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新型“情绪搭子”,卖爆了

茶饮行业,正在卷入一场由年轻人主导的情绪消费革命。

微博和秒针营销科学院联合发布的《2025年饮品行业“社交热点”趋势洞察》显示,年轻人在消费饮品时,会产生多达15种情绪,其中愉悦满足、欢聚分享和精神振奋是主要的情绪追求。

这些研究反映出一个结论:年轻人喝的不只是奶茶,还是情绪“缓冲剂”

这也意味着,茶饮品牌卷奶盖厚度、小料浓度已经不够,谁能捧出一杯“懂年轻人”的奶茶,谁才能在情绪浪潮中站稳脚跟。

《DT商业观察》留意到,最近,一杯由爷爷不泡茶推出的行业首创 “荔枝冰酿”,成为年轻人新晋的“情绪搭子”。在小红书,不少人用“解渴、解饿、解emo”来形容这杯饮品,认为一口荔枝冰酿是“上班小确幸,下班更尽兴”。

一杯饮品到底有何魔力?为什么爷爷不泡茶能用新品打开年轻人的情绪密码?

一杯荔枝冰酿,做“非遗米酿+时令爆品”的创新实验

与市面上多数品牌的“季节限定”不同,荔枝冰酿是“非遗米酿+时令鲜果”结合的创新之作。

作为爷爷不泡茶的招牌产品,荔枝冰酿今年以“非遗经典款和开醺限定款双款齐发的姿态,稳坐社交平台C位。

其中非遗经典款荔枝冰酿作为年度销量黑马,得到了市场验证。

这款饮品以100%天然糯米发酵为基底,将非遗技艺孝感米酿和荔枝果汁做融合,再加上“茶香之王”花魁单丛特有的清爽回甘收尾,碰撞出层层鲜甜的风味。目前坐上2024年米酿类奶茶销量TOP1宝座,累计销售3800万杯。

相比之下,开醺限定款的登场,更像是一次精准的“情绪狙击”。

它采用非遗孝感米酿,含有0.5%vol的酒精度,满足了年轻人小酌怡情的心理需求,又避开了饮酒误事的顾虑。产品口感上,同样有荔枝的鲜、冰酿的醇相互交融,由于“不含茶底”,再晚也能安心喝。

不管是下班后三五好友捧饮品闲聊,临睡前当做“晚安奶茶”喝上一杯,还是周末小聚以茶代酒,开醺限定款都是年轻人的“去班味儿”神器、情绪释放的出口。

在社交媒体,一波最先尝新的用户觉得它跟夏天很配,一杯喝下意犹未尽。也有人认为它是独居爱好者宅家追剧的幸福周边,甚至在小红书公开喊话,“爷爷~开醺版可以出大杯吗,离不开YEYE了”。

不难看出,荔枝冰酿之所以受到喜爱,是因为它回归了饮品的核心消费逻辑“好喝”,与此同时,也离不开“非遗技艺孝感米酿”带来的情感链接和文化认同。

孝感米酿的历史由来已久,它的非遗制作工艺是一场时间与匠心的博弈——从朱湖糯米的选用,到浸米时的水温控制,蒸饭时的火候拿捏,再到拌曲、落缸、装坛的时间计算,每一步都是讲究。

正是这种传统技艺,造就了产品的独特风味——米酿的醇厚,遇见荔枝的清甜、潮汕花魁单丛的绵长茶香,制造了冰凉软糯的咀嚼惊喜。而技艺背后的匠心精神,也让年轻人心生崇敬和认同。

对年轻人来说,爷爷不泡茶做茶饮的方式、“焕活”了非遗技艺。大家喝到的不止一杯潮品,也是“滋味的传承”、独特的文化体验。

对爷爷不泡茶来说,品牌采用“非遗米酿+时令爆品”的组合创意来开发新品,这一做法突破了轻乳茶的传统,让产品打开了“食饮文化”的舌尖密码。

如果放到整个茶饮行业去看,当其他品牌在为“季节限定”的生命周期焦虑,爷爷不泡茶用非遗技艺为产品注入了更“长效的竞争力”。

作为行业首创,荔枝冰酿火成了行业大单品,热销3800万杯,成为米酿类奶茶销量的第一名。

爷爷不泡茶,“奶茶不是茶”的产品哲学

荔枝冰酿的走红,离不开非遗米酿这一技艺基底的加持,更是爷爷不泡茶产品逻辑的一次成功验证。

《DT商业观察》查看了品牌近一年的产品表现,发现荔枝冰酿之外,爷爷不泡茶还有空山栀子、小苹狗系列等热销产品。

其中空山栀子,用“轻乳茶基底+栀子奶香+福建大白毫与四川毛峰双茶底”的创意,打造清新不腻的口感,成为适配夏日的奶茶新顶流。

红苹果系列饮品,选用“独特冰茶+果香乳茶+原创冰酿”的组合,打破了苹果味奶茶的固定搭配,成为“断货王”。

产品一时的热销或许是出于运气,如果能持续跑出爆款,就离不开成熟、可复制的产品方法。

事实上,每一个茶饮行业明星都有一套独特爆品方法论,来打造差异。

比如霸王茶姬聚焦“原叶鲜奶茶”的单一品类,通过不同茶叶与奶的搭配组合、大单品的优化升级,来吸引大众反复回购。

瑞幸通过各种风味和咖啡的组合叠加,打出王牌。一款生椰拿铁就用口味普适的椰汁和咖啡融合,踩中了人群口味的最大公约数。

喜茶围绕“小众超级食物+常见蔬果+真茶”的搭配,让一杯奶茶开发出“纤体美颜”等健康功能,契合了健康化风潮。

也有品牌在探索“香味茶底”上下功夫,试图透过“香气+颜值+时尚圈联名刷脸”的组合拳,将奶茶打造成一种时尚单品。

然而,与以上爆品路线都不同,爷爷不泡茶的突围方式十分——打造一套“牛乳茗茶基底+天然花果香+地域特色的产品公式,摇出一杯年轻人喜欢的好奶茶。

具体怎么理解?

