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新增金、富铁矿资源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7月1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政府负责同志、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同志和省自然资源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动战略性矿产增储上产情况。

山东省副省长温暖介绍,“十四五”以来,全省新增金资源量583吨,富铁矿1.44亿吨,晶质石墨212万吨,金红石型钛37万吨,新增金、富铁矿资源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初步估算全省新增资源量价值超过5000亿元。在矿产资源勘查中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勘查资金44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找矿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

立足资源禀赋,实现国内战略找矿新突破。山东在新增资源量和新探明储量矿种上实现了“双突破”。据了解,“十四五”以来,全省新增金资源量583吨,富铁矿1.44亿吨,晶质石墨212万吨,金红石型钛37万吨,新增金、富铁矿资源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稀土等其他战略性矿产均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初步估算,这些新增资源量价值超过5000亿元,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莱州西岭金矿成为全国最大单体金矿床、胶东地区世界第三大金矿区地位进一步巩固,齐河—禹城地区探明新一轮找矿行动以来全国首个亿吨级富铁矿,高青县探明全国首个亿吨级页岩油田。首次探明锂矿资源量,意味着国家确定的36种战略性矿产中,我省已探明储量矿种达26种。

强化国际合作,拓展“走出去”找矿新空间。省地矿局、省煤田地质局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在亚洲、非洲、澳洲20多个国家开展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等国际合作项目。山钢集团、山东黄金、山东能源、招金集团等矿业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找矿项目。有关地勘单位和省属企业积极参加丝路矿业合作论坛、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等国际会议,加强技术交流合作,我省矿业影响力持续提升。

统筹利用保护,打造绿色勘查开发新模式。“十四五”以来,完成历史废弃矿山生态修复15.3万亩。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绿色矿山576家,其中国家级63家、省级464家,省级以上绿色矿山数量居全国首位,大、中、小型生产矿山绿色矿山建成率分别达84.34%、81%、74.44%。

坚持创新驱动,塑强矿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山东矿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比如,加快推进“透视山东”建设,在全国率先建成全省域地下三维地质模型,可以把地下1000米的地质结构、矿体等肉眼看不到的信息,像地表建筑物一样直观展示出来。再比如,省地科院深度参与嫦娥五号、六号月壤样品研究,刷新了月球演化的认知。全省现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3人、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员7人。23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

(新黄河记者:郭梦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