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又跌:高端美妆失速,中国区拖后腿!
作者 | 飘 飘
今日(7月31日),日化巨头联合利华发布2025上半年财报。
财报显示,联合利华2025上半年营业额同比下滑3.2%至30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480.06亿元),但基础销售额(USG)上涨3.4%;营业利润为5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36.64亿元),同比大跌10.6%。
△图源:联合利华2025上半年财报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发布财报的其他巨头,宝洁、欧莱雅上半年在中国区迎来回温,且新兴市场都表现不俗,成关键性增量。
然而,联合利华却迎来5年内首跌,其中大中华区仍持续下滑,美容与健康、个人护理业务的营业额也齐降。
不过,另一方面来看,随着宝洁持续的业务减负,联合利华在美妆+个护领域的规模已是前者近3倍。
而且在已发布财报的巨头中,联合利华的体量仅次于欧莱雅。
国际美妆巨头H1首跌!
结合现国际美妆/日化巨头业绩来看(剔除非相关业务),联合利华的规模仅次于欧莱雅,体量是宝洁的近3倍。
同时,聚美丽也观察到,大多巨头的业绩已有改善,尤其是美垂或医美、香水等板块突出的企业已重新回温。
但是,如联合利华、宝洁和LG生活健康这类覆盖日化及美妆的企业仍处在阵痛期。
以联合利华为例,其美妆及个护业务均有所下滑。而从财报内容来看,联合利华在2025上半年的关键财务数据如下:
营业金额及利润双降;
所有业务均下滑,区域市场中仅欧洲微增;
美容与健康业务跌0.8%,个护下滑5.9%;
新兴市场成增量,上涨1.6%;
北美区上涨,拉美区大跌;
中国市场又下滑。
同时,财报还透露,联合利华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额为15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67.22亿元),基础销售额(USG)上涨3.8%,但较去年同期跌4.6%。
△图源:联合利华2025上半年财报
可见,这一日化巨头正面临着营业金额及利润双降的困局。不仅如此,对比联合利华近5年(2021-2025年)半年报来看,2025年首次出现营业额下滑。而营业利润更是在高增后逐渐放缓,直至此时大跌10.6%。
在此之下,拥有丰富财务经验的现联合利华新任首席执行官Fernando Fernandez表示,“基于企业在发达市场的出色表现,以及新兴市场产生的积极影响加持下,联合利华2025年第二季度的基础销售额(USG)增长3.8%。同时,强劲的毛利率和超预期的生产率提升,推动联合利华加大对品牌建设和高端创新的投资。”
如此看来,在市场大环境恶化的情形之下,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Fernando Fernandez及团队,已对企业未来的大局有所调整和判断,其中品牌矩阵的优化和创新投资是关键。
高端美妆失速,全线大跌!
据悉,联合利华在2022年时,将美容及个人护理业务拆分,目前旗下有美容与健康、个人护理、家庭护理、食品及冰淇淋5大业务板块,其中冰淇淋部门预计11月剥离完成。
而与日化相关的业务部门包括美容与健康、个人护理以及家庭护理,旗下涵盖Dove多芬、凡士林、清扬和德美乐嘉Dermalogica等知名品牌。
△图源:联合利华官网
上述业务部门在上半年营业额齐降,其中家庭护理跌幅最大为6.7%,而个人护理、美容与健康则分别下滑5.9%和0.8%。
△图源:联合利华2025上半年财报
1、美容:高端美妆低迷,中国区又跌
财报显示,美容与健康业务占总营业额比重为21%。该业务上半年营业额达6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35.67亿元),同比下滑5.9%,但基础销售额(USG)增长3.7%。
对此,联合利华表示,基础销售额(USG)的增长得益于健康板块的强劲势头,而美容板块也呈温和上涨。
其中,护发品类则基本持平,而核心护肤部门呈个位数上涨,但品牌间表现各不相同。
其中,在技术创新及全新包装的促成下,多芬Dove护发类呈增长;因受中国市场增速放缓影响,清扬Clear护发类下滑;TRESemmé 则是业绩受销量下滑影响。
另外,凡士林护肤类增长率达两位数,主要原因在于产品的创新及品牌策略的改善;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护肤业务下滑,联合利华表示正在重启这两大区域市场。
联合利华还透露,上半年高端美妆业务表现平平,主要与该市场低迷环境有关,尤其是核心品牌Paula's Choice和德美乐嘉Dermalogica出现下滑。
不过,Hourglass、Tatcha和K18(近年收购)呈两位数增长。
可见,联合利华上半年美容业务表现喜忧参半,其也强调在该板块上主要聚焦三项关键要务:
其一,发挥品牌优势,提升头皮护理和皮肤护理类目的产品组合;
其二,有选择性的国际扩张以促进增长;
其三,通过创新和服务消费者的策略,增强市场竞争力。
2、个护:卖了534亿,多芬表现突出
财报显示,联合利华上半年个人护理业务(占比22%)营业额下滑5.9%至6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35.67亿元),但基础销售额(USG)增长4.8%,其中1.4%来自销量增长,3.3%来自价格上涨。