首先,爷爷不泡茶不在单一茶底、小料上开卷,而是从茶基底上做组合式创新,开发产品的不同风味。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让新品具有独味觉记忆,口味复杂且不容易复制

比如天然花果香入茗茶基底,能解决茶底苦涩的问题,也带来芳香疗愈的情感体验;叠加地域特色风物之后,可以满足地域人群的口味,也让产品与家乡记忆绑定,从味觉体验走向更深层的情感沟通。

其次,这套产品公式在原料配比、产品组合上显得丰富和灵活。爷爷不泡茶可以跳出奶茶的框架,把一杯奶茶打造成“一个被年轻人喜欢饮品新选项”。

比如冰酿系列,就是一条清晰的产品线。通过“闻得到的果香、喝得到的茶香、嚼得到的米酿”等多重口感口味,精准回应了年轻人对味觉趣味、情绪解压的多重需求。

这表明了爷爷不泡茶的决心——相比卷入行业的激烈竞争,不如聚焦核心人群,去做年轻人更喜欢的奶茶产品。

根据尚普咨询的第三方认证,爷爷不泡茶在2024年拿下行业规模增长第一、行业增速第一,成为00后心中品牌认知度和满意度的第一名。

“好吃好喝好玩”,做年轻人的情绪搭子

用产品口味“博人心”之外,爷爷不泡茶还在用更多元的方式与年轻人对话,成为他们生活里的“情绪搭子”。

代言人选用,就是品牌沟通的手段之一。

《DT商业观察》注意到,多数茶饮品牌选择代言人,倾向于启用年轻的流量明星。但爷爷不泡茶并非如此。它坚持以“契合产品气质”作为“代言人选择的标准”,把合适的明星代言人,作为连接年轻人的“人格化符号”

比如荔枝冰酿的代言人舒淇,有全民认可的专业实力,也秉持松弛感的人生哲学,她会选择素颜晨跑,在街边嗦粉。

这种洒脱轻松的人生态度,击中年轻人“拒绝内耗、做自己”的精神渴求。

当舒淇手持荔枝冰酿出现在镜头前,没有刻意的营销感,更像是一位“懂生活的朋友”在分享私藏。正因如此,“开醺款解emo”的理念自然借助代言人融入日常。在喝到一杯冰酿的瞬间,年轻人似乎也拥有了那份“不紧绷的洒脱”。

不过,合作舒淇,并不是爷爷不泡茶第一次展现出对代言人的精准判断力。

早在3月樱花季选择叶童代言,就是爷爷不泡茶官方下场“接梗”年轻人的互动。彼时年轻网友调侃品牌名“爷爷不泡茶,希望奶奶来泡”,这波选择叶童当代言人的决定,也随之而至。

6月毕业季,李昀锐代言空山栀子,正是由于其阳光元气、健康清爽的标签,与清新治愈感的产品定位匹配。

代言人之外,丰富的市场活动也是品牌和年轻人玩在一起的重要手段。

荔枝冰酿的新品沟通中,爷爷不泡茶在线上推出了“笑感”小程序,让用户只需上传笑脸即可兑换奶茶,为年轻人送出一份松弛与欢愉。

在武汉万象城精酿啤酒店,爷爷不泡茶打造了一家微醺快闪店,让产品主动走近年轻人,形成双向的情感互动。

与此同时,爷爷不泡茶还去西宁举办了一场甜YE派对,让荔枝冰酿成为年轻人聚会时的助兴搭子。

(可左右滑动查看)

除此以外,爷爷不泡茶与大笑喜剧联手,开启一场线下喜剧剧场表演,让荔枝冰酿成为喜剧现场的最佳拍档,陪伴年轻人度过快乐时光。

根据《2025年饮品行业“社交热点”趋势洞察》,年轻人在选择一款饮品时,有自我犒赏的悦己需求,有“把奶茶作为社交媒介、塑造身份标签”的需要,还有文化认同、尝新心理等因素的驱动。

爷爷不泡茶懂得年轻人对快乐松弛的向往,所以有“解emo”的开醺限定款在盛夏出场。它洞察到年轻人的社交期待,所以让产品成为聚会时的话题助攻。它也明白大家需要平凡日子里的小确幸,所以用一杯饮品串联起快乐、共鸣和陪伴。

透过代言人和活动大事件,爷爷不泡茶将一杯奶茶变成“解渴、解馋、解emo”的情绪解决方案,也成为“更受年轻人喜欢的奶茶品牌”。

写在最后

当年轻人不只为奶茶的口味买单,茶饮品牌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义“一杯饮品”的意义。

它或许可以是职场压力的解药,是地域文化的流动符号,是自我表达的社交货币,也是一个与喜爱的明星同频共振的情感容器。

而爷爷不泡茶坚定迈步,用产品的创新实力,拓展茶饮品牌的更多可能性——不只做地域传统茶文化的发扬者,还要成为年轻人的多巴胺充电宝。

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茶饮黑马,爷爷不泡茶的未来可期。

作者 / 西西

编辑 / 胡汉三@huwenwen11

设计 / 戚桐珲 运营 / 苏洪锐

策划 / 潘志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