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7月16日,叙利亚总参谋部大楼在以军袭击中受损。
据半岛电视台7月22日的报道,叙利亚苏韦达省德鲁兹宗教领袖希克迈特・哈吉里近期呼吁,在叙南部与约旦之间设立国际通道,并开放连接北部幼发拉底河以东、由库尔德武装 “人民保护部队”(YPG)控制区域的道路。这一表态发生在叙利亚军队及安全机构因以色列空袭撤出苏韦达省之后。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暗含其脱离大马士革中央政府控制的意图,且哈吉里与以色列关系密切。
叙宗教派别与以色列的“扩张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哈吉里的立场并不能代表叙利亚全体德鲁兹群体。哈纳维、贾尔布乌等其他宗教领袖均明确拒绝以色列的干预,坚定维护国家统一。
自叙利亚战争爆发以来,哈吉里的立场始终与以色列对叙政策保持一致,且一直得到以色列在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支持。目前,以色列正因在加沙的战争罪行而面临国际法庭诉讼。有分析认为,以色列企图借哈吉里之手推进其在叙利亚的扩张计划,其中就包括“戴维走廊”项目。
什么是“戴维走廊”?
依据以色列一贯以来的理论,“戴维走廊”是为其谋求的一条地缘政治通道。其路线规划为:从巴勒斯坦北部出发,途经戈兰高地、叙利亚德拉省和苏韦达省,向东延伸至坦夫地区(叙、约、伊三国交界地带),最终经伊拉克安巴尔省进入库尔德自治区。这一战略构想与“大以色列”理念紧密相连,虽无历史证据支撑,却暴露了以色列通过地理控制实现地区扩张的殖民野心。
当前,以色列已占领叙利亚库奈特拉省部分地区,正试图在苏韦达省建立亲以政权。若以色列能成功将占领区与苏韦达省连接,并向北拓展至库尔德控制区,便可实现“戴维走廊”这一战略性地缘突破。
以色列的生存威胁与国家安全战略调整
以色列的国家行为深受地理因素影响。作为一个面积狭小、人口稀少的国家,自建国以来,以色列始终认为自身面临“生存性威胁”。此外,以色列民众普遍缺乏归属感,视自身为外来力量,加之与西方殖民体系联系紧密,这让以色列政府长期致力于让巴勒斯坦人愿意承认其“犹太国家”的身份。
近期,伊朗使用高超音速导弹袭击了以色列敏感目标,这让以方对自身安全的担忧再次升级。同时,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等抵抗力量不断发展,加之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政策的不满日益加剧,进一步加重了其战略焦虑。在此背景下,以色列逐渐将“地理扩张”纳入国家安全战略。
“戴维走廊”被视作以色列迈向“大以色列”的重要陆路通道,其核心目标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扩大地缘影响力,通过与南部德鲁兹人、北部库尔德人合作,将走廊区域纳入势力范围;二是推动叙利亚按德鲁兹、库尔德、阿拉维派和逊尼派划分区域,实现对叙的长期削弱;三是切断叙伊联系,削弱两国地区协调能力;四是打击伊朗影响力,通过控制叙伊边界阻断德黑兰至贝鲁特的联系,进而削弱真主党;五是威胁土耳其南部边境安全,限制土耳其在叙影响力;六是干涉伊拉克事务,利用其内部宗派与民族分歧;七是获取幼发拉底河以东地区的能源与农业资源。
以色列打击叙利亚的真正意图
有分析认为,叙利亚苏韦达省近期爆发的德鲁兹武装与阿拉伯部族冲突,很可能是以色列蓄意挑起,目的是引诱叙政府军介入,为其再次干涉叙利亚局势制造借口。
这一事件凸显了以色列在叙利亚通过挑拨宗派矛盾、加剧内耗以破坏叙稳定的战略意图,其最终目标是逼迫叙利亚接受以色列的存在、实现关系正常化,并放弃戈兰高地及其他南部领土。
尽管大马士革承认以色列的可能性极小,但以色列的扩张野心并未因此收敛。在其战略构想中,阿拉伯国家只能在屈服与弱势中接受其主导地位。因此,“戴维走廊” 计划不仅对叙利亚构成挑战,更对伊拉克、黎巴嫩、伊朗乃至土耳其的地区安全形成威胁。
本文编译自:阿拉伯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