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上建筑物料堆放和集水井、沉淀池较为常见,容易滋生蚊虫,是蚊媒传染病高发地,也是当前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的重点关注场所。
为全力抓好蚊媒疫情防控工作,顺德区住建部门除必要的值守人员外,全员下沉镇街一线对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防疫工作督导检查。7月24日至25日,累计检查建筑工地348个,发出整改通知书174份,责令51个工地停工整改,通报施工企业21家,对50家相关责任企业进行处罚。从严压实工地防疫责任,形成高压严管的态势。
“作为防疫工作的负责人清不清楚要求?有无开展爱国卫生运动?”7月24日,在某房地产建设项目工地,检查组对照检查表逐项对工地防控措施进行了询问和现场查看。
经实地检查,发现存在钢筋加工场周边积水、垃圾未及时清理等问题。检查组现场开出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工地于当天完成整改。
7月25日,在某大型建设项目,检查组一行刚进入工地,就在工地左侧发现几处积水区域;在工地的生活区,发现卫生情况不佳,垃圾桶周边堆满垃圾和杂物,积水也随处可见。
针对工地防控措施不到位的情况,检查组约谈了项目现场负责人,根据《广东省爱国卫生条例》,发出责令停工通知书,予以相应的处罚,并要求施工企业严格落实病媒生物防制措施,对工地积水、垃圾、杂物等立即清理整改,待整改完成并通过验收后再申请复工。
“我局成立了以局领导带队的10个镇街工作组,预计在两天内,对全区348个在建工地完成拉网式、全覆盖检查。后续将加大督导检查工作力度,切实做到防控不放松。一旦发现有不按要求落实防控措施的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处罚一起,绝不手软,整改不到位绝不放过。”区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建筑工地易孳生蚊虫的区域包括:建筑楼层和地下室的坑洼、柱洞、水泥槽、消防池、未封闭的缆井内积水;室外堆放的建筑材料凹槽、坑洞、塑料布覆盖处、闲置降尘设备的水箱;用作围挡的水马若注水口盖子遗失,也会孳生伊蚊;生活区卫生死角的饭盒等容器积水,以及露天放置的桶罐、餐具等积水。
工友们要提高防蚊意识,如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若工地出现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病例,应主动配合属地疾控部门和镇(街道)开展相关处置工作。
如市民发现居住地附近工地蚊虫滋生严重,可向属地住建部门及所在村(居)委会反映蚊患问题。
凤凰网广东佛山频道岑龙基
通讯员:谢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