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民经济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支撑,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直接关系发展大局。7月1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副省长温暖介绍了山东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动战略性矿产增储上产的相关情况。
山东牢记嘱托,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凝聚合力、精准发力,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找矿突破的背后,是多方协同的强大支撑体系。省委、省政府将其纳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要事项,高位推动战略落地;自然资源部也给予持续支持,2019年5月省政府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年6月再次签订合作备忘录,在基础地质调查等10个方面深化协作。在此基础上,省自然资源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相关计划与意见,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构建多元投入机制 ——“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投入勘查资金已达44亿元,为找矿行动提供了坚实保障。
依托优越的成矿条件,山东在重点区域的勘查中持续突破。围绕胶东金矿、鲁西铁矿等核心地带,全省设立25个战略性矿产勘查专项,精准发力实现资源量大幅增长。
“十四五”以来,山东新增金资源量583吨、富铁矿1.44亿吨、晶质石墨212万吨、金红石型钛37万吨,其中金、富铁矿资源量稳居全国首位,稀土等其他战略性矿产也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一系列“全国首次”“全国最大” 的发现更具标志性:莱州西岭金矿成为全国最大单体金矿床,巩固了胶东地区世界第三大金矿区的地位;齐河—禹城地区探明全国首个亿吨级富铁矿;高青县不仅探明全国首个亿吨级页岩油田,更首次发现锂矿资源,使山东已探明储量矿种增至 26 种,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在深耕本土的同时,山东积极拓展国际找矿视野,以 “一带一路”建设为纽带,充分发挥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作用,深化全球能源资源投资合作。省地矿局、省煤田地质局在 20 多个国家开展合作项目,山钢集团等龙头企业主动布局境外找矿,同时通过参与国际矿业会议等方式提升话语权,形成了“本土增储 + 境外拓源”的双轮驱动格局。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是山东找矿突破的鲜明底色。全省始终坚守绿色发展理念,在全国率先发布绿色勘查地方标准,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攻坚行动:新建矿山严格按照绿色标准规划建设,生产矿山逐步实施绿色化改造,同时推进历史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十四五” 以来,山东已完成15.3万亩生态修复,建成 576 家绿色矿山,省级以上绿色矿山数量居全国首位,构建起“勘查—开发—修复”全链条绿色发展模式。
科技与人才是找矿突破的核心引擎。山东积极参与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勘查技术与装备研发,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例如,“透视山东”项目建成全省域地下三维地质模型,为精准找矿提供技术支撑;省地科院参与月壤样品研究,刷新人类对月球演化的认知。
目前,全省拥有一批优秀地质人才,23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科技创新正持续赋能矿业高质量发展。
(凤凰网山东 张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