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金融监管局持续强化监管引领,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加大金融供给力度、优化产品服务、强化资源倾斜,为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贡献金融力量。6月末,河南省银行业投向制造业领域贷款余额突破9000亿元,同比增长13.43%,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6.46个百分点。
一、强化监管引领,持续推进金融支持增量扩面
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制造业重点领域,积极发挥金融保障作用,加强中长期贷款投放。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563.91亿元,同比增长8.35%。全省“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777.37亿元、1315.76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7.21%、11.44%。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公司积极开展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助力河南制造出海。
二、夯实发展基础,深入推动金融惠企工作见实效
深入推进“行长进万企”活动,指导银行机构建立包联企业机制,深入企业实地调研,截至6月末走访企业9.43万家,达成合作意向1.24万亿元。深化与省发展改革委、工信厅沟通协作,建立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工作机制,推送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标杆企业名单和制造业重大项目清单,确保银企对接畅通。持续推进“减费让利”专项行动,督促各银行机构加大对制造业企业尤其是民营、小微制造业企业信贷支持,严格落实服务价格管理要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进普惠工作持续深化。上半年全省新发放制造业贷款金额同比增长21.38%,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
三、驱动创新升级,积极助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印发《河南银行业保险业加力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实施科技金融“五大行动”,有效统筹金融资源,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针对河南“7+28+N”产业链集群培育,实行“产业链挂图”批量服务模式,对重点产业链上下游做到金融服务对接全覆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金融保障。6月末,我省银行业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1610.12亿元,同比增长14.99%;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1179.57亿元,同比增长22.87%。指导辖内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助力提升清洁能源使用占比、提高化石能源效率,重点对省内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设施建设、传统能源高效利用等领域项目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积极满足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电等清洁能源领域融资需求。截至5月末,全省银行业机构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1853.54亿元。
四、优化服务模式,激发金融机构支持制造业内生动力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指导银行机构合理提高制造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建立健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通过内部转移定价优惠、专项激励费用、绩效考核倾斜、利润损失补偿等方式,激发基层机构和人员服务制造业企业的内生动力。如招商银行郑州分行设置制造业贷款增量考核指标,在对公贷款考核中给予制造业贷款差异化折算系数。平安银行、兴业银行、郑州银行等多家银行通过政策补贴、利率优惠等措施,鼓励分支机构积极投放制造业贷款。创新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针对企业不同需求,创新开发定制化、差异化、个性化金融产品。如浙商银行针对制造业、科技类小微型企业客户创新推出多个特色集群贷款。浦发银行将141家制造业客户纳入“浦链通”供应链业务白名单,提供供应链金融专项授信支持38.32亿元。优化金融服务。引导银行业机构积极拓宽融资担保方式,合理确定融资期限,大力发展线上审批贷款业务,通过推广预授信、平行作业、简化年审等方式,提高贷款需求响应速度和授信审批效率。鼓励保险机构找准风险减量结合点、切入点,综合运用“保、赔、救、防”一体化手段,积极协助制造业企业开展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监测预警等工作,有力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供稿:赫名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