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宝保险,这家拥有百年历史、位列全球第六大国际财险集团的外资险企,自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始终未能摆脱“规模扩张、利润失血”的怪圈——保费收入15年增长14倍,累计亏损却超13亿元,更因财务造假、内控失效等顽疾屡触监管红线。
诉讼纠纷与监管重罚接踵而至
通过天眼查信息发现,7月17日,Y*与L*,利宝保险有限公司相关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民事案件在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而就在数月前,该公司刚刚遭遇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2025年3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渝金管罚决字〔2025〕11号),对利宝保险及其分支机构开出总计124万元的罚单。
处罚信息显示:
总公司因"准备金系统建设不完善"被警告并罚款3万元;
重庆分公司因"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编制虚假财务资料""内控管理不规范"三项违规被重罚57万元;
永川、涪陵等中心支公司因财务造假等问题分别被罚10万元、12万元;
包括副总经理崔昊、精算部总监张金龙在内的12名高管及责任人受到警告及罚款处分。
百年外资险企在华发展遇阻
公开资料显示,利宝保险母公司美国利宝互助保险集团创立于1912年,总部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是全球第六大国际财险公司。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2007年完成子公司改制。2009年起,利宝保险相继在重庆、北京、浙江、宁波、广东、山东、四川、石家庄、天津、河南等地设立分支机构,持续向中国更多市场快速稳健地引进外资保险服务。
尽管背靠国际保险巨头,利宝保险在华发展却步履维艰。根据披露的年报数据来看,2009-2024年间公司保费收入从2.22亿元增长至31.03亿元,但盈利能力始终堪忧。
2009-2019年连续11年亏损,分别净亏损0.92亿元、0.86亿元、1.05亿元、1.55亿元、2.45亿元、1.77亿元、1.59亿元、1.40亿元、0.98亿元、0.65亿元、0.42亿元,累计亏损额达13.64亿元。
2020年利宝保险短暂盈利0.38亿元后,2021年再度亏损1.06亿元。2022-2024年虽保持盈利,但三年净利润合计仅2.18亿元
少帅掌舵难解经营困局
2015年,利宝保险获得机动车辆商业保险电销运营牌照,标志利宝保险正式进入中国车险网电销市场。2017年由徐德洪担任利宝保险董事长。
值得注意的是,徐德洪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并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拥有多年的财险工作经验,是国内最早获得北美产险精算师资格的人员之一,曾先后任职于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人保财险,2017年上任时徐德洪年仅39岁。
尽管在其任内公司亏损幅度有所收窄,但始终未能实现稳定盈利。
作为外资险企在华发展的典型案例,利宝保险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代表性。如何在合规经营与业务拓展之间取得平衡,将是其在中国市场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课题。随着监管力度持续加大,该公司能否真正走出"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