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亿人次丈量经济发展的“双轨尺度”

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2.4亿人次、同比增长6.7%,创历史同期新高。

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2.4亿人次、同比增长6.7%,创历史同期新高。

铁路半年客运成绩单,成为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生动切口。在16.2万公里的铁路网上,每一张车票都承载着个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条钢轨都记录着时代前行的铿锵节奏。

基建升级与民生温度。铁路客运的新高,首先源于运力的持续扩容。今年以来,铁路部门统筹高铁与普速资源,通过新线投用、设备更新等方式,不断提升运输能力。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重庆东站、日照站等新线新站的启用,为区域客流提供了新通道;121标准组复兴号动车组的投用,让“中国速度”覆盖更广泛的人群。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183列,同比增长7.5%,其中5月1日发送旅客2311.9万人次,刷新单日客流纪录。这些硬件升级,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也回应了“够不够”的需求,为旅客“走好”提供了坚实基础。

22.4亿人次的新高,还折射出铁路客运市场的拓展与融合。一方面,旅游列车的开行量质齐升,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972列,同比增长23.2%,“熊猫专列”“京和号”等品牌列车串联起山河美景,助力旅游经济、银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跨境客运的增长,体现了铁路在“内外联动”中的作用。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1503.3万人次,同比增长16.1%;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13.9万人次,同比增长19.1%;外籍旅客发送量914.8万人次,同比增长30.1%。这些数据说明,铁路不仅是国内人员流动的“大动脉”,更成为连接国内外的“桥梁”,为跨境人员往来、经贸交流提供了便利。

“交通是民生之要,铁路是发展之基。”22.4亿人次的新高,是铁路部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运力升级、服务迭代、需求扩容的综合结果。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排队买票”到“在线选铺”,铁路的每一次进步,都在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未来,随着更多新线开通、服务升级,铁路将继续扮演好“民生大动脉”的角色,承载着22.4亿人次的信任与期待,驶向更广阔的未来。这份民生答卷,不仅是铁路的骄傲,更是国家发展的底气。(袁晟)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