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鸿蒙智行新开的“鸿蒙大饭店”火了。最开始看到相关消息的时候,功夫汽车还以为类似于贤合庄或者胖东来茶叶,无非是用一个大火的IP支持下“周边”, 借着鸿蒙智行的主题和流量拓展下周边业务。
没想到看下来发现这是一整套的“超规格”服务体验,包括免费吃饭喝茶、免费充电、代办手续、上门取送车、夜间保养服务等等,车主直呼鸿蒙智行成了“车圈海底捞”,集体上自媒体“炫耀”,然后就火了。
好家伙这不是以前蔚来的玩法吗?不是说这种“烧钱”没法持续吗?鸿蒙智行到底想做什么?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1)根本“酸”不过来,吸金太猛
老实说,最初看到“鸿蒙大饭店”的新闻,其实来源于“小黑子”们。这些人对“鸿蒙大饭店”很不满意,表示“这么高溢价,吃顿饭是应该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是没有性价比”。
当时就很好奇,鸿蒙智行到底做了什么样的动作,让这些人破防了。等看了“鸿蒙大饭店”的全部操作,真的感觉整个人都石化了。
首先,“鸿蒙大饭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饭店,而是网友对鸿蒙智行用户服务中心的戏称。当然,叫他们大饭店也没有冤枉他们,确实是以伙食好著称。
鸿蒙智行用户服务中心会为车主提供免费晚餐,而且菜单每日更新,还会做地域化定制。比如内蒙古中心提供特色烧麦,广州会搭配糖水,四川门店会有麻辣小面。官方说法是成本单餐超50元,还真不是普通对付一顿。
甚至服务中心还会发布每周菜单,大家可以选择合适的“就餐时间”到店。
之前余承东晒过照片,餐食装盘非常精致,食物色泽也是非常诱人。有车主分享过视频,最基础的套餐也有十多个菜可选,甚至有专门的私密包厢和餐后按摩椅,简直是“吃得太好了”。
当然了,网友们说鸿蒙智行溢价高也不是没有道理。2025年第一季度,赛力斯的毛利率是27.62%。说明销量起来之后,卖高端车确实赚钱。
只是这么多年来赚钱的企业多了去了,真正像鸿蒙智行这样提升车主体验的确实不多。BBA的溢价能力比鸿蒙智行强吧,它们的工作餐怎么样呢?
从结果来看,鸿蒙智行的这套创新服务模式推出后,用户推荐度(NPS)飙升了27%,售后到店率则增长了差不多40%。差不多有近三成的尊界S800车主,表示自己是因为服务下单,甚至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老车主推荐。从这个角度来说,鸿蒙智行的这个投入太值了。
要知道吸引高净值客户多难呀,只用一顿人均50+的美餐就做到了这一点,怎么算都不亏。
(2)门槛太高,学都没法学?
最近几年的汽车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卷。小鹏搞了一个800V超充,没两年800V就遍地跑了。比亚迪弄了个“游泳”,居然也有不少厂家跟进。
但鸿蒙智行的这套打法,却没有任何厂家跟进,因为太难模仿了。
首先得有本钱兜底,要说做个牛排,弄个咖啡,蒸一屉小笼包,成本恐怕并不高。但频繁地上门取送车,保修、保养的所有手续都由工作人员代办,成本可是不低的。品牌定位不够高端,或者销量不够大,根本无法支撑起这种规模化的高成本服务。
除此之外,还得有足够多的网点。别说其他车主酸了,要是“鸿蒙大饭店”就几十个网点有,其他没有网点区域的车主,你看他们酸不酸?刚好这方面也是鸿蒙智行的优势,全国有超过5000个触点,可以快速铺开服务,这样的服务网可谓得天独厚。
用服务代替广告,也需要非常大的魄力。给车主提供免费的精美餐食、饮品,代驾时做到鞠躬送车,上车主车时戴手套还给方向盘套上网罩,这些动作固然会增加成本。
但车主发自内心认可,愿意在网上传播这些信息,让“鸿蒙大饭店” 的话题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突破3.2 亿,这可是另外一回事。
简言之,鸿蒙智行做这个是天时地利人和,好的想法碰上了给力的车主。比如以前大家都觉得修车麻烦,鸿蒙智行直接主动上门取车,修好再送回来,让“企业比你更急”,这样的态度怎么可能做不好服务。
关键是,把用户中心改造成高品质的餐吧、茶吧后,真的完全提升了车主的体验。等待不再是煎熬,能真正放松甚至社交。从这个角度说,算不算延长了大家的有效生命?
(3)不盲目不硬挺,这才是做企业的方式
“鸿蒙大饭店”的消息传出后,功夫汽车还是第一时间想到了蔚来。虽然餐饮没这么出圈,同样是将车主宠出新高度。但个人看来,“鸿蒙大饭店”与蔚来服务体系最大的不同,还在于“量力而行”。
蔚来以“烧钱”著称,鸿蒙智行虽然也“烧钱”,但无疑理性得多。虽然现阶段优质的服务口碑带来大量的订单,但鸿蒙智行完全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已经开始“算账”。
比如面对少数高频“薅羊毛”用户(官方说法是有大约15%),鸿蒙智行内部已经在探讨分级管理模式,就是为了确保核心用户的体验。说白了,羊毛只能出自羊身上。
蔚来对部分车主的无限纵容,看似体贴入微,其实损害的是更广大车主的利益。就算是烧投资人的钱,那企业垮了,最后还不是所有车主共同买单?
不同子品牌有不同的特点,比如享界是偏商务,问界偏高端家用,智界、尚界则是偏年轻,本就有不同的侧重,用完全一致的商务接待,厂家的成本必然兜不住。不过鸿蒙智行也承诺,基础的核心服务承诺会保持统一标准,比如救援响应速度、OTA升级保障这些。
当然也包括终身免费道路救援、夜间、周末取送车这些,肯定会一直执行下去,至少会高于行业平均水准。这就是鸿蒙智行的态度,负责任、宠用户,但要量力而为。
(4)功夫拍案
前几年,蔚来也做过类似的服务,但最终没有出圈,只是在蔚来车主这个小圈层引起了轰动。鸿蒙智行胜在“做得晚”,累计交付量已经超过80万辆,这个时候推出全新的服务模式,一下子就出圈了。
更难得的是,哪怕赚到了不低的利润。鸿蒙智行的依然坚持投入可控,比如早早就开始计算“薅羊毛”的用户比例。这样做或许看上去没那么大气,却是做企业的正确打开方式。
说到底,消费者追求的其实是共赢。你的企业越做越好,我的服务才能长久,并且不退坡不减配。你的产品一代更比一代强,作为“原始股东”也只会觉得与有荣焉。鸿蒙智行已经驶上正确的赛道,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