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余新平教授南昌爱尔之行,助7岁共同性外斜视患儿重归正常视位

2025 年 7 月19日,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小儿眼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小患者 ——7 岁的小林。

2025 年 7 月19日,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小儿眼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小患者 ——7 岁的小林。为了给当地眼疾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南昌爱尔眼科医院特邀广州中山眼科中心斜弱视专科主任余新平前来坐诊及手术,小林有幸成为了此次专家诊疗的受益者之一。

余新平教授在斜弱视领域造诣深厚,身兼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双重学术与临床身份,更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及 AKRON 儿童医院访问学者,同时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委会委员等重要职务,在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

聚焦:余新平教授南昌爱尔之行,助7岁共同性外斜视患儿重归正常视位

据了解,小林的眼疾已发现 4 年之久。4 年前,家长偶然发现小林的眼睛有向外偏斜的情况,起初并未太在意,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却在逐渐加重,这让家长忧心忡忡,遂带小林来到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寻求帮助。

聚焦:余新平教授南昌爱尔之行,助7岁共同性外斜视患儿重归正常视位

余新平教授经验丰富,通过细致的检查,掌握了小林眼睛的详细情况:小林右眼裸眼视力仅为 0.3,佩戴 - 2.25DS/-0.75DC×15° 的眼镜后,矫正视力可达到 1.0;左眼裸眼视力同样是 0.3,戴镜 - 2.25DS/-0.75DC×170° 时,矫正视力也能恢复至 1.0。更令人担忧的是,在 33cm 看近物以及 5m 看远物时,小林的眼位向外偏斜均达到 30 三棱镜度,且双眼的二级、三级视功能已经遭到破坏。综合各项检查结果,余教授诊断小林患有共同性外斜视以及双眼屈光不正。

聚焦:余新平教授南昌爱尔之行,助7岁共同性外斜视患儿重归正常视位

在完善了一系列术前检查及准备工作后,余新平教授为小林实施了斜视矫正手术。手术中,对小林的左眼外直肌进行了 6mm 的后徙操作,同时将左眼内直肌缩短 5mm。整个手术过程十分顺利,达到了预期的手术效果。术后,通过斜视矫正手术的基础治疗,结合术后验光配镜以及针对性的双眼视功能训练,小林的眼位已经成功恢复正常,双眼的二级、三级视功能也在逐步恢复当中,这让小林的家长欣喜不已。

余新平教授介绍,共同性外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双眼视轴不平行、眼位偏斜,常常伴有复视症状,且斜视角在各个方向上都相等。此类患者不存在眼外肌麻痹的情况,神经系统检查也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日常多表现为恒定性外斜视。

共同性外斜视的主要症状包括外斜视、复视、辐辏功能不足、瞳孔异常和眼球震颤。其中,辐辏功能不足意味着患者不能做斗眼的眼球运动,但双眼水平同向运动正常;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眼球运动障碍,有时可有双眼上下同向运动障碍,以及瞳孔异常和眼球震颤等情况。一般来说,患者外斜视度数在 15°~40°,呈恒定性。

余教授强调,共同性外斜视如果长期治疗不佳,可能会导致视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若斜视度数小,可通过配戴三棱镜来消除复视;若斜视度数大,通常超过 15°,且病情稳定半年时间后,就可以考虑通过手术进行矫正。而眼位矫正后,患者还需通过积极的术后视觉训练,包括脱抑制训练、融像训练、立体视训练等,以促进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

此次南昌爱尔眼科医院特邀余新平教授来院坐诊及手术,不仅成功为小林解除了眼疾困扰,也为当地更多眼疾患者带来了福音,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专家的诊疗服务,重获清晰视界。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