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光耀童心 多元探索启未来——“文润始阳”实践队深化暑期育人新篇

继首周成功启航后,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文润始阳”暑期社会实践小队于2025年7月11日至13日,在始阳镇文化站持续推出一系列融合知识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精品课程,引领乡村儿童在多元探索中启迪智慧,提升素养。

课堂之上,智慧火花不断迸发。在“捏面人”的民间艺术课堂里,小小的面团在孩子们灵巧的手指间被赋予了生命。他们专注地揉捏、塑形,看着孙悟空、小兔子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在自己手中诞生,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不仅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尽情挥洒,更是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孩子们在“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创造美的真谛。彩虹的秘密”科学课则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段引人入胜的思维旅程。队员们深入浅出地讲解光的折射原理,并辅以生动的文化故事,将冰冷的科学知识变得温暖而充满诗意。孩子们仰望“人造彩虹”时那恍然大悟的神情,正是科学启蒙点亮思维之光的最佳印证。

实用技能的培养同样贯穿始终。在“光与火之歌”安全课堂上,队员们系统讲解了防火知识,并通过模拟演练,指导孩子们掌握基础的应急避险技能。生动的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有效强化了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他们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知识防线。而“毛笔书法”课上,墨香弥漫,孩子们屏息凝神,从最基础的握笔、运笔学起。在一笔一画的临摹间,他们初次触摸到汉字书写的美感,于静心习字中涵养心性,感受着中华文字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文化内涵。

第二周活动以提升综合素养为核心,将文化传承、科学探索、安全教育和艺术熏陶熔于一炉,为乡村儿童的暑期生活绘就了更加绚丽多彩的画卷。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锻炼了能力,在知识探索中开阔了视野,在文化浸润中陶冶了情操。实践小队通过精心设计的多元化课程体系,有效回应了乡村儿童成长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文润始阳”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学习、勇于探索、珍视传统的种子。展望未来,实践团队表示将继续扎根乡土,连接高校资源,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与形式,让智慧之光照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为乡村文化振兴和人才培育贡献青春力量。(作者:刘爽)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