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杜立特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样板

“八一”建军节后的首个周末,浙江省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的杜立特行动纪念馆迎来一波亲子研学热潮,“衢州营救”展区的立体影像格外引人瞩目,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孩子望着展屏好奇地问:“妈妈,这些被救的是中国人吗?”妈妈的回答揭示了其背后蕴藏历史的特殊性:“不,他们是美国人。”

就在建军节的前一天,这座记录着中美两国特殊友谊的纪念馆,刚刚获得了一项国家级殊荣:“血与火铸造的友谊——杜立特行动衢州大救援主题展”入选由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联合推介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名单,该展览是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的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十项主要内容之一,登榜展览名单的项目全国共80项,浙江省仅入选三席。

这份沉甸甸的认可,不禁引发不少对衢州杜立特行动纪念馆或相应历史尚不熟络的人们追问: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馆?它凭借什么得以跻身这场铭记伟大胜利的国家级主题展览之列?

救援铸友谊,建馆作纪念

穿过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的水亭门石牌坊,左侧第二幢徽派建筑,便是杜立特行动纪念馆。抬头望,只见其门头上悬挂着一架军绿色的轰炸机模型,机下有几个表现空中跳伞的浮雕,在二楼玻璃窗面照映的蓝天白云之下,一场空中紧急救援的历史画面迅速穿越时空,吸引人加快步伐走进展馆。

1.png

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又迅速侵占亚太多地。为打击侵略者的气焰,1942年4月18日,美军杜立特中校率16架B-25轰炸机突袭日本。作为同盟国成员,中国主动加强战略协调和紧密合作,打响中美联合反对日本法西斯的第一枪。行动成功后,因种种原因,行动队未能按原计划降落衢州机场。除一架飞机飞往苏联外,其余飞行员均于油料耗尽后,在浙皖赣等多地迫降或弃机跳伞,衢州军民自发施救,有的村民冒死搜寻跳伞飞行员,用人力将降落境内的飞行员从山上转移到安全地带,最终促使64位美军飞行员获救,其中51人从各地辗转送到衢州,休整后分批转移到重庆等地。

然而,由于时代条件所限,这个二战期间中美军事合作与人道主义救援的标志性案例,一度并没有广泛获得国内国际的知晓。自上世纪90年代起,衢州市三代文史研究志愿者接力追寻历史细节,填补有关方面对杜立特行动“单向英雄叙事”的局限,陆续挖掘出一个个鲜活的衢州及周边救援故事:受重伤的飞行员奥扎克被村民们抬着走了30多公里山路得以获救,饿到无法行走的飞行员曼奇被村民们热情款待……他们还帮助获救飞行员后代多次赴华寻访恩人,推动历史情谊跨越时空延续。

2015年,时任美国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主席的突袭者后代杰夫·撒切尔,沿着父亲当年被救的足迹重走衢州后感慨万千,提出建立杜立特行动永久纪念馆的设想。自此,衢州市与美国杜立特突袭者协会及其子女协会三方积极联动,广泛收揽展品,除了汇总衢州研究志愿者们多年搜集整理的包括B-25轰炸机残骸、15架飞机坠毁点、飞行员降落点及数百名救援者名单等多件实物证据,还接收美国突袭队员及其后代们,以及相关研究者主动捐赠的上百件历史藏品,初期按照“盟国的计划”“衢州机场的准备”“突袭东京”“营救雄鹰”四大篇章布展,打造出全球唯一全景式还原“杜立特突袭”及其营救行动,也是中国唯一获双重国际认证的纪念馆。

2018年10月,美国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一行24人远渡重洋走进衢州,见证了纪念馆开馆。基于全馆免费开放,该馆不仅逐步受到越来越多衢州市民游客的关注,2020年发展成衢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还成为中美民间交流的全新阵地。“血与火铸造的共同历史经历,是一种很好的文化纽带。”美国华人专家委员会副会长叶丽火表示,据她观察,凡是知道那段历史的美国人来中国考察或旅游,都愿意将参观杜立特行动纪念馆排进行程之中。

创建促提升,景史共新辉

“我参加了展馆初创阶段,现在这里规模明显扩大,展品涵盖的领域也丰富了许多,变化堪称翻天覆地。”参观升级后的杜立特行动纪念馆后,美国杜立特子女协会的成员艾伦·巴宾顿表示。今年4月份,他和协会其他成员一起再次来到衢州,参加中美民间友好交流活动,与中国抗战史研究的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展馆的发展事宜。

2021年,基于促进城市文旅深度融合,提升城市品位和能级的战略考量,衢州市委市政府整合相对分散的市区文旅资源,正式推动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旅游景区,加速优化提升景区内外环境、景点和设施。作为景区核心区的地标性文旅景点,对标国家5A景区在文化展示、游客服务等方面的高标准要求,杜立特行动纪念馆陆续得到系统化的改造升级。