其中,多芬Dove品牌的个护业务表现最为突出,呈个位数增长,这得于销量上涨,以及积极的定价策略。而第二季度销量则受拉丁美洲市场下滑的影响。
从品类上看,除臭剂业务呈量价双增的态势,口腔护理及皮肤清洁业务也是个位数上涨。
但是,结合联合利华近3年(2023-2025)上半年美妆及个护表现来看,其营业额增幅逐步放缓,在今年上半年更是双跌。这表明,美容与健康、个人护理业务目前双双承压。
中国区又跌,新兴市场增长1.6%
从区域市场来看,亚太区及非洲、美洲两大市场营业额齐降,仅欧洲呈增长。而发达市场虽规模远超新兴市场,但后者现阶段是联合利华的关键增长点。
此外,北美地区营业额微涨,但拉丁美洲则大跌12.7%。
△图源:联合利华2025上半年财报
财报显示,联合利华上半年亚太及非洲市场(占比43%)营业额为12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54.00亿元),较上一年同期的13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03.16亿元)下滑4.5%。
但该地区基础销售额(USG)增长5%,这得益于销量上涨4%。对此,联合利华认为,市场环境已逐渐好转,而主要原因在于美容与健康、个人护理及家庭护理三大业务板块,提供的优质产品的驱动。
而从细分区域来看,印度整体增长4%,其中基础销量增长3%。其他市场则是印度尼西亚跌4.8%,土耳其继续增幅达两位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区基础销售额(USG)呈下降,系各品类持续疲软所致。
基于此,联合利华表示,强化市场策略,提升产品组合的高端定位,上述措施已初步见效。
而以上措施在美妆方面包括:4 月,旗下高端护肤品牌TATCHA终止天猫海外旗舰店运营、清空抖音店铺商品,其他社交媒体陆续停更,且次月(5月)宣布关闭清洁美妆品牌REN;8个核心品牌完成中国市场线上渠道铺设,同时积极拓展线下市场;加强线上营销合作,与章小蕙、董洁、李佳琦等头部主播合作……
而美洲市场营业额为10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97.31亿元),较2024上半年的13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03.22亿元)下跌18.7%,基础销售额(USG)增长为3.4%。
而这主要是得益于北美市场基础销售额(USG)上涨5.4%,以及个人护理类中的皮肤清洁剂和除臭剂领域等业务的驱动。
另外,欧洲市场营业额为6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26.64亿元),较上一年(63亿欧元)微涨1.6%,基础销售额(USG)更是增加3.4%。这一表现,系家庭护理业务的增长所致。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联合利华新兴市场营业额已逐渐成为其重要的增长关键。
财报显示,2025上半年新兴市场营业额为13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78.17亿元),较2024上半年的12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61.68亿元)增长1.6%,基础销售额(USG)则上涨4.3%。
△图源:联合利华2025上半年财报
不过,拉丁美洲表现较低迷,营业额大幅下滑12.8%至4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37.21亿元),基础销售额(USG)也仅微涨0.5%。
新兴市场成关键,预计2025增长3%
正是基于上述突出表现,Fernando Fernandez透露,“我们上半年的表现为全年业绩奠定了良好基础。预计在下半年,联合利华新兴市场的增长将进一步加速,尤其是在亚洲。同时,发达市场的势头保持强劲,预计在11月中旬将冰淇淋业务分拆,运营分离现已完成,竞争表现有所改善。”
对此,联合利华预计基础销售额(USG)增长处于3%-5%的之间,以及全年基础运营利润率将会提升,其中下半年利润率至少将达到18%。
△图源:联合利华2025上半年财报
同时,尽管市场环境低迷,联合利华坚信下半年增长将优于上半年,因为其发达市场的稳健及新兴市场的崛起,特别是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改善会日益突出。
总得的来看,联合利华在全球CEO更迭后推动的战略调整效果初显,其中公司基础销售额稳健增长。这也得益于更换全球CEO、加码香水投资、优化品牌组合、战略融资等举措。
尤其是收购头发健康领先供应商Nutrafol的多数股权,以及美国男士个人护理品牌Dr. Squatch,为其在蓝海市场进一步渗透提供助力。
随着战略举措的持续落地,联合利华交出阶段性的答卷。尽管总营业额下滑3.2%,但基础销售额增长3.4%,尤其第二季度增速达3.8%和新兴市场的增量,似乎有了回暖迹象。
但面对中国区疲软、拉美波动等挑战,联合利华虽通过重组本地团队、关闭低效品牌加速调整和区域战略倾斜,想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重塑美妆业务格局,加上其它巨头的竞争,其承压还是不小的。
视觉设计:筱情
微信排版:高高
责任编辑: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