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国资整合51家压减至33家,地产集团1+6+N品牌发布,迈向化学融合新阶段

重庆国资系统正经历从传统重组整合向深度融合转型的关键阶段。2024年前,重庆拥有51家市属重点国企,法人主体超过2200家,整体呈现"多、散、小、弱"格局。经过五批次19组战略性重组改革,截至今年5月,市属国企全级次法人户数压减至690户,管理层级控制在3级以内,最终形成33家功能明确的市属重点国企。

然而,重组后的关键性问题在于如何实现真正的协同提质。8月19日,重庆市地产集团在"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品牌发布会上给出了答案。"重庆地产"作为母品牌,统领"康田""辰寓""远见""康田物业""重庆绿能""勘规数智"6大子品牌,配合"重光体育""渝地资管"等特色品牌,构建起"1+6+N"品牌架构。

品牌差异化破解同质竞争难题

这些地产品牌此前均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竞争问题。通过品牌体系重构,各品牌发展路径变得更加清晰,实现了差异化竞争格局。"重庆地产"定位为"城市片区综合开发主导企业",土地供应量位居全市首位。"康田"专注精品住宅开发,深耕住宅市场。"辰寓"聚焦住房租赁领域,满足多元化居住需求。"远见"则专攻城市更新项目,承担城市功能提升任务。

重庆市地产集团董事长李仕川以中央公园项目为例,阐释了品牌协同机制。该项目通过投融建管运一体化模式,先期建设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随后供应土地,最终导入辰寓长租公寓和绿能充电站,实现生地向宜居新城的直接升级。这种协同模式体现了从传统土地开发商向"城市综合服务运营商"的转型。

从物理整合迈向化学融合新阶段

重庆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曾菁华表示,地产集团通过品牌聚合,将分散资源转化为协同战力。这种转变既承担了"片区土地综合开发和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职责,又把握了城市更新和智慧绿色运营的发展机遇,同时拓展高品质生活服务等新兴业务领域。

今年7月,曾菁华在调研地产集团改革发展工作时强调,要围绕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圈"目标,建设培育房地产开发、住房租赁服务、物业管理、充电服务等高品质生活服务品牌。这一要求为品牌体系构建提供了明确方向。

重庆国资改革从"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的跃升,标志着国企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品牌整合,原本分散的资源得以有效整合,形成协同效应,真正实现了"1+1>2"的改革目标,为重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