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我省完善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政策,更好支持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情况。机构养老服务消费是本次消费补贴活动的重要内容,其中,滨州市在机构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方面的扎实筹备与显著进展引发关注。
面对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106.6万,占常住人口的26.65%,其中失能老年人约2.4万人的现实需求,滨州市委、市政府将养老事业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持续推进。
“凭借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持续深耕,滨州已获评全国康养城市、全省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及医养结合先行示范市,为承接国家以消费补贴支持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的政策部署奠定了坚实基础”,滨州市副市长潘峰介绍称。
为确保国家部署的消费补贴政策高效精准落地,滨州市开展了系统性筹备工作。
通过整合民政、卫健、医保、残联等多部门数据资源,并对养老机构开展实地排查,滨州建立起详实的“养老服务机构”与“失能老年人”两本台账。目前,全市接收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的专业养老机构达98家,在养中度及以上失能老年人4285人。
滨州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入驻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全面完成机构备案、信息发布及补贴资格申请,实现应上尽上、应申尽申。同时,成功导入近12个月入住机构失能老年人评估数据3491条,地方数据与全国平台做到了有效衔接。
滨州还建立了专项工作专班,采取市县联动模式加速推进,组建起覆盖市县级民政部门、养老机构及专业评估机构的300余人工作队伍,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已实现政策培训全覆盖。
目前,滨州市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试点工作全面展开,截至8月7日,已有133名老年人领取消费券,抵扣金额最高可达106400元,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为进一步深化试点工作,滨州市明确将从“宣传、规范、保障”三个关键维度持续发力。
在政策宣传方面,滨州推动民政、商务、文旅部门联动,结合“养老服务消费季”,组织政策“进社区、进机构、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活动,设立“代办点”、配备“代办员”,协助老年人便捷完成信息注册和消费券核销。
在机构服务规范方面,滨州组织养老机构签订诚信承诺书,依托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加强对服务机构的审核把关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养老机构名单。综合运用线上数据核查、线下实地检查、老年人满意度回访、部门联合抽查等方式,督促提升项目服务质效。
在保障支撑方面,滨州加快实施“多元普惠颐养工程”,年内新增3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00张家庭养老床位、5个认知障碍老年人友好社区、16个康复辅助器具租购点、1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持续增加服务设施供给。
滨州的前期实践已取得积极成效,未来将继续扎实推进,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有需要的老年人及其家庭。滨州正借力消费补贴政策,稳步推进更精准、更规范、更温暖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凤凰网山东 贾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