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公布对台征收20%关税于7日生效后,民进党当局8日晚间“补刀”,称该税率还需叠加原有税率即“20%+N”。消息一出,岛内舆论骂声四起。民进党当局关税谈判代表、台行政机构副手郑丽君11日急忙召开记者会,试图缓和争议。据台媒报道,她一方面称“会公开透明说明,没有黑箱的问题”,同时却又表示“目前不能讲太多”,空洞的内容并未消解各界疑虑与担忧。
有岛内人士痛斥,在民进党当局口口声声所谓“努力”下,谈判得来的关税将“杀死”岛内产业,台积电也变成了“美积电”……美国正在“穷台”,而民进党当局可谓最大帮凶。
“20%+N”=雪上加霜
岛内传统产业恐现失业潮
台经济部门评估显示,20%的“对等关税”已导致台湾地区输美产品价格飙升,工具机、模具、塑胶制品与电子材料等产业首当其冲。由于台湾地区税率比主要竞争对手日韩高出5个百分点,叠加新台币升值等因素,台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恐被大幅挤压。
而最新的“叠加”关税更是引发岛内产业界恐慌。所谓的“叠加关税”是指原先免关税的产品现在被征20%,而原本10%的税率则增至30%。在叠加关税与新台币汇率升值的双重夹击下,台湾产品竞争力已大幅削弱。岛内工具机、资通讯、螺丝、脚踏车、纺织等产业将面临巨大冲击。
台“中时新闻网”评论指出,外界原以为20%已是关税“天花板”,不料竟成“地板起跳价”,岛内业界无不震撼。传统产业恐现失业潮,经济民生将遭重创。更令人愤怒的是,民进党当局谈判过程“黑箱”,还隐瞒叠加税率,让岛内产业界与民众蒙在鼓里,这样的“骗中骗”实在可恶。
半导体遭精准打击
台湾产业链面临掏空危机
相较传统产业,美国对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围剿”更令岛内忧心。日前,美方宣布对所有输美半导体和芯片征收100%关税,除非厂商承诺在美设厂或正在美国建厂。美方还单方面放风称台积电将大幅加码对美投资,不断抬高投资金额。
岛内舆论直言,半导体关税是台湾面临的更大挑战。这一政策恐加速台企赴美设厂,一旦台积电等龙头企业搬迁,台湾的上下游产业链将被逐步掏空,供应商被迫跟进外移。长此以往,岛内半导体产业将出现结构虚化,高新技术产业外移问题也随之加剧。
当美对台高关税冲击仍在发酵,半导体100%关税又来袭。台媒批评,民进党当局行动迟缓、束手无策,宛如“待宰羔羊”。这场由美方主导、内外夹击的芯片重组战,不仅动摇台积电“护台神山”地位,更可能全面摧毁台湾半导体生态系统,“穷台”危机正步步紧逼。
破局之路何在?
台舆论呼吁珍惜ECFA机遇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副教授潘华生表示,在美方“穷台”措施接连加码的背景下,台湾若想脱困,必须正视并珍惜《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尚存的惠台措施。他呼吁,民进党当局应尽快解除对大陆商务交流与互访的人为限制,恢复两岸正常贸易往来,或可为台湾中小企业及微利行业留一线生机。
台“中时新闻网”刊文指出,与美国对台予取予求不同,大陆始终秉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理念,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率先分享发展机遇,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近年来,福建加快两岸融合探索,设立首个海峡两岸产业投资基金等举措便是例证。2025年上半年,两岸贸易额达1477亿美元,其中大陆从台湾进口约1087亿美元,这些都不是靠关税胁迫得来的成果。文章强调,谁在真心“爱台富台”,谁在蓄意“穷台毁台”,世人自有公断。
监制 / 胡翼
主编 / 伯皓 力仁
值班编辑 / 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