驻58到家、开始创业后,陈文超更感受到家政行业的巨大潜力。在58到家“星火计划”手把手、点对点的支持下,陈文超从零开始搭建团队、运营社交媒体。58到家更把业务技巧、人员管理等各种“干货”倾囊相授,门店的“三嫂”业务突飞猛进,给陈文超带来的成就感也越来越扎实。

“如果人家把老人交给我们,是不是把家最大的大后方都交给我们了?如果人家把孩子交给我们,那孩子可是未来的希望,人家那么相信我们,我们是不是要应该给人家好好服务?这身上的责任与使命也从来不轻。”

成就上千位“山东阿姨”

如今,陈文超这份为客户托底的成就感,也延展到了为上千位“山东阿姨”改变人生、实现就业上。陈文超经常对团队说:“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成就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11月至今不到两年时间,门店已经培训超过2300名学员。

这些学员通常来自济南和周边县市,不少女性学员从农村来到城市。“很多阿姨从老家过来,对自己各种不自信,我们帮助她,告诉她适合学什么,接着再帮她推荐就业。当她拿到工资的那一刻,我们觉得什么都值得,什么都很好,挺开心的。”

每个学员都有自己的故事,而让陈文超特别难忘的是一位单亲妈妈和一对失业夫妻。

2024年6月,一位来自济宁农村的39岁单亲妈妈来到门店报名培训育婴师。陈文超还记得见她的第一面,圆圆的脸蛋,有点胖乎乎的,是客户们尤为中意的面相。

但这么讨喜的姐姐,却在前期课程里一言不发,不敢吭声,“特别社恐、没有自信”。但陈文超和培训老师都坚定地要把她推向台前。

“她是一位单亲妈妈,带着10岁的儿子离开了济宁。之前长期居家,此刻最迫切的是找到一份能稳定支撑母子生活的工作。对她而言,经济独立就是给孩子未来的保障。”陈文超解释道。

正因如此,培训老师格外关注这位济宁学员,每天都安排她上台练习表达,从最初的紧张到后来的从容流畅。她深知机会来之不易,格外刻苦,常常上午10点才上课,八九点就提前来练习实操技能。这份努力没有白费——她成功上户,月收入超过8000元。这不仅意味着她和孩子拥有了更安定的生活,更让她有能力为孩子撑起一片晴空。

“这事儿咱干的挺有意义的。”陈文超真正感受到,客户的家庭服务需求与阿姨的职业技能培训所带来的力量,不仅是匹配客户需求这么简单,而是改变一对母子、两代人的命运。

而2024年3月,王大姐夫妻找到陈文超的门店时,已经年过五旬,身负债务。夫妻俩前些年开了个小超市,以关门告终还欠下一笔债,二人还有年轻的一儿一女,要结婚买房还房贷。

在其他行业吃了不少闭门羹的夫妻俩,离开了老家,最终靠58到家的护老培训,王大姐成功找到照护老人的工作,包吃包住。

6个多月后,见着日子越来越有盼头,王大姐的丈夫也来到58到家门店学习护老课程。结业时,他泪洒现场。原来这些年,他干过各种体力活,包括在炎热的夏季做装卸工人。他感慨,这一次的护老培训和工作介绍,终于让他不必冒着酷夏和中暑倒下的风险在室外打拼。在济南,至少他头上有了片瓦。

带“山东阿姨”走向全国

曾经,陈文超觉得为户主找到合适的人选撑起家庭大后方是一种使命,而自从开拓培训业务后,陈文超更经常被感动。

看着现在王大姐夫妻俩每个人月收入有五六千元,陈文超很欣慰,阿姨们的正向反馈更让她幸福感满满。

淳朴的阿姨们找到工作后会带着老家的花生回到门店,感谢各位老师,“他们是真的把我们当娘家人。”陈文超感慨道。

客户的家庭服务需求与阿姨职业技能培训两大板块的珠联璧合、循环互补,同时为陈文超带来肉眼可见的业绩增长。

“自己的孩子自己带”,自培阿姨提高了交易侧30%的客户满意度。客户来到店里,看到阿姨们热热闹闹培训的场景,也吃了“定心丸”。“客户的家庭服务需求+阿姨职业技能培训”的良好闭环让门店业绩在半年内达到300万元左右。

这背后是58到家对合作商家的倾力支持。陈文超坦承,当时启动“阿姨职业技能培训”业务,她和团队完全是“小白”,而58到家的地区经理三不五时就到店指导,同时总部的“木兰计划”为门店带来各种课程,阿姨们看了都说好。

“当时选择58到家,就是看中这大平台有能力有保障,靠谱。”陈文超直言。

业绩水涨船高,培训蒸蒸日上,年轻时文艺范十足的陈文超早已把视野放到“诗与远方”之外。她从不后悔“弃笔干家政”:“从事家政行业让我的人生有了更好的定位,做这事儿也挺有意义的,我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成就感。”

她在家政行业获得的成就感,就如同年轻时看到自己名字登报的喜悦。她更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家政行业:“光鲜不光鲜,不重要。”她认为未来二十到三十年,家政行业不会被技术取代,也会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

这几年,陈文超发现,除了山东本地,上海、北京、河南的客户都想找淳朴“不惜力”的“山东阿姨”。她也有了新梦想——带着更多勤劳淳朴的“山东阿姨”,带着这张全新的家政名片,走出新人生,走向全中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