经过两轮精心展陈改造,纪念馆的馆舍面积由原来的400平米扩大到1500余平方米,展区升级为“我们衢州见”“衢州营救”“血色曙光”“友谊桥梁”四大全新篇章,展出飞行员徽章、《解放日报》报道原件、飞行员亲笔签名册页等200余件珍贵实物藏品及400余张历史照片,新增美方捐赠的杜立特总统奖章、杜立特突袭队飞行衣、队章等34件珍贵藏品,其中部分为首次公开展出。“友谊桥梁”展区的增设,进一步呈现杜立特行动后续中美的民间交流情况。

在展览方式上,改造后的纪念馆在过去视频、模型、展板等多媒体形式基础之上,特别实行沉浸式的影像升级,新增互动装置,观众可通过触控屏幕“点击”历史事件节点,触发对应的影像资料和音频讲解,增强参与感。同时提升中英双语展出水平,将原来只有大标题才有的双语展示,扩展到全馆所有介绍和展牌。为适应景区大部分免费开放带来的大流量及游客夜游需求,还专门将闭馆时间从原来的下午五点延迟到晚上九点。

2.png

着眼于更好推动国际人文交流的专业化和常态化,衢州市文旅部门还指导成立衢州市杜立特行动历史研究会,组建一支双语志愿者团队。研究会成员主要由杜立特行动民间研究者和志愿者组成,志愿参加杜立特纪念馆的讲解活动,并持续开展研究并搜集相关实物、档案资料。衢州市博物馆则为纪念馆特别培养了8名专业讲解人才,为参观者提供高质量的讲解服务。

2024年12月,杜立特行动纪念馆入选“第五批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截至今年7月底,纪念馆全新升级后一年左右的时间,累计接待全球游客30多万人次,同比约增加500%。其中,有很多来自美、英、日等多个国家几十所高校的青年。到馆参观的美国青年尤尼科·克莱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我没有幸运地来到这里,我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件事,我回去后一定会把这一切传播出去,真心希望未来美国有更多年轻人能了解这些。”

文旅宜深融,古城连世界

实际上,当年正是由于“杜立特行动”的顺利实施,日军才会疯狂报复而发动浙赣战役,并在衢州实施至今足以震惊世界的细菌战,导致25万国人罹难。杜立特行动纪念馆旁边,就是另一个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细菌战衢州展览馆,两馆呼应,进一步凸显出中国人民在抗战中作出的贡献与牺牲。这也再次意味着,以“杜立特行动纪念馆”为代表的抗战文化,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现实普及意义。

“世界级的历史故事是5A景区的国际吸引力,杜立特事件具备天然穿透力。”浙江文旅资深专家金锋表示,杜立特行动纪念馆所反映的追求和平友好的精神,与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文化“南孔文化”所包含“仁爱为本”“礼待四海”“天下大同”的精神深度契合,厚植了景区的文化底蕴,丰满了景区的资源内涵。而国家5A景区是我国最高等级旅游景区,是旅游引流的金字招牌,它的创建和发展,将吸引更多人关注和看见这种文化,为这种文化底蕴的传播、传承提供重要载体和动力。

3.png

“当前,文化旅游业在国际对外交流合作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新时代文旅研究院院长、北京旅游学会理事吴若山表示,衢州古城的杜立特行动纪念馆,是见证战争年代中美两国人民并肩战斗的英雄赞歌,众多国际游客到访,既能身临其境感悟跨越时空的抗战记忆,也能领略古城景区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可以有效增进彼此了解和认同,消除国民间的隔阂,促进和平,提高民间外交的层次和境界,凝聚合作共赢的发展共识,从而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如今,衢州市正依托文旅交融,持续挖掘杜立特行动纪念馆的潜能。今年4月,推动它与地处美国的海外抗战纪念馆缔结为姊妹馆,进一步深化文旅在中美交流中的担当。为响应国家以文艺精品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号召,衢州正携手中国煤矿文工团创排话剧《寻找杜立特》,通过艺术再现衢州百姓营救美军飞行员的感人故事,计划10月初在衢州保利剧院首演。随着这段历史的剧情化传播,或将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走进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和杜立特行动纪念馆。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这是一条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路径。金锋认为,从长远来看,衢州可以既立足杜立特行动纪念馆又跳出其中,以其为纽带和杠杆,大力开发入境游市场,全域挖掘更具国际转化率的文旅产品业态,推动作为品质之城、有礼圣地的整个衢州,成为世界读懂中国真相、价值和主张的代表窗口,进一步将衢州打造成链接世界和开放融合的区域高地。(文/祝佳妹 梁山君)

免责声明:本站刊登/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等于赞同其观点或论证其描述,不负责其真实性或有效性,相关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